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液压钢支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6948发布日期:2019-08-17 02:3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液压钢支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采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工液压钢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许多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当时由于受经济、技术及前期民采等方面原因,采用房柱法回采,存在部分矿体未进行合理回收。采用分层充填结合人工钢柱支护,进行上下盘探矿及置换矿柱,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同时彻底消除地质隐患。目前,国内金属矿山在回采过程中为了保证采场的稳定性,传统上通过留设原岩矿柱,架设木点柱或混凝土人工矿柱等手段支撑采场顶板。当采用以上技术手段时,一方面留设原岩矿柱导致大量的矿石损失而无法进行回收,另一方面采用木点柱支护,其自身强度低支护效果差,采用混凝土人工矿柱,其施工周期长,特别是混凝土矿柱难于实现有效的接顶。采空区体积较大,部分区段控顶高度达4米以上,木支护无法实施,单根钢管下放安装支护难度较高,现场切割用时较长,人工支撑强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液压钢支护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护效果好、强度高,便于施工。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钢管分为上下两部分,根据支护高度在地面进行切割,便于下放运输,上下两部分钢管直径不同,可以自由伸缩;

步骤2:上下两端分别采用钢板作为托板,底部用木板垫底,上部用木楔夯实;

步骤3:支护时利用液压工具将钢管拉伸达到支撑强度,对上下两部分焊接牢固。

进一步,步骤2中钢板采用30×30×5mm,底部用厚度为5cm木板垫底。

进一步,步骤3中支护时利用液压工具将钢管拉伸达到20~30mp支撑强度。

进一步,根据现场情况3-5根为一组或单根支护。

附图说明

图1是钢支护现场布置示意图;

图2是钢支护顶部示意图;

图3是刚支护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人工液压钢支护方法如图1至图3所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钢管分为上下两部分,根据支护高度在地面进行切割,便于下放运输,上下两部分钢管直径不同,可以自由伸缩;

步骤2:上下两端分别采用30×30×5mm钢板作为托板,底部用厚度为5cm木板垫底,上部用木楔夯实;

步骤3:支护时利用液压工具将钢管拉伸达到支撑强度,一般为20~30mp,对上下两部分焊接牢固。

根据现场情况可3-5根为一组或单根支护,单根操作机动灵活,每根支柱都可达到支撑强度,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应力集中。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液压钢支护方法,将钢管分为上下两部分,根据支护高度在地面进行切割,便于下放运输,上下两部分钢管直径不同,可以自由伸缩;上下两端分别采用钢板作为托板,底部用木板垫底,上部用木楔夯实;支护时利用液压工具将钢管拉伸达到支撑强度,对上下两部分焊接牢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护效果好、强度高,便于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桂岩
技术研发日:2019.05.15
技术公布日:2019.0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