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钻机主机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0943发布日期:2019-03-14 00:1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天井钻机主机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井钻机主机总成。



背景技术:

天井钻机主要用于矿山井下钻孔和扩通风井、充填井、管道井,也可作为矿山地下掘进大断面天井和溜井之用,随着天井钻机在地下矿山的广泛应用,对其钻孔深度和低矮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天井钻机的工作主机多采用马达驱动回转和液压油缸推进,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所需的回转扭矩和轴推力也会越大,需要选用更大型号的马达和油缸,这务必会增加钻机的外形尺寸(特别是高度尺寸),进而降低钻机在井下巷道的通过性,增加了设备井下转场难度,难以满足国内矿山对井下设备低矮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大扭矩、便于维护的天井钻机主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天井钻机主机总成,它包括主机框架、推进组件、滑架和回转动力总成,主机框架的顶部设有上顶油缸、底部设有调脚靴板和接卸杆系统,推进组件的一端与主机框架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滑架相连能够推动滑架沿主机框架的内壁运动,回转动力总成设置于滑架内。

作为优选,使所述主机框架为长方体型架,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一对侧板,底座中心设有回转钻孔,两侧板的顶部通过一对U型板相连,侧板为C型板。

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将所述上顶油缸通过油缸座安装于侧板外,侧板的顶端设有卡口,油缸座的内壁设有凸台,油缸座连接于侧板外,凸台卡入卡口内。

作为优选,使所述滑架包括一对滑板和将两滑板连为一体的连板,两滑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均设有L型滑块,L型滑块的两内壁均设有导向耐磨条,滑板的外侧面设有一对连接耳。

为了降低设备高度,使所述推进组件包括主油缸和一对分置于主油缸两侧的副油缸,主油缸与副油缸的布置方向相反,主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底座相连,副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耳相连。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所述回转动力总成包括空心主轴、机头、回转马达和减速箱,减速箱为多输入减速箱,回转马达有多个,一一对应设置于减速箱的输入端,减速箱的输出端与空心主轴相连,空心主轴的下端与机头可拆卸连接、上端设有密封组件。

为了降低对于马达的要求,使所述减速箱为双输入减速箱,回转马达有两个,回转马达的输出端与减速箱的输入端采用齿轮传动。

作为优选,所述空心主轴的中心孔为阶梯孔,其底端为大径端,大径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为了防止水进入减速箱内,使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主体、球铰钻套、连接螺栓和牙嵌盖板,机头主体内设装配腔、机头主体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牙嵌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机头主体的顶部,球铰钻套置于装配腔的下端,连接螺栓的头部与球铰钻套的顶部相连,杆部穿过牙嵌盖板螺纹连接于空心主轴的大径端内。

在使用过程中钻头装配于回转动力总成处,本实用新型将回转动力总成通过滑架装配于主机框架内,推进组件推动滑架沿主机框架的内壁升降,主机框架出来支撑的作用还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高了升降运动的稳定性,保证了钻头推进的稳定性,提高了钻孔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使用状态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优选实施例的轴侧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滑架与推进组件的轴侧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优选实施例中回转动力总成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示序号:

01—前车架;02—后车架;

1—主机框架,11—底座,12—侧板,13—U型板;

2—滑架,21—滑板,22—连板,23—L型滑块,24—导向耐磨条,25—连接耳;

3—推进组件,31—主油缸,32—副油缸;

4—回转动力总成,

41—空心主轴,

42—机头,421—机头主体,422—球铰钻套,423—连接螺栓,424—牙嵌盖板,

43—回转马达,44—减速箱,45—密封组件;

5—上顶油缸;6—调脚靴板;7—接卸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主机总成包括主机框架1、滑架2、推进组件3、回转动力总成4、上顶油缸5、调脚靴板6和接卸杆系统7。

主机框架1为长方体型架,包括底座11和设置于底座上的一对侧板12,底座中心设有回转中心孔,两侧板的顶部通过一对U型板13相连,侧板为C型板;侧板的顶端设有卡口和用于安装上顶油缸的油缸座,油缸座的内壁设有能够卡入卡口内的凸台,上顶油缸5通过油缸座安装于侧板外;调脚靴板6和接卸杆系统7装配于侧板的底部,调脚靴板一方面能够在主机总成立机后对其进行支撑,另一方面能够调整钻孔的角度,钻进角度调整范围为60-90度。接卸杆系统7的主要功能是从地面抓起钻杆、送杆并且定位在回转钻孔中心,以方便接卸钻杆。

如图3所示,滑架2包括一对滑板21和将两滑板连为一体的连板22,两滑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均设有L型滑块23,L型滑块的两内壁均设有导向耐磨条24,滑板的外侧面设有一对连接耳25;装配时滑架2以其L型滑块23与侧板的开口端卡接,通过连接耳与推进组件3装配为一体。滑架与主机框架之间通过耐磨条紧密配合,该结构通过主机框架对滑架的运动进行导向,导向精度高,抗扭屈力更强,当导向间隙增大时,只需更换导向耐磨条即可,维修方便。

如图3所示,推进组件3包括主油缸31和一对分置于主油缸两侧的副油缸32,主油缸与副油缸的布置方向相反,主油缸的活塞杆与底座相连,副油缸的活塞杆与耳座相连,合理利用高度空间,降低了整个主机总成的高度;工作时推进组件43带动滑架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回转动力总成44的下行或上行。

如图4所示,回转动力总成4包括空心主轴41、机头42、回转马达43和减速箱44,减速箱44为双输入减速箱,回转马达43有两个,一一对应设置于减速箱的输入端,回转马达的输出端与减速箱的输入端采用齿轮传动;减速箱的输出端为空心主轴。空心主轴41的中心孔为阶梯孔,其底端为大径端,大径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中心孔的上端通过密封组件45密封,密封组件45为回转水密封,下端与机头442螺纹连接。机头42包括机头主体421、球铰钻套422、连接螺栓423和牙嵌盖板424,机头主体内设装配腔、机头主体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牙嵌盖板为外设台阶面的环形盖板,牙嵌盖板通过螺栓紧固于机头主体的顶部;球铰钻套置于装配腔的下端,连接螺栓的头部与球铰钻套的顶部相连,杆部穿过牙嵌盖板螺纹连接于空心主轴的大径端内。一方面本回转动力总成通过两个回转马达驱动,在增大回转扭矩的同时降低了对于回转马达的参数要求,节省了成本也提高了选型范围;另一方面本回转动力总成将机头与空心主轴的连接面设置于空心主轴内,同时空心主轴与机头的分界面位于减速箱的下方,能够有效的避免水从机头与空心主轴之间进入到减速箱内。

本实用新型将回转动力总成通过滑架装配于主机框架内,推进组件推动滑架沿主机框架的内壁升降,主机框架除了支撑的作用还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高了升降运动的稳定性,保证了钻头推进的稳定性,提高了钻孔的精度。推进组件采用油缸捆绑倒置的方式,合理利用高度空间,降低了整个主机总成的高度,降低对于巷道的要求,提高了适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