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扩底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803发布日期:2019-03-02 02:45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旋挖扩底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挖掘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旋挖扩底钻头。



背景技术:

基建施工中使用的旋挖扩底钻头一般由与钻机相连的伸缩杆组成,伸缩杆的上端套接滑动块,伸缩杆的底部设置底座,在底座的上端套接滑动块,在滑动块与底座之间固定若干扩底翼,向上或向下滑动滑动块时,扩底翼向伸缩杆收缩或者背向伸缩杆扩张,钻机回转时,钻具在自重作用下扩底翼逐渐涨开,从而对孔壁的底部进行扩底。

现有技术中,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04716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旋挖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接头(1)、钻杆一(3)、钻头筒体(4)、扩翼(5)、连杆(6)、钻杆二(7)、钻头底单动部分(8)、液压缸(9)组成;钻头筒体为刚度较大的简结构,其尺寸不随钻压的变化而变化,扩翼上端与钻头体铰接,下端与连杆铰接,当钻压经钻杆、连杆传导至扩翼时,扩翼绕上铰点张开,通过镶焊同一扩翼外侧的切削具切割地表,实现地层扩底目的。

该对比文件通过液压缸和钻杆的配合实现对钻头的扩底,能够比较稳定的实现钻头的扩底,钻头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一直对较硬或者碎石较多的土壤进行扩孔,钻头上的钻齿会很快发生磨损,如果不及时更换,会造成扩底效率的下降甚至难以进行,而如果直接更换整个钻头,则费用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挖扩底钻头,其通过将钻齿插设入上翼内,然后通过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对钻齿的末端进行夹持,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再通过紧固螺栓进行相互固定,进而完成对钻齿的固定,当钻齿磨损之后,通过将上夹紧块与下夹紧块松开完成对钻齿的拆卸,稳定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挖扩底钻头,包括伸缩杆、滑移连接于伸缩杆上部的支撑块和与支撑块相连的多个扩底翼,所述扩底翼包括一端铰接于支撑块上的上翼和一端铰接于上翼上的下翼,所述下翼的另一端铰接于伸缩杆的下部,所述上翼的外侧插设有多个钻齿,所述上翼对应钻齿末端的位置处设有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所述上夹紧块滑移连接在上翼的内侧壁上,所述上夹紧块与下夹紧块之间螺纹连接有对两者进行固定的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挖扩底钻头在不工作时上翼和下翼均处于收缩状态,当旋挖扩底钻头到指定的位置处之后支撑块由伸缩杆顶端处的液压缸带动进行下降,而后上翼与下翼因支撑块的下降而展开,同时再由相应的驱动机构带动扩底钻头进行转动,多个钻齿在上翼上由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相互配合进行固定,钻头带动钻齿对孔壁进行扩底,当钻齿因为长期在土壤较硬的环境下工作而导致磨损严重时,可以将紧固螺栓拧下并将上夹紧块向上滑动,从而将该处的钻齿卸下以更换新的钻齿,稳定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夹紧块对应钻齿的位置处开设有与钻齿的内侧壁相适配的夹槽,所述钻齿对应上夹紧块的位置处开设有卡槽,所述上夹紧块对应卡槽的位置处固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能够嵌设在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配合对钻齿的底部进行夹紧时,卡块会嵌设在卡槽内,从而保证钻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在上翼内发生滑移,从而影响钻齿的扩孔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槽内固设有与钻齿的外侧壁相贴的橡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橡胶片嵌设在夹槽内,这样当下夹紧块与上夹紧块配合对钻齿进行夹紧时,橡胶片会与钻齿的外侧壁紧贴从而增大与钻齿的摩擦力,防止钻齿在上翼内发生滑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翼的内侧壁对应上夹紧块两侧的位置处固设有横截面为L形的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形成滑移槽,所述上夹紧块滑移连接在滑移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左夹板与右夹板对上夹紧块进行限位,防止上夹紧块在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影响上夹紧块与下夹紧块的配合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钻齿的末端设有夹紧套,所述夹紧套的内侧壁与钻齿的末端螺纹连接,所述夹紧套的外侧壁上固设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夹紧块与下夹紧块将钻齿松开之后,通过拉动拉环将钻齿从上翼内拉出,然后将夹紧套从钻齿的末端拧下,再将夹紧套拧入到新的钻齿上并将其送入到上翼内,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对应伸缩杆的位置处固设有滑动套,所述下翼共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上翼的两侧,两个所述下翼均与所述滑动套进行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套对两个下翼进行铰接,这样下翼与滑动套的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通过两个下翼对上翼进行支撑,防止上翼在摆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圆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固设有多个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挖扩底钻头转动时,底座放置在孔洞的底部对伸缩杆进行支撑,防止伸缩杆直接接触孔洞的底部而对伸缩杆造成磨损,底座的侧壁上固设多个加强筋来保证底座对伸缩杆支撑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下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底座之前固设有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的下部设置支撑座,底座跟随着伸缩杆进行转动,并且底座在支撑座上进行转动,支撑座与孔洞的底部相贴,这样底座与支撑座的摩擦均大幅减少,通过设置轴承在保证底座与支撑座的转动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扩底翼之间均设有横截面呈V形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侧能够分别与两个扩底翼之间的侧壁相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限位板对多个扩底翼的侧方进行限位,防止扩底翼在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扩底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壁上固设有多个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限位板内设置多个加强板来对限位板的两侧进行支撑,防止限位板发生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钻齿插设入上翼内,然后通过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对钻齿的末端进行夹持,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再通过紧固螺栓进行相互固定,进而完成对钻齿的固定,当钻齿磨损之后,通过将上夹紧块与下夹紧块松开完成对钻齿的拆卸,稳定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底座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伸缩杆与支撑块爆炸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扩底翼与滑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上翼剖视并爆炸示意图。

图中:1、伸缩杆;11、底座;111、连接套;112、加强筋;113、连接柱;12、支撑座;121、轴承;13、滑槽;2、支撑块;21、滑块;22、限位板;221、加强板;222、铰接杆;3、滑动套;4、扩底翼;41、上翼;411、钻齿;4111、卡槽;4112、夹紧套;4113、拉环;412、连接孔;413、上夹紧块;4131、卡块;414、下夹紧块;4141、夹槽;4142、橡胶片;415、紧固螺栓;416、左夹板;417、右夹板;418、滑移槽;42、下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旋挖扩底钻头,如图1所示,包括伸缩杆1、支撑块2、滑动套3和扩底翼4。如图2所示,伸缩杆1竖直设置,伸缩杆1的底部固设有底座11,底座11的上部固设有连接套111并且伸缩杆1的底部插设在连接套111内,连接套111与伸缩杆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套111与底座11的侧壁之间均匀固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加强筋112。当旋挖扩底钻头进入到孔洞底部之后,底座11会与孔洞的底部接触,这样在旋挖扩底钻头转动时,底座11会对其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伸缩杆1直接接触孔洞的底部而对伸缩杆1造成磨损,底座11的侧壁上固设多个加强筋112来保证底座11对伸缩杆1支撑稳定。

底座11的底部设有支撑座12,支撑座12的直径与底座11的直径相同并均为圆柱形,底座11的下部固设有连接柱113并且插设于支撑座12的上部,连接柱113与支撑座12之间固设有轴承121,通过在底座11的下部设置支撑座12,底座11跟随着伸缩杆1进行转动,并且底座11在支撑座12上进行转动,在使用中支撑座12与孔洞的底部相贴,这样底座11与支撑座12的摩擦均大幅减少,通过设置轴承121来保证底座11与支撑座12的转动稳定。

如图3所示,支撑块2水平设置并且其内侧壁上固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滑块21,伸缩杆1对应滑块21的位置处开设有竖直设置的滑槽13,滑块21滑移连接在滑槽13内,滑动套3水平设于底座11的正上方,滑动套3固设在伸缩杆1的下端。

如图4和图5所示,扩底翼4共有三个并沿着伸缩杆1的侧壁均匀设置,扩底翼4包括倾斜设置的上翼41和下翼42,上翼41的上端与支撑块2的一侧进行铰接,下翼42共有两个并对称设于上翼41的两侧,下翼42的下端均与滑动套3的侧壁进行铰接,上翼41的下端与下翼42的上端进行铰接,上翼41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钻齿411。

在旋挖扩底钻头不工作时上翼41和下翼42均处于收缩状态,当旋挖扩底钻头到指定的位置处之后支撑块2由伸缩杆1顶端处的液压缸带动进行下降,而后上翼41与下翼42因支撑块2的下降而展开,同时再由相应的驱动机构带动旋挖扩底钻头进行转动,进而通过钻齿411进行扩底。在支撑块2上下滑动的同时滑块21在滑槽13内进行滑动,防止支撑块2偏移,同时在伸缩杆1转动的过程中滑槽13能够带动滑块2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支撑块2进行转动,保护扩底翼4上下受力均匀。通过滑动套3对两个下翼42进行铰接,这样下翼42与滑动套3的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通过两个下翼42对上翼41进行支撑,防止上翼41在摆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相邻两个扩底翼4之间均设有限位板22,限位板22与支撑块2固定连接,限位板22竖直设置并且其横截面呈V形,限位板2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上翼41的侧壁相贴,相连两个限位板22的侧壁之间均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铰接杆222,上翼41的上部铰接在铰接杆222内。通过多个限位板22对多个扩底翼4的侧方进行限位,防止扩底翼4在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扩底质量。为了进一步保证限位板22对扩底翼4支撑的稳定性,在每个限位板22的内壁均固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加强板221,加强板221的两侧能够对限位板22的两侧进行支撑,从而防止限位板22发生变形影响限位板22对上翼41的限位效果。

钻齿411的轴线方向与上翼41的轴线方向垂直,上翼41对应钻齿411的位置处开设有与钻齿411的轴线方向相同的连接孔412,钻齿411滑移连接在连接孔412内,钻齿411穿过上翼41设置,上翼41的内侧壁上对应钻齿411上下两侧的位置处设有上夹紧块413和下夹紧块414,下夹紧块414固定在上翼41的内侧壁上,上夹紧块413位于下夹紧块414的上方,钻齿411位于上夹紧块413和下夹紧块414之间,上夹紧块413和下夹紧块414对应钻齿411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与钻齿411的直径相等的夹槽4141,上夹紧块413的两侧与下夹紧块414的两侧之间螺纹连接有对两者进行固定的紧固螺栓415。这样钻齿411在上翼41上由上夹紧块413和下夹紧块414相互配合进行固定,钻头带动钻齿411对孔壁进行扩底,当钻齿411因为长期在土壤较硬的环境下工作而导致磨损严重时,可以将紧固螺栓415拧下并将上夹紧块413向上滑动,从而将该处的钻齿411卸下以更换新的钻齿411,稳定方便。

上翼41内侧壁对应上夹紧块413的位置处固设有左夹板416和右夹板417,左夹板416和右夹板417的横截面为L形,左夹板416和右夹板417结合形成滑移槽418,上夹紧块413的中部滑移连接在滑移槽418内。通过左夹板416与右夹板417对上夹紧块413进行限位,防止上夹紧块413在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影响上夹紧块413与下夹紧块414的配合精确度。

为防止钻齿411发生滑移,钻齿411的上部对应上夹紧块413的位置处开设有卡槽4111,上夹紧块413的底部固设有卡块4131,卡块4131嵌设在卡槽4111内,在上夹紧块413和下夹紧块414配合对钻齿411的底部进行夹紧时,卡块4131会嵌设在卡槽4111内,从而保证钻齿411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在上翼41内发生滑移,从而影响钻齿411的扩孔效果。

为了保证对钻齿411进行进一步的稳定固定,下夹紧块414的夹槽4141内侧壁上橡胶片4142,橡胶片4142与钻齿411的外侧壁相贴,这样下夹紧块414与钻齿411之间的摩擦力会增大,从而能够防止钻齿411在上翼41内发生滑移。

为了方便钻齿411的取用与安放,钻齿411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夹紧套4112,夹紧套4112的外侧壁上固设有拉环4113,在上夹紧块413与下夹紧块414将钻齿411松开之后,通过拉动拉环4113将钻齿411从上翼41内拉出,然后将夹紧套4112从钻齿411的末端拧下,再将夹紧套4112拧入到新的钻齿411上并将其送入到上翼41的连接孔412内,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