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损伤钻井卡瓦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757发布日期:2019-01-13 16:44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损伤钻井卡瓦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钻探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损伤钻井卡瓦牙板。



背景技术:

卡瓦在油气田的生产过程中,用于夹持并悬挂下井的钻杆、钻铤、动力钻具、套管等管柱。卡瓦对管柱的夹持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卡瓦牙板对管柱的咬合。现有钻井卡瓦牙板多采用尖齿结构,以便于卡瓦牙咬入管柱侧壁。但尖齿与管壁的接触面积小,导致卡瓦牙与管柱单位面积的接触应力较大,限制了卡瓦的承载能力。同时,由于卡瓦牙与钻井管柱咬合过程中以及在随钻井管柱旋转过程中,两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对运动,因而钻井管柱在咬合位点附近磨损速度较快,从而降低了卡瓦板和钻井管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损伤钻井卡瓦牙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通过采用扁圆柱状硬齿代替现有棱状尖齿结构,有利于增大卡瓦牙与管柱单位面积的接触应力,从而提高卡瓦的承载能力;同时,在硬齿中嵌入弹性软齿,通过软齿的变形以增加卡瓦牙与钻具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间摩擦力,限制了卡瓦牙和管柱侧壁间相对运动导致的磨损,有利于延长卡瓦板和钻井管柱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低损伤钻井卡瓦牙板,牙板本体内壁表面规则固定有若干卡瓦牙,其特征在于,卡瓦牙包括硬齿和软齿,硬齿包括呈扁圆柱状的本体,本体内设有开槽,软齿固定于开槽中,软齿采用弹性耐磨材料,其顶端出露于开槽外侧。

进一步,开槽贯穿本体。

进一步,开槽底部设有扩孔。

进一步,软齿包括相连的主体和底座,软齿自开槽底部进入硬齿中,使底座卡设固定于扩孔中,主体贯穿开槽,主体顶部出露于开槽外侧。

进一步,主体顶部呈球头状。

进一步,本体顶部表面处设有若干齿状凸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扁圆柱状硬齿代替现有棱状尖齿结构,有利于增大卡瓦牙与管柱单位面积的接触应力,从而提高卡瓦的承载能力。

2、本实用新型在硬齿中嵌入弹性软齿,通过软齿的变形以增加卡瓦牙与钻具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间摩擦力,限制了卡瓦牙和管柱侧壁间相对运动导致的磨损,有利于延长卡瓦板和钻井管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卡瓦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硬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硬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软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实施例中卡瓦牙结构变化示意图,其中,6a示出了单个卡瓦牙未与钻井管柱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6b示出了单个卡瓦牙在与钻井管柱接触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低损伤钻井卡瓦牙板,牙板本体1内壁表面规则固定有若干卡瓦牙2。若干牙板本体1夹持于钻井管柱外侧,利用卡瓦牙2与钻井管柱间产生的表面接触应力保证夹持的稳定性。

如图2~5所示,卡瓦牙2包括硬齿3和软齿4。硬齿3包括呈扁圆柱状的本体31,本体31内设有开槽32。软齿4固定于开槽32中。软齿4可采用橡胶、聚氨酯弹性体等弹性耐磨材料,其顶端出露于开槽32外侧。硬齿3采用扁圆柱状,相较于现有棱状尖齿结构,有利于提高牙板本体1单位面积上的布齿密度,从而增大卡瓦牙与管柱单位面积的接触应力。软齿4先于硬齿3与钻井管柱接触并发生变形,使两者间接触面积增大。利用软齿4与钻井管柱的摩擦力,限制硬齿3与钻井管柱接触时产生相对滑动的幅度,降低硬接触对钻井管柱侧壁的损伤。

开槽32贯穿本体31。开槽32底部设有扩孔33。软齿4包括相连的主体41和底座42,软齿4自开槽32底部进入硬齿3中,使底座42卡设固定于扩孔33中,主体41贯穿开槽32,主体41顶部出露于开槽32外侧。通过卡装组装方式,能够简单快速地完成软齿4与硬齿3的装卸,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维护。

主体41顶部呈球头状。有利于充分变形以增大软齿4与钻井管柱的接触面积,且避免接触前期对钻井管柱的划伤。

本体31顶部表面处设有若干齿状凸棱5。通过齿状凸棱5对钻井管柱外侧壁的探入、咬合,辅助增强卡瓦牙2的夹持稳定性。

结合实施例阐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6中6a所示,当牙板本体1尚未朝向钻井管柱9收缩时,单个卡瓦牙2未与钻井管柱9侧壁接触。软齿4主体41顶部出露于硬齿3本体31外侧。

如图6中6b所示,随着牙板本体1的收缩,主体41首先与钻井管柱9接触,并发生变形。出露于本体31外侧的主体41的高度减小,主体41与钻井管柱9的接触面积增大。开槽32利用孔径限定主体41变形程度,使主体41顶部在保证硬齿3与钻井管柱9侧壁充分接触的前提下,稳定地顶设在钻井管柱9侧壁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