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9182发布日期:2019-04-05 19:4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属于注水井分层测试通井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注水分层测试有时发生测试仪器在偏心工作筒中无法定位,包括:层段坐不住,仪器和堵塞器无法对接的情况,导致层段流量无法调配。对这种井采取洗井、化清、通井措施效果一般,跟踪此类作业井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发现偏心导向体的导向部有硬质油淤积,失去导向功能,导致仪器与偏心堵塞器无法对接。这种状况热洗会因水温提不上来无法解决问题,目前普遍采用传统通井工具处理,但因其无刮削偏心导向体的特定功能,效果差。为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专用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定向刮削导向体,使之恢复导向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包括:第一导向体、第二导向体、第一刮削体、第二刮削体和主体,其中,第一导向体、第二导向体、第一刮削体和第二刮削体依次安装于主体上,第一导向体与第一刮削体的方向一致,第二导向体相对于第一导向体旋转90°设置,第二刮削体相对于第一刮削体旋转90°设置;

所述第一导向体包括:第一锁轮、第一扶正体、第一固定轴和第一固定块;其中,第一扶正体的一端与第一锁轮相接触,第一锁轮通过第一固定轴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内部的空槽内,第一扶正体通过第一固定块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的空腔内;所述第二导向体包括:第二锁轮、第二扶正体、第二固定轴和第二固定块;其中,第二扶正体的一端与第二锁轮相接触,第二锁轮通过第二固定轴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内部的空槽内,第二扶正体通过第二固定块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刮削体包括:第三锁轮、第一刮削爪、第三固定轴和第三固定块;其中,第一刮削爪的一端与第三锁轮相接触,第三锁轮通过第三固定轴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内部的空槽内,第一刮削爪通过第三固定块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的凹槽内;所述第二刮削体包括:第四锁轮、第二刮削爪、第四固定轴和第四固定块;其中,第二刮削爪的一端与第四锁轮相接触,第四锁轮通过第四固定轴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内部的空槽内,第二刮削爪通过第四固定块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的凹槽内。

所述第一扶正体与第二扶正体均由两个导向爪组成,导向爪采用两两交叉“十”字设计。

所述第一扶正体与第二扶正体的导向爪与偏心配水器配套,具有扶正作用。

所述第一刮削爪与第二刮削爪与偏心配水器导向体外部曲率配套。

所述导向体与刮削体采用“间插式”配合,一组配合后刮削时另一组自关闭,即在第一导向体与第一刮削体释放进行刮削时第二导向体与第二刮削体关闭,或反之。

所述第一锁轮、第二锁轮、第三锁轮和第四锁轮上均设置有不同高度的接触平面,可以分别控制第一扶正体、第二扶正体、第一刮削爪和第二刮削爪进行释放和关闭,上提刮削工具时偏心配水器中心管促使全部锁轮旋转45°,全部扶正体、刮削爪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下放时进行刮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应用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清除了偏心导向体内淤积的硬质油,恢复偏心工作筒导向体功能。通井后,测试仪器在偏心工作筒中定位准确,分层流量调配精确度提高。减少了洗井、化清及作业井次,降低了测试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通井成功率达79%,满足分层测试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扶正体导向功能,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导向爪采用两两交叉“十”字设计,每个导向爪具有尖角扶正功能,实现360°全方位导向,增强定位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的刮削功能,刮削爪设计与偏心配水器导向体外部曲率配套,提高刮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刮削器导向体与刮削体采用“间插式”配合,一组配合后刮削时另一组自关闭,达到防卡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的释放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的扶正体与锁轮配合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的扶正体与刮削爪配合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第一锁轮,2为第一扶正体,3为第一固定轴,4为第一固定块,5为第二锁轮,6为第二扶正体,7为第二固定轴,8为第二固定块,9为第三锁轮,10为第一刮削爪,11为第三固定轴,12为第三固定块,13为第四锁轮,14为第二刮削爪,15为第四固定轴,16为第四固定块,17为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包括:第一导向体、第二导向体、第一刮削体、第二刮削体和主体17,其中,第一导向体、第二导向体、第一刮削体和第二刮削体依次安装于主体17上,第一导向体与第一刮削体的方向一致,第二导向体相对于第一导向体旋转90°设置,第二刮削体相对于第一刮削体旋转90°设置;

所述第一导向体包括:第一锁轮1、第一扶正体2、第一固定轴3和第一固定块4;其中,第一扶正体2的一端与第一锁轮1相接触,第一锁轮1通过第一固定轴3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17内部的空槽内,第一扶正体2通过第一固定块4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17的空腔内;所述第二导向体包括:第二锁轮5、第二扶正体6、第二固定轴7和第二固定块8;其中,第二扶正体6的一端与第二锁轮5相接触,第二锁轮5通过第二固定轴7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17内部的空槽内,第二扶正体6通过第二固定块8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17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刮削体包括:第三锁轮9、第一刮削爪10、第三固定轴11和第三固定块12;其中,第一刮削爪10的一端与第三锁轮9相接触,第三锁轮9通过第三固定轴11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17内部的空槽内,第一刮削爪10通过第三固定块12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17的凹槽内;所述第二刮削体包括:第四锁轮13、第二刮削爪14、第四固定轴15和第四固定块16;其中,第二刮削爪14的一端与第四锁轮13相接触,第四锁轮13通过第四固定轴15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17内部的空槽内,第二刮削爪14通过第四固定块16可转动的固定在主体17的凹槽内。

所述第一扶正体2与第二扶正体6均由两个导向爪组成,导向爪采用两两交叉“十”字设计。

所述第一扶正体2与第二扶正体6的导向爪与偏心配水器配套,具有扶正作用。

所述第一刮削爪10与第二刮削爪14与偏心配水器导向体外部曲率配套。

所述导向体与刮削体采用“间插式”配合,一组配合后刮削时另一组自关闭,即在第一导向体与第一刮削体释放进行刮削时第二导向体与第二刮削体关闭,或反之。

所述第一锁轮1、第二锁轮5、第三锁轮9和第四锁轮13上均设置有不同高度的接触平面,可以分别控制第一扶正体2、第二扶正体6、第一刮削爪10和第二刮削爪14进行释放和关闭,上提刮削工具时偏心配水器中心管促使全部锁轮旋转45°,全部扶正体、刮削爪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下放时进行刮削。

实施例1

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由上部的两组导向体、下部的两组刮削体、四组锁轮总承、及主体构架组成。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连接在水力震荡器下端下入井中,下到存在问题偏心配水器以下3米,上提过存在问题偏心配水器以上,释放上扶正体、下刮削爪,此时工具与偏心配水器配套工作,下放工具时,扶正体进行导向,刮削爪旋转刮削偏心导向体,反复操作,清除偏心导向体内死油,恢复偏心导向体导向功能。如图1所示,为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的释放状态,扶正体进行导向,刮削爪旋转刮削偏心导向体,反复操作,清除偏心导向体内死油,恢复偏心导向体导向功能。如图2所示,为偏心导向体刮削工具的关闭状态,完成工作后,扶正体与刮削爪均关闭。如图3所示,扶正体与锁轮配合,锁轮上设置有不同高度的接触平面,第一锁轮1与第二锁轮5可以分别控制第一扶正体2与第二扶正体6进行释放和关闭。如图4所示,导向体体与刮削体采用“间插式”配合,一组配合后刮削时另一组自关闭,即在第二导向体的第二扶正体6以及第二刮削体的第二刮削爪14释放进行刮削时第一导向体与第一刮削体关闭,或反之,第一导向体的第一扶正体2以及第一刮削体的第一刮削爪10释放进行刮削时第二导向体与第二刮削体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