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单开门防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8392发布日期:2019-01-18 19:08阅读:1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联单开门防喷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井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联单开门防喷盒。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气井连续油管生产作业中,连续油管防喷盒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在连续油管进出油、气井时,通过挤压胶芯,使胶芯变形密封连续油管与活塞周围空腔,从而防止油、气井内的高压介质释放到外界。

传统的防喷盒均为单联防喷盒,只有一个胶芯,而胶芯的使用寿命本身就是有限的,再加之各种工况的恶劣性,更会缩短胶芯的使用寿命。单联防喷盒因其胶芯较短的使用寿命,往往无法完成一口井的作业要求,当胶芯磨损时,需要在作业时进行拆卸防喷盒从而更换胶芯,而更换的过程,因其油、气井内的高压,势必会增加作业的危险性,更换胶芯所耽误的时间也降低了连续油管作业效率。

随着行业研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也有多级防喷盒的出现,但是这种形式的结构无疑大大增加了防喷盒本身的高度,高度的增加变相的增加了车载或撬装的难度。

为此亟待一种新的防喷盒来减少胶芯更换的次数还能满足车载或者橇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联单开门防喷盒,该双联单开门防喷盒通过双胶芯的设计有效减少胶芯更换的次数提升连续油管作业效率,同时通过胶芯更换机构结构的优化大幅缩短防喷盒的高度尺寸,更好的方便车载或者橇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双联单开门防喷盒,包括壳体、防喷密封机构、液压机构和更换机构,壳体分成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以上下位置关系设置,液压机构为两套,防喷密封机构为两套,防喷密封机构为两体合围式结构,一套液压机构对应控制一套防喷密封机构,防喷密封机构和液压机构以上下位置关系设置,上壳体中设有液压机构和防喷密封机构,下壳体中也设有液压机构和防喷密封机构,用于更换防喷密封机构的更换机构有两套,一套为位于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中部位置的门总成,另一套为位于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上部位置的卡箍,卡箍为两体合围式结构。

进一步地,防喷密封机构由抗挤压环和胶芯组成,抗挤压环和胶芯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两套防喷密封机构采用上下分体式设置。

进一步地,双联单开门防喷盒还包括用于对液压机构进行行程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分别为位于上壳体内的锁紧螺母和下壳体。

进一步地,两套所述防喷密封机构的两端都设有用于矫直和导向作用的铜套组,其中一套铜套组为位于双联单开门防喷盒内腔上部的顶端铜套和导向铜套,另一套铜套组为位于双联单开门防喷盒内腔下部的上铜套和下铜套,铜套组为两体合围式结构。

进一步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连接有螺柱,门总成设在螺柱上,可绕螺柱进行旋转,门总成上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门总成的门锁,分体式的卡箍卡在锁紧螺母的外圆槽内,并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卡箍上设有润滑油口。

进一步地,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上设有压力检测口,并安装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压力检测口的阀座和阀芯。

进一步地,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下部设有用于观察流出介质从而判断密封性的泄漏观察口。

进一步地,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下部为法兰或由壬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胶芯为两套,采用上下分体式设置,保证了连续油管作业的现场安全,延长胶芯更换的时间间隔,提高了作业效率。

2.通过两体合围式结构的卡箍实现上部胶芯的更换,大大压缩了防喷盒的高度尺寸,重量也得以有效控制,更方便车载或撬装。

3.更换下部的胶芯操作简单,可以通过门总成的开合进行更换。

4.两体合围式结构的胶芯设计实现了连续油管仍在井中的情况下能直接更换胶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双联单开门防喷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部法兰,2.圆柱头螺钉,3.下壳体,4.下活塞,5.螺帽6.螺柱7.柱塞导向套,8.柱塞,9.柱塞挡圈,10.压板,11.上壳体,12.上活塞,13.锁紧螺母,14.定位销,15.卡箍,16.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7.顶部铜套,18.抗挤压环,19.胶芯,20.导向铜套,21.上铜套,22.内六角沉头螺钉, 23.门总成,24.门锁,25.圆柱头内六角螺钉,26.下铜套,27.阀座,28.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双联单开门防喷盒,包括壳体、防喷密封机构、液压机构和更换机构,壳体分成上壳体11和下壳体3,上壳体11与下壳体3 以上下位置关系设置,液压机构为两套,两套液压机构分别为上活塞12和下活塞4,防喷密封机构为两套,防喷密封机构为两体合围式结构,一套液压机构对应控制一套防喷密封机构,防喷密封机构和液压机构以上下位置关系设置,上壳体11中设有液压机构和防喷密封机构,下壳体3中也设有液压机构和防喷密封机构,用于更换防喷密封机构的更换机构有两套,一套为位于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中部位置的门总成23,另一套为位于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上部位置的卡箍15,卡箍为两体合围式结构。更换机构可对防喷密封机构和铜套组快速更换。

防喷密封机构由抗挤压环18和胶芯19组成,抗挤压环18和胶芯19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两套防喷密封机构采用上下分体式设置,可在一套失效的情况下,启用另一套,大大增加了作业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了连续油管作业效率。

双联单开门防喷盒还包括用于对液压机构进行行程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分别是位于上壳体11内的锁紧螺母13和下壳体3。

两套所述防喷密封机构的两端都设有用于矫直和导向作用的铜套组,铜套组为两体合围式结构,在单套更换时操作简单方便,两套铜套组采用上下分体式设置,一套使用,一套备用,其中一套为位于双联单开门防喷盒内腔上部的顶端铜套17和导向铜套20,另一套为位于双联单开门防喷盒内腔下部的上铜套21和下铜套26,铜套组采用超耐磨铝青铜,比单联防喷盒的铜套更长,可更有效的矫直导向连续油管,使连续油管尽可能居中笔直的通过胶芯19,从而延长胶芯19的使用寿命。

上壳体11和下壳体3之间连接有螺柱6,螺柱6与上壳体11为螺纹连接,螺柱6与下壳体3由螺帽5连接,门总成23设在螺柱6上,可绕螺柱6 进行旋转,门总成23上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门总成23的门锁24,分体式的卡箍15卡在锁紧螺母13的外圆槽内,并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6连接。

卡箍15上设有润滑油口I,能对连续油管充分润滑,增加了胶芯19的使用寿命。

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上设有压力检测口,并安装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压力检测口的阀座27和阀芯28,若需要检测防喷盒内压力时,则需要将阀座27、阀芯28拆除,安装压力表或者压力传感器。

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下部设有用于观察流出介质从而判断密封性的泄漏观察口H。

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下部为法兰或由壬连接。

铜套组、抗挤压环18、胶芯19的内孔具有不同规格,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连续油管作业。

该双联单开门防喷盒采用液压控制系统,可根据胶芯19密封连续油管的情况,来升高或降低液控压力,从而来控制胶芯19的压缩变形量,在密封的同时,提高胶芯19的使用寿命;

上活塞12安装在上壳体11内孔中,锁紧螺母13通过螺纹与上壳体11 连接,并对上活塞12进行行程限位,导向铜套20、胶芯19、抗挤压环18、顶部铜套17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到锁紧螺母13中,顶部铜套17通过分体式的卡箍15固定在锁紧螺母13上。两体合围式结构的卡箍15通过销14进行装配定位,并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6连接。

下活塞4安装在底部法兰1内孔中,下壳体3通过圆柱头螺钉2固定在底部法兰1上,柱塞8安装在下壳体3的内孔中,并由柱塞导向套7进行行程限位,柱塞导向套7由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5固定在下壳体3上。下铜套 26、胶芯19、抗挤压环18、上铜套21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在柱塞8的内孔中;柱塞挡圈9通过螺纹与柱塞8连接,防止误操作时,门总成23可对其进行限位。

上壳体11开有液压油口E、F,控制上活塞12的上下运动;

下壳体3开有液压油口C、D,控制柱塞8的上下运动;

设在底部法兰1上的挤压油口A、设在下壳体3泄压油口B控制下活塞 4的上下运动。

双联单开门防喷盒通常安装在防喷管和注入头之间。当连续油管作业时,连续油管穿过防喷盒的通孔。

在连续油管作业时,可以使用下部的胶芯19,操作液压控制系统从A 口打压注油,下活塞4在液压力的推动下,带动下铜套26一起向上运动挤压胶芯19变形,从而密封连续油管与柱塞8的环腔。实现对连续油管的密封。

当下部的胶芯19需要更换时,首先将双联单开门防喷盒通孔里的压力降为0,再操作液压控制系统从B口打压注油,使下活塞4完全退回,旋转门锁24将门总成23打开,操作液压控制系统从D口打压注油,柱塞8受液压力向下运动,使胶芯19、抗挤压环18完全露出,胶芯19和抗挤压环18 都为两体合围式结构,可以在有连续油管的情况下,进行更换。上铜套21、下铜套26也为两体组装式结构,也可根据磨损情况进行更换。更换新配件后,操作液压控制系统从C口打压注油,柱塞8受液压力向上运动关闭窗口,用门锁24将门总成23锁死。

当在连续油管作业时,如果下部的胶芯19失效,可以使用上部的胶芯 19,操作液压控制系统从E口打压注油,上活塞12在液压力的推动下,带动导向铜套20一起向上运动挤压胶芯19变形,从而密封连续油管与锁紧螺母13的环腔。实现连续油管的连续作业,保证了作业的安全和提高了效率。

当上部的胶芯19需要更换时,首先将双联单开门防喷盒从注入头上进行拆卸,再操作液压控制系统从F口打压注油,使上活塞12完全退回,拆卸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6,将两体合围式结构的卡箍15从锁紧螺母13上拆除,操作液压控制系统从E口打压注油,上活塞12受液压力向上运动,使抗挤压环18、胶芯19完全露出,进行更换。也可根据铜套组磨损情况对其进行更换。

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带方向指示性的词,如“上”为靠近顶部铜套一端,“下”为与顶部铜套相背离的一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