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4608发布日期:2019-06-13 12:1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



背景技术:

空心杆电加热技术是一种在井筒内举升过程中可以实现空心杆加热,以起到降粘和清蜡作用的技术,主要适用于稠油、高凝油和含蜡井。盘根盒是一种密封空心杆的装置。在空心杆电加热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利用盘根盒对空心杆进行密封。

目前,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内填充有“O”型盘根密封圈,空心杆可穿过“O”型盘根密封圈进入到井筒中,以密封油管和空心杆之间的环空空间。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电加热抽油机井使用的空心杆直径大,因而现有的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所使用的“O”型盘根密封圈的内径也就相对应的大,与空心杆的接触面积小,密封性差,易产生漏失,需要频繁更换盘根,而每次更换盘根都要停井,不仅影响了油井的生产时率和原油产量,而且增加了采油工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利用密封组件替代“O”型盘根密封圈,实现对空心杆的严密密封。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所述盘根盒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两对密封组件,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用于穿设空心杆的连接筒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筒上的至少两个填料筒,每个所述填料筒的筒腔均与所述连接筒的筒腔连通,且所述填料筒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筒的延伸方向垂直;

一对所述密封组件对应设置在一个所述填料筒的两端,每个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胶体、连接座、弹性缓冲器件、顶丝和压盖,所述胶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填料筒的筒腔内,所述胶体的一端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半圆形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与所述空心杆的杆径相同,所述半圆形凹槽的长度与所述胶体的长度相同,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所述连接座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弹性缓冲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丝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弹性缓冲器件上,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过所述压盖,并与所述压盖相连,所述压盖与所述填料筒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压帽;

所述压帽套设在所述弹性缓冲器件上,所述顶丝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压帽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胶体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通孔;

第一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进入到所述第一螺纹孔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压盖内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顶丝的外螺纹适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胶体在开设有半圆形凹槽的一端还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半圆形凹槽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料筒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定位槽;

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并伸入到所述定位槽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筒的上端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部设置有组合胶块;

所述空心杆穿过所述组合胶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料筒的个数为三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填料筒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盘根盒还包括:调偏组件;

所述调偏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筒的下端,所述空心杆可移动地穿过所述调偏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偏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

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连接筒相连,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被配置为使用时此时,空心杆已经穿过连接筒,通过操作人员转动顶丝,使得位于同一个填料筒两端的顶丝相对运动,利用顶丝推动弹性缓冲器件,弹性缓冲器件推动连接座,连接座推动胶体运动,由于每个填料筒的筒腔均与连接筒的筒腔连通,使得同一个填料筒内相对设置的两个胶体可以不断地靠近空心杆,在胶体与空心杆接触后,继续转动顶丝,使得胶体与空心杆紧密接触;由于半圆形凹槽的半圆形所对应的直径与空心杆的杆径相同,使得胶体可以完全包覆在空心杆上,继而由于半圆形凹槽的长度与胶体的长度相同,使得胶体与空心杆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实现了对空心杆的严密密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的密封组件的俯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的俯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本体,11-连接筒,111-筒座,12-填料筒,121-第三螺纹孔,

2-密封组件,21-胶体,211-半圆形凹槽,212-第一螺纹孔,213-固定槽,22-连接座,221-容纳腔,222-定位槽,23-弹性缓冲器件,24-顶丝,25-压盖,251-第二螺纹孔,26-压帽,

3-第一螺钉,

4-第二螺钉,

5-挡环,

6-组合胶块,

7-调偏组件,71-第一筒体,72-第二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之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端”、“下端”,均以图1中所示方位为基准,仅仅用来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并不具有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意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盘根盒包括:本体1及设置在本体1上的至少两对密封组件2。

其中,本体1包括用于穿设空心杆(在图中未显示)的连接筒11及设置在连接筒11上的至少两个填料筒12,每个填料筒12的筒腔均与连接筒11的筒腔连通,且填料筒12的延伸方向与连接筒11的延伸方向垂直;

一对密封组件2对应设置在一个填料筒12的两端,每个密封组件2包括胶体21、连接座22、弹性缓冲器件23、顶丝24和压盖25,如图2所示,胶体21可移动地设置在填料筒12的筒腔内,胶体21的一端开设有半圆形凹槽211,如图2所示,半圆形凹槽211的半圆形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与空心杆的杆径相同,半圆形凹槽211的长度与胶体21的长度相同,胶体21的另一端与连接座22相连;连接座22开设有容纳腔221,弹性缓冲器件23设置在容纳腔221内;顶丝24的一端抵靠在弹性缓冲器件23上,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过压盖25,并与压盖25相连,压盖25与填料筒12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设置在井口采油树上,可以与采油树的四通相连,实现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的工作原理为:

在盘根盒被配置为使用时,此时,空心杆已经穿过连接筒11,通过操作人员转动顶丝24,使得位于同一个填料筒12两端的顶丝24相对运动,利用顶丝24推动弹性缓冲器件23,弹性缓冲器件23推动连接座22,连接座22推动胶体21运动,由于每个填料筒12的筒腔均与连接筒11的筒腔连通,使得同一个填料筒12内相对设置的两个胶体21可以不断地靠近空心杆,在胶体21与空心杆接触后,继续转动顶丝24,使得胶体21与空心杆紧密接触;由于半圆形凹槽211的半圆形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与空心杆的杆径相同,使得胶体21可以完全包覆在空心杆上,继而由于半圆形凹槽21的长度与胶体21的长度相同,使得胶体21与空心杆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实现了对空心杆的严密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胶体21与空心杆3的紧密程度,只要确保胶体21与空心杆之间没有液体溢漏即可,不必过于紧密,防止空心杆上下移动过程中阻力过大,而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利用设置在本体1上的至少两对密封组件2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O”型盘根密封圈,由于密封组件2中的胶体21与空心杆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密封效果好,可以减少温度对胶皮21密封效果的影响,避免或减少井口渗漏,有效避免了现场污染。该密封组件2的使用时间长,不仅节约了成本,保证了油井的生产时率和原油产量,避免了特殊油井因停井造成躺井等故障,而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进行详细地描述说明:

对于本体1而言,本体1构成盘根盒的主体结构,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

由于要对穿设在连接筒11内的空心杆进行密封,为了便于密封组件2对空心杆的密封,用于放置密封组件2的填料筒12的延伸方向与连接筒11的延伸方向垂直,使得密封组件2可以垂直贴设在空心杆上,如图1所示。

对于填料筒12的数量,填料筒12的个数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填料筒12起到阀门作用,其余的填料筒12起到密封作用,具体数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起到阀门作用的填料筒12设置在所有填料筒12的最下部。在盘根盒正常使用时,起到阀门作用的填料筒12内的密封组件2可以远离空心杆;当需要更换胶体21时,在停井后,将起到阀门作用的填料筒12内的密封组件2紧紧密封住空心杆,切断压力源,就可以对其上部填料筒12内的胶体21进行拆卸更换的操作。

举例来说,填料筒12的个数可以为三个,且相邻的两个填料筒12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如图3所示,如此设置,使得相邻的两个填料筒12构成“十”字型,当两个填料筒12同时密封时,可以使得两个填料筒12提供的密封力的方向互补,实现对空心杆更好地密封。

对于密封组件2而言,密封组件2起到对空心杆的密封作用。

除上述提及的胶体21、连接座22、弹性缓冲器件23、顶丝24和压盖25之外,每个密封组件2还包括压帽26;

压帽26套设在弹性缓冲器件23上,顶丝24的一端抵靠在压帽26上,如图1所示。

通过设置压帽26,起到固定弹性缓冲器件23的作用,便于顶丝24抵靠在弹性缓冲器件23上。

这里的弹性缓冲器件23可以为弹簧或者弹性塑胶环,只要可以起到弹性缓冲作用的结构均可,以便于当空心杆在连接筒11内发生一定角度偏移时,密封组件2可以实现弹性缓冲。

为了实现胶体21与连接座22的连接固定,胶体2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2,连接座22上开设有通孔,第一螺钉3穿过通孔,并进入到第一螺纹孔212中,利用第一螺钉3,可以使得胶体21与连接座22牢固连接。

为了实现顶丝24可移动地穿过压盖25,并与压盖25相连,压盖25内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51,顶丝24的外螺纹适于与第二螺纹孔251的内螺纹配合,使得顶丝24与压盖25实现丝扣连接,根据需要转动顶丝24,可以实现顶丝24与压盖25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为了确保密封状态时,相对设置的胶体21可以完全包覆在空心杆上,胶体21在开设有半圆形凹槽211的一端还开设有固定槽213,如图1所示,固定槽213设置在半圆形凹槽211的两侧。

通过开设固定槽213,使得结构相同的胶体21相对设置时,可以对应实现卡扣连接,以确保两个胶体21可以完全包覆在空心杆上。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密封组件2在与空心杆密封后发生转动,影响密封效果,在结构设置上,填料筒12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21,如图1所示,连接座22上开设有定位槽222,如图2所示,第二螺钉4穿过第三螺纹孔121,并伸入到定位槽222中。

通过第二螺钉4的定位,可以使得连接座22与其对应的填料筒12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保证密封的严密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定位槽222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该定位槽222在长度上可以不断延伸,例如,可以延伸到胶体21上,使得胶体21上也开设有与该定位槽222等宽的槽体,如图2所示,以用于第二螺钉4的定位。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的连接筒11的上端还设置有挡环5,挡环5的内部设置有组合胶块6,如图1所示,空心杆穿过组合胶块6。

通过设置挡环5和组合胶块6,使得挡环5、组合胶块6可以与密封组件2配合,一同起到对空心杆的密封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组合胶块6由两个半圆形胶块对接构成,组合形成环形,以设置在挡环5内。

在该盘根盒使用之前,需要将空心杆穿过连接筒11时,需要先将挡环5和组合胶块6取出,确保空心杆上的大直径接箍可以进入到连接筒11内,当空心杆穿过连接筒11后,再重新安装上挡环5和组合胶块6,再拧上对应的盖体(在图中未显示)。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还包括:调偏组件7,调偏组件7设置在连接筒11的下端,如图1所示,空心杆可移动地穿过调偏组件7,利用调偏组件7可以解决空心杆不居中的问题。

具体地,调偏组件7包括相连的第一筒体71和第二筒体72,第一筒体71与连接筒11相连,第二筒体72的轴线与第一筒体71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其中,第一筒体71可以与连接筒11的下端设置的筒座111相连,如图1所示,通过卸松第一筒体71,转动盘根盒,由于第二筒体72的轴线与第一筒体71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第二筒体72推动空心杆移动,使得空心杆居中。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杆电加热抽油机井盘根盒:

将挡环5和组合胶块6从连接筒11的上端取出,确保空心杆的大直径接箍可以通过连接筒11下入到井筒中;

将连接筒11的下端的卡箍接口与采油树四通用卡箍连接牢固;

操作调偏组件7,使得空心杆在连接筒11内的位置居中;

将胶体21通过第一螺钉3与连接座22相连,顶丝24旋入到第二螺纹孔251中,弹性缓冲器件23置于容纳腔221中,组装好密封组件2;

卸松第二螺钉4,将定位槽222与第三螺纹孔121置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推动连接座22进入到填料筒12的筒腔中;

用扳手转动顶丝24,将胶体21推送到空心杆的两侧,在胶体21与空心杆接触后,继续转动顶丝24,使得胶体21与空心杆紧密接触,并拧紧第二螺钉4;

安装上挡环5和组合胶块6,再拧紧盖体,就可以开启油井,进行生产作业。

可以理解的是,在盘根盒使用时,可以只使用两个填料筒12,也可以使用多个填料筒12,增强密封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