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0547发布日期:2019-09-12 09:2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力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油田抽油井里用的装置,是锚定管柱的锚定装置,具体是一种水力锚。



背景技术:

油井抽油时,液柱载荷在油管与抽油杆上随抽油机上下冲程变化而交替转移,使油管伸长缩短,造成抽油泵效低,产量减少,油管弯曲减少使用寿命,液柱载荷交替作用在油管上还容易引起油管脱扣落井。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现场使用了一种水力锚,用于固定油管,防止油管伸缩。有的油水井工艺施工时,为了防止管柱窜动引起封隔器等井下工具损坏,也要在工具上连接水力锚。水力锚是由锚体内外压力差产生的推力将锚爪推出锚孔至套管上实现锚定。需要提出油管柱时,使锚体的内外压差平衡,由锚体与锚爪之间的弹簧将锚爪推回到原始位置,实现解锚。由于水力锚的锚体的内径要大于Φ60mm,外径小于Φ114mm,其侧壁厚度只有27mm,锚爪、弹簧要设计安装到这27mm的锚体侧壁上的直径为Φ50mm的锚孔里,故弹簧的尺寸小,弹力有限,难以克服锚爪上的密封圈与锚孔之间的摩擦力,提管柱需要锚爪收回时不能收回,造成卡管柱,发生工程事故。由于弹簧浸泡在井液里,弹簧容易腐蚀损坏,弹簧的作用下降或消失,也会出现锚爪不能收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水力锚,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使其水力锚上的锚爪能可靠复位,避免锚爪不能收回发生卡管柱的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锚体、右密封圈、左密封圈、单向注气阀、锚爪、挡套,锚爪上有锚牙,锚体的上部有油管内螺纹,锚体的下部有油管外螺纹,锚体上部的油管内螺纹与锚体下部的油管外螺纹相配,锚体上有锚孔,所述的锚孔为变径孔,外端直径小于里端直径,两个直径段形成台肩,锚爪上有与所述的锚孔配合的两个圆柱段,在所述的两个圆柱段的大直径段上安装右密封圈,锚爪安装在所述的锚孔里,挡套安装在锚体的内部,挡套使锚爪不脱离所述的锚孔,锚爪上所述的两个圆柱段的小直径段上安装左密封圈,在锚爪上设置注入孔,所述的注入孔与所述的锚孔与锚爪形成的空间相通,在所述的注入孔的外端安装单向注气阀,经单向注气阀注入到所述的锚孔与锚爪形成的空间里的气体不能向外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锚体内外压力差作用下锚爪被推出锚定在套管上,与此同时经单向注气阀注入到锚孔与锚爪形成的空间里的高压气体受到压缩储蓄能量,提油管前锚体内外压力差消失后,高压气体释放储蓄的能量,使锚爪收回实现解锚,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安装弹簧,消除了因弹簧引起的各种问题,使锚爪能可靠复位,能免锚爪不能收回发生的卡管柱的事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锚体1、右密封圈2、左密封圈3、单向注气阀4、锚爪5、挡套6,锚爪5上有锚牙,锚体1的上部有油管内螺纹,锚体1的下部有油管外螺纹,锚体1上部的油管内螺纹与锚体1下部的油管外螺纹相配,锚体1上有锚孔1-2,所述的锚孔1-2为变径孔,外端直径小于里端直径,两个直径段形成台肩1-1,锚爪5上有与所述的锚孔1-2配合的两个圆柱段,在所述的两个圆柱段的大直径段上安装右密封圈2,锚爪5安装在所述的锚孔1-2里,挡套6安装在锚体1的内部,挡套6使锚爪5不脱离所述的锚孔1-2,锚爪5上所述的两个圆柱段的小直径段上安装左密封圈3,在锚爪5上设置注入孔5-1,所述的注入孔5-1与所述的锚孔1-2与锚爪5形成的空间相通,在所述的注入孔5-1的外端安装单向注气阀4,经单向注气阀4注入到所述的锚孔1-2与锚爪5形成的空间里的气体不能向外流出。

右密封圈2、左密封圈3是为了密封锚爪5与锚体1之间的配合间隙,如果密封圈2、左密封圈3安装在锚体1上所述的锚孔1-2里与安装在锚爪5上属同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抽油泵之上下入井内,抽油时锚体1内的压力升高,当高于一定压力时产生的推力使锚爪5被推出锚定在套管上,使油管固定不动,避免油管伸缩造成的不良后果。与此同时经单向注气阀4注入到锚孔1-2与锚爪5形成的空间里的高压气体受到压缩储蓄能量,提油管前锚体1内外压力差消失后,高压气体释放储蓄的能量,将锚爪5推回到原始位置,锚爪5收回实现解锚。

根据锚定的启动压力决定向锚孔1-2与锚爪5形成的空间里充入的高压气体的压力,通过地面试验和下入井内的温度,经计算可以确定需要充入的压力。

单向注气阀4的功能与轮胎上的气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