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酸化解堵井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9477发布日期:2019-11-06 00:0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活塞式酸化解堵井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清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塞式酸化解堵井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生产井储层会因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常规解堵方法有酸化、爆燃压裂、压裂等,但爆燃压裂和压裂由于其对储层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一是易造成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沟通而发生水窜现象,使采油井快速见水;二是改造作用点无法准确控制,难以实现选择性或均匀解堵,对于剖面改造较为困难,一般采用酸化解堵的方式,酸化解堵工艺技术是解除油气储层近井地带污染,恢复油气井产能的一种有效措施。

如公开号为CN20184360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油水井磁定位脉冲酸化解堵装置,包括套管,在套管的上端固定有套管闸门,在套管壁的下部有射孔段,在套管内有酸化液。在钢丝绳与电缆的下端连接有脉冲处理装置,脉冲处理装置的下部固定有磁定位器。脉冲处理装置和磁定位器在套管的射孔段内,钢丝绳与电缆的顶端在套管的顶部,即钢丝绳与电缆连接到地面,钢丝绳与电缆下部悬挂脉冲处理装置和磁定位器。效果是:利用大功率脉冲处理装置能够对油水井射孔段进行精确定位,脉冲处理的同时使用酸液进行处理后,能有效保证酸液的处理半径和处理效率,更有效溶蚀孔道中的堵塞物

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其脉冲处理装置采用的高能脉冲对堵塞对的管道进行清理时,由于其无持续性的作用力,极易出现回流的现象,容易对管道造成二次堵塞,且对管道周围的环境会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式酸化解堵井下装置,能够对堵塞的管道进行持续性的作用,讲其中的堵塞物推出的同时,使用酸液对其堵塞物进行溶解,同时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活塞式酸化解堵井下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储液罐及在所述储液罐顶部连接的液压管,所述储液罐的边沿形状与油井的内壁抵接设置,在所述储液罐顶壁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液压管与进气口连接,在所述液压管中装设有液压装置,同时在储液罐的侧壁开设有多排喷射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油井中发生堵塞的情况并且影响到油井的出油效率时,使用钢缆将套筒放入油井中,同时控制储液罐下放至其油井堵塞处的位置,再控制在液压管中安装的液压装置将液压管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压入储液罐中,使得储液罐中的酸液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喷射孔射出,对油井堵塞的的孔道进行清理,并使用酸液对其堵塞物进行溶解,得以完成对油井的解堵,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装置包括在所述液压管中设置的蜗杆、在蜗杆底部装设的橡胶活塞及在所述蜗杆顶部设有的涡轮,所述橡胶活塞与液压管的内壁抵接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套筒放入油井中,并且控制储液罐下放至油井堵塞处的位置时,控制涡轮转动,带动蜗杆向下运动,同时让蜗杆上安装的橡胶活塞,能够将液压管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压入储液罐中,使得储液罐中酸液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喷射孔喷出,油井堵塞的孔道进行清理,并使用酸液对其堵塞物进行溶解,得以完成对油井的解堵,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为空心设置,且在所述蜗杆的顶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蜗杆螺纹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蜗杆设置为空心管,且在蜗杆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在液压操作完成后,需要将蜗杆及橡胶活塞拉出并且对液压管中重新补充空气时,将端盖打开,能够及时对套管中补充空气,防止其在抽出时对油井的孔道施加吸力,再次堵塞孔道,从而提升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管顶部设有安装板,所述涡轮装设于安装板上,并且所述蜗杆穿设于安装板中心位置伸入液压管中,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涡轮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液压杆顶部安装的安装板,并且将涡轮安装于安装板上,同时将涡轮从安装板的中心位置伸入液压管中,在安装板上安装的于涡轮连接的驱动电机,能够在需要驱动涡轮转动带动蜗杆运动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涡轮转动,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罐在进气口的边沿位置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连接管,在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环状凸边,在所述液压管的外壁装设有与所述环状凸边配合设置的锁紧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油井未被堵塞时,其储液罐及液压管拆分放置,在需要对油井进行解堵时,将液压管套设于连接管上,同时抵接于环状凸边上,再通过锁紧件将液压管与储液罐固定连接,之后再通过钢缆将套管放入油井中,完成对油井的解堵操作,得以实现套管的可拆卸设置,方便工作人员的运输与安装,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储液罐与油井内壁接触的位置装设有密封胶垫。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储液罐与油井内壁接触的位置安装的密封胶垫,能够在通过液压装置将液压管中的空气压入储液罐中,并在气压的作用下降酸液从喷射孔中射出时,防止酸液从储液罐与油井的缝隙处渗出,从而提升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储液罐的顶壁装设有两个绕储液罐轴心对称设置的吊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储液罐的顶壁安装的两个绕储液罐顶壁圆心对称的吊环,能够在需要将套筒放入油井中时,方便工作人员将钢缆安装于套筒上,从而提升了其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储液罐的顶壁设有注液阀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储液罐的顶壁安装的注液阀门,能够在储液罐中的酸液耗尽时,对储液罐中的酸液进行补充,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油井中发生堵塞的情况并且影响到油井的出油效率时,使用钢缆将套筒放入油井中,同时控制储液罐下放至其油井堵塞处的位置,再控制在液压管中安装的液压装置将液压管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压入储液罐中,使得储液罐中的酸液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喷射孔射出,对油井堵塞的的孔道进行清理,并使用酸液对其堵塞物进行溶解,得以完成对油井的解堵,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2.在将套筒放入油井中,并且控制储液罐下放至油井堵塞处的位置时,控制涡轮转动,带动蜗杆向下运动,同时让蜗杆上安装的橡胶活塞,能够将液压管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压入储液罐中,使得储液罐中酸液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喷射孔喷出,油井堵塞的的孔道进行清理,并使用酸液对其堵塞物进行溶解,得以完成对油井的解堵,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3.在油井未被堵塞时,其储液罐及液压管拆分放置,在需要对油井进行解堵时,将液压管套设于连接管上,同时抵接于环状凸边上,再通过锁紧件将液压管与储液罐固定连接,之后再通过钢缆将套管放入油井中,完成对油井的解堵操作,得以实现套管的可拆卸设置,方便工作人员的运输与安装,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塞式酸化解堵井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套管;2、储液罐;21、进气口;22、喷射孔;23、连接管;231、环状凸边;3、液压管;31、安装板;32、锁紧件;4、液压装置;41、蜗杆;411、端盖;42、橡胶活塞;43、涡轮;44、驱动电机;5、密封胶垫;6、吊环;7、注液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活塞式酸化解堵井下装置,包括套管1,套管1包括储液罐2及在储液罐2顶部连接液压管3,其储液罐2的边沿形状与油井的内壁配合设置,并且其外壁与油井的内壁抵接,在其抵接位置安装有密封胶垫5,在储液罐2顶壁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气口21,在进气口21的边沿位置装设有数值向上延伸的连接管23,在连接管23上安装有环状凸边231,在液压管3的外壁安装有与环状凸边231噢诶和设置的锁紧件32,液压管3与进气口21连接,并且在液压管3中安装有液压装置4,在储液罐2的顶壁安装有两个绕储液罐2顶壁圆心堆成设置的吊环6,同时在储液罐2的顶壁安装有注液阀门7,并且在储液罐2的侧壁开设有多排喷射孔22;在油井未被堵塞时,其储液罐2及液压管3拆分放置,在需要对油井进行解堵时,将液压管3套设于连接管23上,同时抵接于环状凸边231上,再通过锁紧件32将液压管3与储液罐2固定连接,得以实现套管1的可拆卸设置,在油井中发生堵塞的情况并且影响到油井的出油效率时,把钢缆套紧于吊环6上,再将套筒放入油井中,同时控制储液罐2下放至其油井堵塞处的位置,再控制在液压管3中安装的液压装置4将液压管3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21压入储液罐2中,使得储液罐2中的酸液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喷射孔22射出,对油井堵塞的的孔道进行清理,并使用酸液对其堵塞物进行溶解,得以完成对油井的解堵,其密封胶垫5能够防止酸液从储液罐2与油井的缝隙处渗出,在储液罐2中的酸液耗尽时,通过注液阀门7对储液罐2中的酸液进行补充,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其液压装置4难以操作,且较为费力的问题,因此,如图2所示,液压装置4包括在液压管3中装设的蜗杆41、在蜗杆41底部安装的橡胶活塞42机在蜗杆41顶部安装的涡轮43,橡胶活塞42的边沿与液压管3的内壁抵接设置,同时蜗杆41为空心设置,在蜗杆41的顶部安装有端盖411,端盖411与蜗杆41螺纹连接,在液压杆的顶部连接有安装板31,安装板31垂直于液压管3,蜗杆41穿设于安装板31的中心位置伸入液压管3中,并且在安装板31上装设有驱动电机44,驱动电机44与涡轮43连接,涡轮43与蜗杆41配合设置;在将套筒放入油井中,并且控制储液罐2下放至油井堵塞处的位置时,打开驱动电机44,控制涡轮43转动,带动蜗杆41向下运动,同时让蜗杆41上安装的橡胶活塞42,能够将液压管3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21压入储液罐2中,使得储液罐2中酸液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喷射孔22喷出,油井堵塞的的孔道进行清理,并使用酸液对其堵塞物进行溶解,得以完成对油井的解堵,在液压操作完成后,需要将蜗杆41及橡胶活塞42拉出并且对液压管3中重新补充空气时,将端盖411打开,能够及时对套管1中补充空气,防止其在抽出时对油井的孔道施加吸力,再次堵塞孔道。

工作过程(原理):在油井未被堵塞时,其储液罐2及液压管3拆分放置,在需要对油井进行解堵时,将液压管3套设于连接管23上,同时抵接于环状凸边231上,再通过锁紧件32将液压管3与储液罐2固定连接,得以实现套管1的可拆卸设置,在油井中发生堵塞的情况并且影响到油井的出油效率时,把钢缆套紧于吊环6上,再将套筒放入油井中,并且控制储液罐2下放至油井堵塞处的位置时,打开驱动电机44,控制涡轮43转动,带动蜗杆41向下运动,同时让蜗杆41上安装的橡胶活塞42,能够将液压管3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21压入储液罐2中,使得储液罐2中酸液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喷射孔22喷出,油井堵塞的的孔道进行清理,并使用酸液对其堵塞物进行溶解,得以完成对油井的解堵,在液压操作完成后,需要将蜗杆41及橡胶活塞42拉出并且对液压管3中重新补充空气时,将端盖411打开,能够及时对套管1中补充空气,防止其在抽出时对油井的孔道施加吸力,再次堵塞孔道,其密封胶垫5能够防止酸液从储液罐2与油井的缝隙处渗出,在储液罐2中的酸液耗尽时,通过注液阀门7对储液罐2中的酸液进行补充,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