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旋转稳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729发布日期:2019-01-13 16:4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旋转稳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器,特别涉及一种非旋转稳定器。



背景技术:

稳定器是石油钻井中防止井斜变化的重要工具,在钻井工程中对稳定器的工作外径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外径尺寸磨小以后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必须更换新稳定器。

而传统的稳定器磨损较为严重,大大的缩短了稳定器的使用寿命,且传统的稳定器在钻杆转动时会跟随钻杆一起转动,所以在钻井过程中旋转阻力比较大,严重的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钻井时产生的泥浆也得不到较好流通,较为容易造成起钻困难或卡钻等事故,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非旋转稳定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旋转稳定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非旋转稳定器,包括轴芯和套筒,所述套筒位于轴芯表面,所述轴芯底端外围固定连接有连接锁头,所述套筒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轴芯和套筒内腔均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石墨,所述环形槽内部活动镶嵌有滚珠,所述套筒顶端固定设有挡圈,所述套筒表面固定设有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锁头内部固定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固定设有固定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轴芯内部表面固定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锁头外表面固定设有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通过滚珠与轴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锁头通过固定孔和固定螺丝与轴芯固定连接,所述挡圈与轴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为渗碳钢制作的轴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用于一种非旋转稳定器,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结合,便于将稳定器固定在钻杆上,从而便于稳定器对钻头进行扶正,避免钻头出现偏移现象。

2.通过环形槽和滚珠的结合,能够有效的降低稳定器与井壁的摩擦和减小轴芯与套筒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稳定器发生损坏,进一步增强稳定器的使用寿命。

3.通过导流槽能够钻井时产生的液体进行排出,防止杂质过多而降低钻头的转速,避免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一种非旋转稳定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一种非旋转稳定器的内部构示意图。

图中:1、轴芯;2、套筒;3、连接锁头;4、轴套;5、环形槽;6、石墨;7、滚珠;8、挡圈;9、导流槽;10、固定孔;11、固定螺丝;12、内螺纹;13、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非旋转稳定器,包括轴芯1和套筒2,所述套筒2位于轴芯1表面,所述轴芯1底端外围固定连接有连接锁头3,所述套筒2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套4,所述轴芯1和套筒2内腔均设有环形槽5,所述环形槽5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石墨6,所述环形槽5内部活动镶嵌有滚珠7,所述套筒2顶端固定设有挡圈8,所述套筒2表面固定设有导流槽9。

其中,所述连接锁头3内部固定设有固定孔10,所述固定孔 10内部固定设有固定螺丝11。

其中,所述轴芯1内部表面固定设有内螺纹12,所述连接锁头3外表面固定设有外螺纹13。

其中,所述套筒2通过滚珠7与轴芯1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锁头3通过固定孔10和固定螺丝11与轴芯1固定连接,所述挡圈8与轴芯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轴套4为渗碳钢制作的轴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非旋转稳定器,工作时,通过内螺纹12和外螺纹13的结合,便于将稳定器固定在钻杆上,从而便于稳定器对钻头进行扶正,避免钻头出现偏移现象,当稳定器正常工作时,轴芯1则会跟随钻杆一起转动,轴芯1的转动则会带动内部滚珠7在环形槽5中进行滚动,而套筒2则会紧贴井壁,从而不会跟随轴芯1一起转动,能够有效的降低稳定器与井壁的摩擦,避免稳定器发生损坏,进一步增强稳定器的使用寿命,通过石墨6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滚轮7在环形槽5内的转动效果,减小轴芯1与套筒2之间的摩擦力,其中轴套4为渗碳钢制作,具有较强的耐摩擦性,且不易损坏,进一步降低了稳定器内部的摩擦力,提升稳定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导流槽9能够钻井时产生的液体进行排出,防止杂质过多而降低钻头的转速,避免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通过挡圈8对套筒2具有良好的限位功能,防止套筒2因自身重力的原因而出现位移现象,从而避免影响到稳定器的稳定效果,通过固定孔10 和固定螺丝11的结合,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或拆卸连接锁头3,从而可以进行更换钻头,进一步增加了稳定器的使用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