螺旋机闸门手动关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5602发布日期:2018-12-25 21:26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螺旋机闸门手动关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压盾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机闸门手动关闭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是土压盾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开挖下来的土方排至皮带机,对稳定开挖面和控制地表沉降有重大作用,出土口设计有两道独立闸门,掘进时打开闸门出土,掘进完关闭闸门。两道闸门设有应急关闭装置,用于断电时关闭闸门,保持开挖面稳定。现有缺陷在于若闸门应急系统失效,将导致断电时闸门无法关闭,由于土仓内压力过大,会产生喷涌,引起地面下沉甚至塌方,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故设计一种手动关闭闸门装置,紧急情况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螺旋机闸门手动关闭装置,可实现在应急系统无效时,通过设置的特定尺寸的伸缩机构将闸门强行关闭,确保土仓压力正常,不会发生喷涌事故。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螺旋机闸门手动关闭装置,所述闸门通过其后侧面设置的一对液压油缸伸缩实现启闭,包括:

工装,其为类U型结构且开口正对所述闸门的前侧面,所述工装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闸门的两侧,所述工装两侧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闸门宽度;

伸缩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工装开口内的底部,且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闸门的启闭方向一致,所述伸缩机构缩至极限时不与完全开启的闸门相接触;

一对辅助管路,其分别对应设置于一对液压油缸内,所述辅助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液压油缸的进回油管路,且所述辅助管路上设置有球阀。

优选的是,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底座和一对侧板,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工装上,一对侧板相对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且所述侧板不凸出于所述底座的下底面外;

一对第一铰接杆,其下端均铰接于所述底座上,上端分别相对铰接于一对侧板下部;

一对第二铰接杆,其相互交叉且中部铰接设置,一对第二铰接杆的下端分别相对铰接于一对侧板上部;

一对第三铰接杆,其下端分别与一对第二铰接杆的上端铰接、上端均铰接于顶板上;

螺杆,其水平依次穿过一对侧板并位于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顶板为槽钢,且所述槽钢可恰好卡合所述闸门。

优选的是,一对侧板的内侧设置有四个铰接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个铰接件,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两个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限位板和垂直固定穿设于一对限位板之间的限位轴。

优选的是,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固定连接,另一个侧板具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螺杆的长度大于所述伸缩机构缩至极限时一对侧板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是,所述工装的两端相对向其内部垂直于其侧面延伸形成延伸件,所述工装通过延伸件固定于所述闸门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辅助管路与液压油缸的进回油管路通过进回油管路上设置的三通进行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伸缩机构最大伸出行程大于所述液压油缸的最大伸出行程。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保障施工时的安全。螺旋机闸门在停机时关闭,防止地层中的水土从闸门口流失,在闸门紧急关闭系统出现故障时,仍可以利用闸门手动关闭装置将螺旋机闸门关闭。有效的防止了因土仓水土流失而造成的地面塌陷事故,此设计很好的解决了当盾构突然失电,闸门关不上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此闸门手动关闭装置具有占用体积小、拆装方便、动作快速、顶力大的优点,可以满足施工中闸门关闭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闸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闸门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闸门,2、液压油缸,3、工装,4、伸缩机构,31、延伸件,41、底座,42、侧板,43、第一铰接杆,44、第二铰接杆,45、第三铰接杆,46、顶板,47、螺杆,48、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机闸门手动关闭装置,所述闸门1通过其后侧面设置的一对液压油缸2伸缩实现启闭,包括:

工装3,其为类U型结构且开口正对所述闸门1的前侧面,所述工装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闸门1的两侧,所述工装3两侧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闸门1宽度;

伸缩机构4,其设置于所述工装3开口内的底部,且所述伸缩机构4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闸门1启闭的方向一致,所述伸缩机构4缩至极限时不与完全开启的闸门1相接触;

一对辅助管路,其分别对应设置于一对液压油缸2内,所述辅助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液压油缸2的进回油管路,且所述辅助管路上设置有球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正常情况下是通过一对液压油缸2实现闸门1的启闭,也就是实现闸门在图1和图2所示中左右移动,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手动闸门关闭装置。为了给伸缩机构4提供一个顶升的反作用力,在闸门1上固定安装一个用钢板制作的工装3,其内部的空间满足在螺旋机闸门1完全伸出开启后,可以不与伸缩机构4相干涉。在一种实施例中,工装3采用20mm厚钢板制作,切割成80mm宽钢板,焊接成长1754mm、宽1423mm、内部空间宽1263mm、内部空间长1262mm的类U型结构。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将工装3固定在螺旋机闸门1上,保证工装3方向与闸门1打开方向一致,工装3的中心和闸门1中心保持一致,工装3后部也就是图1中右边的预留空间592mm,即容纳伸缩机构4的空间。

液压系统失效时,闸门1连接的液压油缸2内存在液压油,为了保证伸缩机构4伸缩顶升时,液压油缸2内液压油不会形成压力,也就是为了克服液压油缸2里面的油压,在进回油管路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添加一条辅助管路,同时增设一个常闭球阀,需使用手动闸门装置时,将球阀打开,进回油管路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形成回路,减小伸缩机构4顶升时的阻力。具体实施是在进、回油油管上各添加一个三通,中间添加一根油管即辅助管路和球阀,将进、回油管路连接。

在断电应急闸门1失效的情况下,伸缩机构4的底座41靠在工装3上,转动螺杆47将伸缩机构4升高,直至顶部槽钢中间顶在闸门1闸板上,完成伸缩机构4的定位,如图1所示。定位好后打开进、回油管路之间连接的管路球阀,就可以开始工作,转动螺杆47,带动伸缩机构4伸长,利用伸缩机构4顶推力将闸门1关闭,如图2所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机构4包括:

底座41和一对侧板42,所述底座41固定于所述工装3上,一对侧板42相对位于所述底座41的两侧且所述侧板42不凸出于所述底座41的下底面外;

一对第一铰接杆43,其下端均铰接于所述底座41上,上端分别相对铰接于一对侧板42下部;

一对第二铰接杆44,其相互交叉且中部铰接设置,一对第二铰接杆44的下端分别相对铰接于一对侧板42上部;

一对第三铰接杆45,其下端分别与一对第二铰接杆44的上端铰接、上端均铰接于顶板46上;

螺杆47,其水平依次穿过一对侧板42并位于第一铰接杆43和第二铰接杆44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一种实施例中,利用螺杆47控制伸缩机构4的伸长和缩回,缩回时高度562mm(不包括顶部槽钢),底座41宽100mm,顶部为一个50槽钢,宽300mm,限位板采用12mm厚的钢板,宽40mm,限位板之间采用直径18mm的限位轴连接,限位轴为销轴,控制螺杆47直径50mm,长1000mm,端头采用六角头,可用轮盘或者扳手提供力矩。在螺杆47转动时,带动两边的一对侧板42向中间收拢,铰接杆以各个位置的销轴为支点,铰接杆向上顶升,伸缩机构4伸出后最高高度可达1262mm(不包括顶部槽钢)。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顶板46为槽钢,且所述槽钢可恰好卡合所述闸门1。槽钢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在顶伸过程中因闸门与伸缩机构之间打滑而导致错位。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一对侧板42的内侧设置有四个铰接件48,所述底座41上设置有一个铰接件48,所述顶板46上设置有两个铰接件48,所述铰接件48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限位板和垂直穿设于一对限位板之间的限位轴。铰接在侧板42、底座41和顶板46上的铰接杆是通过铰接件实现的,而其他的铰接是通过销轴套设铰接的。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杆4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42固定连接,另一个侧板42具有与所述螺杆47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螺杆47的长度大于所述伸缩机构4缩至极限时一对侧板42之间的间距。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工装3的两端相对向其内部垂直于侧面延伸形成延伸件31,所述工装3通过延伸件31固定于所述闸门1两侧。延伸件31的设置即可保证工装3内部可容纳闸门1自由启闭移动,也可保证工装3与闸门的固定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管路与液压油缸2的进回油管路通过进回油管路上设置的三通进行连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机构4最大伸出行程大于所述液压油缸2的最大伸出行程。在一种实施例中,伸缩机构4的最大伸出行程700mm大于油缸最大伸缩行程670mm。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