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复合驱油井除垢防卡抽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5305发布日期:2019-04-05 22:2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元复合驱油井除垢防卡抽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属于一种三元复合驱油井除垢防卡抽油装置。



背景技术:

三元复合驱油井受效后,会出现井筒设备严重结垢的问题,井下油管、抽油杆以及抽油泵的表面结垢,随着抽油杆在井筒内上下往复运动,井下油管、抽油杆以及泵筒表面的垢片会大量脱落。普通抽油泵的柱塞上端外表面为倒角,柱塞上端与泵筒间会形成楔形间隙,垢片容易堆积在柱塞的上端;另外,由于普通抽油泵的柱塞和泵筒为钢体,柱塞与泵筒之间的间隙固定,一旦有垢片进入柱塞与泵筒之间的间隙,垢片很容易卡在柱塞与泵筒之间,导致柱塞不能上下运动,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油井停产。

为了防止柱塞因垢片卡在泵筒内部,保证柱塞能够正常在泵筒内部上下运动,发明了一种三元复合驱油井除垢防卡抽油装置,替代常规抽油泵的柱塞,配合常规抽油泵的泵筒,实现防垢卡抽油举升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可以刮除抽油泵泵筒表面的垢,防止垢片卡在柱塞与泵筒之间,降低抽油泵的卡泵机率,延长三元复合驱油井运行周期的一种三元复合驱油井除垢防卡抽油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由上出油接头、上刮垢器、软密封套、扶正体、出油阀罩、阀球、阀座、下刮垢器组成;其中上出油接头的下端与上刮垢器的上端螺纹连接,上刮垢器的下端与扶正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扶正体外面套有软密封套,扶正体下端与出油阀罩的上端螺纹连接,出油阀罩里面装有阀球和阀座,阀球坐在阀座上,下刮垢器的上端与出油阀罩的下端螺纹连接。

软密封套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上刮垢器的内表面为锥面。下刮垢器的外表面有3~6个螺旋通槽。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抽油机上下冲程做往复运动时,本发明能够刮除泵筒内表面的垢,防止泵筒结垢;同时本发明的上刮垢器内表面为锥面,可以收集井筒落下的垢片,防止垢片进入柱塞与泵筒之间。

2)本发明装有软密封套,软密封套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垢片能够通过软密封套与泵筒的间隙,不会卡在本发明与抽油泵的泵筒之间,防止卡泵,保证三元复合驱油井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简图;图2为上刮垢器2的结构简图;图3为下刮垢器8的主视图;图4为下刮垢器8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本发明由上出油接头1、上刮垢器2、扶正体3、软密封套4、出油阀罩5、阀球6、阀座7、下刮垢器8组成;其中上出油接头1的下端与上刮垢器2的上端螺纹连接,上刮垢器2的下端与扶正体3的上端螺纹连接,扶正体3外面套有软密封套4,扶正体3下端与出油阀罩5的上端螺纹连接,出油阀罩5里面装有阀球6和阀座7,阀球6坐在阀座7上,下刮垢器8的上端与出油阀罩5的下端螺纹连接。

软密封套4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上刮垢器2的内表面为锥面。下刮垢器8的外表面有3~6个螺旋通槽。

现场作业下管柱时,本发明的连接方式与普通抽油泵完全相同。将本发明的上出油接头1与抽油杆的下端螺纹连接,通过抽油杆柱将本发明下入到抽油泵的泵筒内。抽油机井启动后,本发明和普通抽油泵柱塞的工作原理相同,实现举升油井内的原油。当抽油机井上冲程时,本发明向上运动,上刮垢器2刮掉泵筒内表面的垢;当抽油机井下冲程时,本发明向下运动,下刮垢器8刮掉泵筒内表面的垢;本发明的软密封套4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垢片进入软密封套4与泵筒的间隙内,垢片能够通过软密封套4与泵筒的间隙,不会卡在本发明与抽油泵的泵筒之间,防止抽油泵卡泵,保证三元复合驱油井正常运转。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属于一种三元复合驱油井除垢防卡抽油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三元复合驱油井因结垢卡泵的问题。它由上出油接头(1)、上刮垢器(2)、扶正体(3)、软密封套(4)、出油阀罩(5)、阀球(6)、阀座(7)、下刮垢器(8)组成;其中扶正体(3)外面套有软密封套(4),扶正体(3)下端与出油阀罩(5)的上端螺纹连接,出油阀罩(5)里面装有阀球(6)和阀座(7)。本发明具有能够刮掉抽油泵泵筒内表面的垢,防止抽油泵卡泵的优点,保证抽油泵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程杰成;周万富;富源;赵昌明;王洪海;王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5
技术公布日:2019.04.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