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沉淀用的污泥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461发布日期:2019-05-03 19:2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桩基施工沉淀用的污泥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基础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桩基施工沉淀用的污泥池。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工程中,涉及到多种工序和工艺,在基础处理过程中,涉及到冲击成孔、回旋钻孔、旋挖钻孔等多种成孔的方法和工艺,以适应不同的地质要求,其中,冲击成孔适用于填土层、粘土层、密实砂层和圆砾层等不同地质,成孔时,会产生泥浆。目前对泥浆的处理方式为,排放就近开挖的基坑中,沉淀后再进行排水回填,存在的问题是:

泥浆基坑开挖影响桩基桩位的稳定性;

回填后的泥浆基坑容易引发后续地陷;

泥浆基坑靠近桩位,成孔过程中沉淀水容易进入桩孔,不便于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桩基施工沉淀用的污泥池,结构简单,采用与侧槽连接的扩展槽组成上部开口的中空池体,池体由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卡合连接,增加扩展槽的数量可以扩展池体的大小,无需开挖泥浆基坑,有利于桩基稳定,不会引发地陷,泥浆水不会渗入桩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便于运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基施工沉淀用的污泥池,它包括侧槽、扩展槽、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所述扩展槽位于两个侧槽的中间组成上部开口的池体;所述扩展槽的数量不限;所述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与侧槽和扩展槽卡合连接,或者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与两个扩展槽卡合连接。

所述侧槽为上侧面和一侧面开口的矩形槽体,侧面的开口设置延展边与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配合。

所述扩展槽为上侧面和两个相互对应侧面开口的矩形槽体,两个对应侧面的开口设置延展边与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配合。

所述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为条状的杆体,其上设置轴向贯穿的锲槽与侧槽或扩展槽配合。

所述垂直卡槽位于水平卡槽的两端,垂直卡槽与池体的深度一致,水平卡槽的两端与垂直卡槽抵触。

所述锲槽的槽底设置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密封条。

一种桩基施工沉淀用的污泥池,它包括侧槽、扩展槽、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扩展槽位于两个侧槽的中间组成上部开口的池体;扩展槽的数量不限;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与侧槽和扩展槽卡合连接,或者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与两个扩展槽卡合连接。结构简单,通过与侧槽连接的扩展槽组成上部开口的中空池体,通过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卡合连接,通过增加扩展槽的数量可以扩展池体的大小,通过池体收集成孔过程中的泥浆,无需开挖泥浆基坑,有利于桩基稳定,不会引发地陷,泥浆水不会渗入桩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便于运输。

在优选的方案中,侧槽为上侧面和一侧面开口的矩形槽体,侧面的开口设置延展边与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配合。结构简单,侧槽开口侧的延展边成“U”结构,位于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的槽口内。

在优选的方案中,扩展槽为上侧面和两个相互对应侧面开口的矩形槽体,两个对应侧面的开口设置延展边与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配合。结构简单,扩展槽两对应开口侧的延展边成“U”结构,位于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的槽口内;扩展槽的数量为一个与两侧槽组装时,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与扩展槽和侧槽侧面的延展边相互卡合,侧槽和扩展槽连为一体组成池体;多个扩展槽与两侧槽组装时,相邻的扩展槽之间由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卡合连接,与侧槽连接的扩展槽也由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卡合连接,通用性好,连接方便,扩展性强,可根据成孔大小配置不同大小的池体,由池体收集泥浆,不用开挖泥浆基坑,不影响桩基桩位的稳定性,避免了回填后发生地陷,泥浆水也不会渗入到桩孔内,成孔过程中如有必要利用泥浆水,可从池体中抽取,便于控制用量。

在优选的方案中,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为条状的杆体,其上设置轴向贯穿的锲槽与侧槽或扩展槽配合。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时,条状杆体的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轴向设置的锲槽,与侧槽或扩展槽的延展边卡合,插入即可连接,安装连接方便,便于拆卸,通用性好。

在优选的方案中,垂直卡槽位于水平卡槽的两端,垂直卡槽与池体的深度一致,水平卡槽的两端与垂直卡槽抵触。结构简单,相互抵触的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与侧槽或扩展槽连接后,强度更高。

在优选的方案中,锲槽的槽底设置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密封条。结构简单,密封条进一步对池体进行密封,避免成孔过程中,使用的药剂、设备油污等污染源从池体泥浆中渗出污染环境。

一种桩基施工沉淀用的污泥池,它包括侧槽、扩展槽、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通过与侧槽连接的扩展槽组成上部开口的中空池体,通过垂直卡槽和水平卡槽卡合连接,通过增加扩展槽的数量可以扩展池体的大小,通过池体收集成孔过程中的泥浆。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桩基成孔开挖泥浆基坑影响桩基桩位的稳定性、后期回填易引发地陷和不便于控制渗水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无需开挖泥浆基坑,有利于桩基稳定,不会引发地陷,泥浆水不会渗入桩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便于运输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扩展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卡槽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侧槽1,扩展槽2,垂直卡槽3,水平卡槽4,延展边5,锲槽6,密封条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中,一种桩基施工沉淀用的污泥池,它包括侧槽1、扩展槽2、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所述扩展槽2位于两个侧槽1的中间组成上部开口的池体;所述扩展槽2的数量不限;所述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与侧槽1和扩展槽2卡合连接,或者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与两个扩展槽2卡合连接。结构简单,通过与侧槽1连接的扩展槽2组成上部开口的中空池体,通过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卡合连接,通过增加扩展槽2的数量可以扩展池体的大小,通过池体收集成孔过程中的泥浆,无需开挖泥浆基坑,有利于桩基稳定,不会引发地陷,泥浆水不会渗入桩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便于运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槽1为上侧面和一侧面开口的矩形槽体,侧面的开口设置延展边5与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配合。结构简单,侧槽1开口侧的延展边5成“U”结构,位于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的槽口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扩展槽2为上侧面和两个相互对应侧面开口的矩形槽体,两个对应侧面的开口设置延展边5与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配合。结构简单,扩展槽2两对应开口侧的延展边5成“U”结构,位于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的槽口内;扩展槽2的数量为一个与两侧槽1组装时,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与扩展槽2和侧槽1侧面的延展边5相互卡合,侧槽1和扩展槽2连为一体组成池体;多个扩展槽2与两侧槽1组装时,相邻的扩展槽2之间由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卡合连接,与侧槽1连接的扩展槽2也由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卡合连接,通用性好,连接方便,扩展性强,可根据成孔大小配置不同大小的池体,由池体收集泥浆,不用开挖泥浆基坑,不影响桩基桩位的稳定性,避免了回填后发生地陷,泥浆水也不会渗入到桩孔内,成孔过程中如有必要利用泥浆水,可从池体中抽取,便于控制用量。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为条状的杆体,其上设置轴向贯穿的锲槽6与侧槽1或扩展槽2配合。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时,条状杆体的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轴向设置的锲槽6,与侧槽1或扩展槽2的延展边5卡合,插入即可连接,安装连接方便,便于拆卸,通用性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垂直卡槽3位于水平卡槽4的两端,垂直卡槽3与池体的深度一致,水平卡槽4的两端与垂直卡槽3抵触。结构简单,相互抵触的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与侧槽1或扩展槽2连接后,强度更高。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锲槽6的槽底设置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密封条7。结构简单,密封条7进一步对池体进行密封,避免成孔过程中,使用的药剂、设备油污等污染源从池体泥浆中渗出污染环境。

如上所述的桩基施工沉淀用的污泥池,安装使用时,与侧槽1连接的扩展槽2组成上部开口的中空池体,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卡合连接,增加扩展槽2的数量可以扩展池体的大小,池体收集成孔过程中的泥浆,无需开挖泥浆基坑,有利于桩基稳定,不会引发地陷,泥浆水不会渗入桩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便于运输。

侧槽1开口侧的延展边5成“U”结构,位于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的槽口内。

扩展槽2两对应开口侧的延展边5成“U”结构,位于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的槽口内;扩展槽2的数量为一个与两侧槽1组装时,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与扩展槽2和侧槽1侧面的延展边5相互卡合,侧槽1和扩展槽2连为一体组成池体;多个扩展槽2与两侧槽1组装时,相邻的扩展槽2之间由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卡合连接,与侧槽1连接的扩展槽2也由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卡合连接,通用性好,连接方便,扩展性强,可根据成孔大小配置不同大小的池体,由池体收集泥浆,不用开挖泥浆基坑,不影响桩基桩位的稳定性,避免了回填后发生地陷,泥浆水也不会渗入到桩孔内,成孔过程中如有必要利用泥浆水,可从池体中抽取,便于控制用量。

安装使用时,条状杆体的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轴向设置的锲槽6,与侧槽1或扩展槽2的延展边5卡合,插入即可连接,安装连接方便,便于拆卸,通用性好。

相互抵触的垂直卡槽3和水平卡槽4与侧槽1或扩展槽2连接后,强度更高。

密封条7进一步对池体进行密封,避免成孔过程中,使用的药剂、设备油污等污染源从池体泥浆中渗出污染环境。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