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头式全液压钻机水龙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7311发布日期:2019-06-26 00:5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头式全液压钻机水龙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头式全液压钻机,特别是一种动力头式全液压钻机水龙头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头式全液压钻机自动化、智能化相较传统机械式钻机得到显著强化,钻探施工已广泛使用。钻进机构由传统转盘体式升级为沿钻塔轨道滑移,集动力头、水龙头和自动装卸钻杆等部件为一体。

水龙头是钻进机构重要部件之一,负责输送液体或空气冲洗孔底、冷却钻头。运行过程中,要求水龙头芯轴与动力头输出轴同步旋转,外壳静止避免输送管件扭曲变形,其性能直接影响整机使用效果。

现有全液压钻机水龙头普遍存在密封问题,高压液体或空气容易从水龙头芯轴和输送管件连接处渗漏,因而需时常更换内部密封件,但由于传统全液压水龙头组件较多,拆卸更换配件困难,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密封可靠,便于维护保养的动力头式全液压钻机水龙头装置。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头式全液压钻机水龙头装置,包括输出轴、芯轴及外壳,所述芯轴利用反丝螺纹与输出轴相连,并在连接处安装组合密封垫;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芯轴外部,且所述外壳包括采用螺纹连接的水龙头体和上体,所述水龙头体的一端经限位座固定至动力头箱体安装板上,另一端利用螺母锁紧定位在上体上;所述芯轴经两个轴承支撑在所述水龙头体上,且两个轴承之间设置衬套,所述芯轴与所述水龙头体的一端经密封圈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上体之间设置垫圈;所述上体经两个密封单元与所述芯轴连接,且两个密封单元之间设置垫;所述水龙头体内部设有轴承润滑通道,所述上体内部设有排水通道。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轴承润滑通道包括在所述衬套壁面上设置的多个小孔,且所述小孔依次连通所述水龙头体内壁设置的环孔及水龙头体壁面上设置的油杯的润滑孔。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排水通道是在所述垫的一端面开设凹槽,且所述凹槽依次连通所述上体壁面上设置的多个排水孔、所述水龙头体端面上设置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反丝螺纹连接动力头输出轴和水龙头内部芯轴,并选用组合密封垫防止渗漏。水龙头外壳由水龙头体和上体通过螺纹相连,并用螺母锁紧,上体一端的外壁端面具有扁方易于拆装。水龙头体外部一侧安装限位座,避免水龙头外壳随芯轴旋转,水龙头体和上体之间不松丝扣。水龙头体内部除芯轴外,安装多个轴承实现内外相对运动。轴承之间设有衬套,衬套径向有孔,与水龙头体上的外圆油杯孔相通,可加注润滑液。上体内部安装两组密封单元,并用垫相隔,垫一侧具有凹槽,与上体侧面小孔相通,用于排多余液体或空气。利用水龙头体和上体装配预紧力,依次压紧密封单元、垫圈、轴承、衬套和水龙头体,保证水龙头装置具有可靠的密封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水龙头结构紧凑,密封可靠,便于维护保养,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装置结构图。

图2为水龙头体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上体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图中:1-输出轴,2-组合密封垫,3-芯轴,4-密封圈,5-油杯,6-衬套,7-水龙头体,8-圆螺母,9-上体,10-密封单元,11-垫,12-垫圈,13-轴承,14-限位座,701-端面凹槽,702-润滑孔,703-环孔,901-扁方,902-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全液压钻机水龙头装置一实施例中,水龙头装置通过芯轴3利用反丝螺纹与动力头输出轴1相连,并安装组合密封垫2保证此处密封性。水龙头装置外壳包含采用螺纹连接的水龙头体7和上体9,上体9外部利用圆螺母8锁紧定位,限位座14辅助固定外壳至动力头箱体安装板上,在动力头运转时,外壳内部零件依次传递预紧力,实现水龙头装置外壳静止,内部芯轴3与输出轴1同步旋转。水龙头体7的孔底见图1从左至右依次安装密封圈4、轴承13、衬套6、轴承13和垫圈12。水龙头体7内部设有轴承润滑通道:衬套6外圆侧面均布小孔,与水龙头体7上的设置的环孔703及外圆油杯5的润滑孔702相通。上体9的孔底见图1从右至左依次安装密封单元10、垫11和密封单元10。上体9内部设有排水通道:垫11一端面开设凹槽,与上体9外圆均布排水孔902、水龙头体7的端面凹槽701连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