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井壁取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2566发布日期:2019-10-19 02:5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井壁取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井壁取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井壁取心作业的取心器随机性差,现场取心(颗数多于取心器设定颗数)必须多次下井,占井时间长,井壁易发生垮塌,增加井下作业风险;更换选发器工艺繁琐又不安全,必须把取心器(带有火药)放置地面,才能拆卸(安装)选发器,存在安全风险。

安装取心筒需用力敲击方可到位,易发生地面爆炸事故,同时,取心筒上的密封圈(实施例二的第五上密封圈)极易破损,降低了取心收获率和岩心质量。

取心器地面配接,一是装有火药,存在安全风险,二是吊装过程中,鱼雷快接处的电缆和跟踪电极容易发生弯曲,使得线芯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取心器承压性能较低,易发生灌肠的问题;钢丝绳通过专用固定销与取心器连接,其内螺纹极易撸扣(滑丝),导致钢丝绳存在拆卸困难的问题。

另外目前,用于控制井壁取心器发射的选发器与取心器均为一体式,选发器先固定在取心器上,再套上承压筒与取心器固定,最后安装连接头。选发器上的零部件(元器件)之间空隙大,在高温环境下,频繁受到震动时,零部件(元器件)极易出现松动(接触不良),如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变压器、导线连接点等容易松动、接触不良,从而造成选发器工作性能不稳定,这是故障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化井壁取心器,其可以实现快速串联及与选发器的快速拆装,从而方便组合使用,且也便于检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井壁取心器,包括,连接筒、连接头、主体、承压筒、连接尾筒,连接筒两端分别与连接头、主体一端装配,主体另一端与承压筒一端装配,承压筒另一端与连接尾筒装配,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舌键槽,所述主体上安装有取心筒、取心座;所述连接尾筒上安装有配合舌键。

优选地,连接筒内部为中空的连接内腔,且连接筒一端上设置有连接筒密封部分、第一连接筒内螺纹部分,连接筒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筒内螺纹部分,所述连接内腔内设置有连接筒限位环;

所述连接头内部中空且连接头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环槽、第一连接头密封槽,连接头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筒环槽、第二连接头密封槽、连接头插接部分、连接头定位销槽、舌键槽,所述第一连接头环槽上套装有第一螺套,第一螺套的旋合部分与第二连接筒内螺纹部分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所述第一连接头密封槽内套装有第二上密封圈,所述第二上密封圈用于将第一连接头密封槽与连接内腔之间的缝隙密封;

所述第二连接筒环槽上套装有第二螺套,所述第二连接头密封槽内套装有第一上密封槽,所述连接头插接部分内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分解环,所述第一固定分解环套装在第三插接件外侧;

所述第三插接件用于使第三导线穿过且将第三导线密封,第三导线一端与接电柱导电连接、另一端穿过上承压盘后与上接线柱总成导电连接,上接线柱总成固定在上承压盘上,所述上接线柱总成与第四导线一端导电连接、第四导线另一端穿过上保护罩后与第五导线一端导电连接;所述上保护罩安装在上承压盘上且第四导线与上保护罩密封装配。

优选地,第一连接头环槽与第二连接头环槽之间设置有宽槽。

优选地,所述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主体密封部分、主体旋合部分、主体限位环,主体密封部分上设置有主体密封槽;其中一端的主体旋合部分与第一连接筒内螺纹部分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且此端的所述主体密封槽内套装有第四上密封圈,同时,此端的主体密封部分通过与之对应的第四上密封圈与连接筒密封部分密封装配;

所述承压筒内部为中空的承压内腔,且承压筒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承压筒内螺纹部分、第一承压筒密封部分、承压筒限位环,承压筒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承压筒内螺纹部分;

所述主体另一端的主体旋合部分与第一承压筒内螺纹部分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且此端的主体密封槽上套装有第一下密封圈,此端的主体密封部分通过与之对应的第一下密封圈与第一承压筒密封部分密封装配,此端的主体旋合部分端面与承压筒限位环端面贴紧。

优选地,所述上承压盘安装在连接内腔内,且其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凸键,两侧的定位凸键分别与连接头端面、连接筒限位环卡紧;

所述上承压盘上还设置有上承压盘密封槽,上承压盘密封槽内套装有第三上密封圈,所述第三上密封圈用于将上承压盘密封槽、连接内腔内壁之间的缝隙密封。

优选地,所述连接内腔内壁上还设置有卡簧槽,所述卡簧槽与卡簧卡合装配,所述卡簧卡紧装配在其中一侧的定位凸键上。

优选地,所述第五导线穿过电缆孔后与第六导线一端导电连接,第六导线另一端穿过下保护罩后与下接线柱总成导电连接,所述下保护罩、下接线柱总成安装在下承压盘上下承压盘通过第二下密封圈与承压内腔的内壁密封装配;

第七导线一端与下接线柱总成导电连接,另一端穿过第四插接件且与第四插接件密封装配;所述第四插接件外部套装有第二固定分解环,第二固定分解环安装在连接尾筒的连接尾腔内;所述连接尾筒一端上有连接尾筒内螺纹部分,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尾筒环槽、连接尾筒密封槽、第一键槽,且连接尾筒内部中空;

所述连接尾筒密封槽内套装有第三下密封圈,所述连接尾筒环槽外套装有第三螺套,所述第三螺套外部与连接尾筒内螺纹部分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

所述第三下密封圈用于将连接尾筒装入承压内腔的部分与承压内腔内壁之间密封;所述第一键槽内安装有配合舌键。

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电缆孔、绳槽、过绳孔、固定穴、连通孔、取心座,第五导线装入电缆孔内且其与电热丝一端导电连接,所述第五导线有两根,两根第五导线分别与电热丝两端导电连接;

所述取心座内侧设置有取心筒安装槽、火药室,所述取心筒安装槽内安装有取心筒驱动块,所述火药室内填充有火药,且火药与电热丝接触,所述连通孔一端与火药室连通、另一端贯穿主体,且连通孔开口端通过后堵密封;

所述取心筒驱动块上固定有取心筒,且取心筒驱动块与取心筒安装槽之间通过第五上密封圈密封,所述取心筒上固定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与钢丝绳一端装配固定,钢丝绳另一端穿过过绳孔、绳槽后与固定装配固定。

优选地,所述配合舌键与第二键槽卡合装配,所述第二键槽设置在尾堵的尾堵插接端上,所述尾堵上还设置有尾堵密封槽、尾堵环槽、尾堵头,所述尾堵密封槽内套装头第四下密封圈,第四下密封圈用于将尾堵密封槽与连接尾筒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

所述尾堵环槽内套装有第四螺套,所述第四螺套的外壁与于连接尾筒内螺纹部分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尾堵头外侧为球面,且尾堵头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贯穿尾堵头。

优选地,还包括抗震取心选发器短节,所述抗震取心选发器短节,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插接腔,所述筒体设置有插接腔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装配外螺纹、配合环槽、定位销孔,筒体另一端上设置有定位穴、密封斜面、装配内螺纹、另一定位销孔;

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变压器架、分解环、减震固定架、固定套、固定座,所述变压器架上设置有变压器卡装槽、插接端,且插接端内部为中空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变压器卡装槽连通,所述变压器卡装槽与变压器卡紧装配;第一导线一端与变压器的出电端导电连接,另一端与电路板的接电端导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至少两端面上分别通过减震胶浇封;

所述电路板卡紧固定在电路板卡装槽内,所述电路板卡装槽设置在减震固定架上,所述减震固定架内部中空、两端均设置有减震固定架过线孔,且另一端设置有配合凸环;

第一导线穿过分解环过线孔、其中一端的减震固定架过线孔后与电路板的接电端导电连接,电路板的出电端与第二导线一端导电连接,第二导线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减震固定架过线孔后与接电柱导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震选发器短节,可有效解决取心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波对选发器破坏的问题;且采用变压器架、减震固定架、固定套和固定座配合,实现了选发器一体化,成为独立的短节,安装简便,并有效确保取心发射率。

本实用新型的抗震选发器短节,解决了现有选发器的安装工艺繁琐问题;解决了选发器在高温环境下、受到频繁震动时,零部件(元器件)容易出现松动(接触不良),造成选发器工作性能不稳定,故障发生率高的问题。另外,实际使用时,需要每口取心井分别保养选发器,维修工作量较大,但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取心器独立,可以直接进行换装,从而以数量换取效率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井壁取心器,解决了取心器组串的问题,采用连接头与螺套(第一螺套至第四螺套),实现了选发器短节与取心器对接准确且快速串接的功能;采用主体上设置弹道,使得取心筒安装时十分简便无须敲击,可保护取心筒密封完好,提高取心收获率;采用过绳孔、固定穴,解决钢丝绳拆卸困难的问题;采用尾堵,确保取心器组串下井顺畅与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F1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F2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变压器架处端面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减震固定架处端面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F3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F4处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二的取心筒处端面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二的过绳孔处端面剖视图。

图11是图6中F5处放大图。

图12是图6中F6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的抗震取心选发器短节,包括,筒体110,所述筒体110设置有安装腔111、插接腔112,所述筒体110设置有插接腔112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19、装配外螺纹115、配合环槽113、定位销孔114,筒体110另一端上设置有定位穴116、密封斜面117、装配内螺纹118、另一定位销孔114;

所述安装腔111内安装有变压器架140、分解环130、减震固定架120、固定套160、固定座170,所述变压器架140上设置有变压器卡装槽141、插接端142,且插接端142内部为中空的过线槽(图中未画出),所述过线槽与变压器卡装槽141连通,所述变压器卡装槽141与变压器210卡紧装配。优选地,所述变压器架140整体为管状且从第一贴合面143剖切为两个对称的部分,使用时,将这两个部分相互贴合,构成完整的变压器架140。这种设计主要是方便加工,而且也十分方便检修、拆装。

所述插接端142装入插接腔112内,且插接腔112还与第一插接件150插接装配,第一插接件150与插接端142端面贴紧或部分装入过线槽内。使用时,外部导线或与电池电机连接的导线穿过过线槽后与变压器接电端到导电连接,从而实现对变压器供电,变压器用于调节电压,本实施例中主要是增加电压,可以直接采用现有选发器用的电压器,但是此电压器最好具有较好的抗震、抗高温性能。

所述分解环130端面截面与图4类似或一样,其内部为中空的分解环卡槽131,且分解环卡槽与变压器卡紧装配,这是实现对变压器进行固定的设计。优选地,所述分解环130一端设置有分解环卡槽131、另一端设置有分解环过线孔132,所述分解环卡槽131与分解环过线孔132连通,且分解环过线孔132用于使第一导线231穿过,第一导线231一端与变压器的出电端导电连接,另一端与电路板220的接电端导电连接,所述电路板220用于控制对加热丝的电流大小及通断,可以直接采用现有取心器的电子控制式电路板;

优选地,分解环过线孔132与减震固定架120一端套接装配,这种设计使得分解环可以稳固变压器架和减震固定架。

所述电路板220至少两端面上分别通过减震胶221浇封,所述减震胶221为采用耐高温、高压且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可以是丁晴橡胶。减震胶221用于消除电路板在取心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波,确保元器件与印刷线路板稳固接触,以确保电路板工作稳定。

所述电路板220卡紧固定在电路板卡装槽123内,所述电路板卡装槽123设置在减震固定架120上,所述减震固定架120内部中空、两端均设置有减震固定架过线孔121,且另一端设置有配合凸环122;

减震固定架120由以第二贴合面对称的两块构成,这种设计的考虑与变压器架140的对称设计相同。

第一导线231穿过分解环过线孔132、其中一端的减震固定架过线孔121后与电路板220的接电端导电连接,电路板220的出电端与第二导线232一端导电连接,第二导线232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减震固定架过线孔121后与接电柱240导电连接。

由于电路板220采用减震胶221浇封,因此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相对获得了十分稳定的固定,同时第一导线231、第二导线232与电路板220导电连接处也进行浇封,这就能够防止第一导线231、第二导线232松动,造成接触不良,从而影响选发器稳定性。

所述配合凸环122装入配合凹槽161内,配合凹槽161设置在固定套160一端,固定套160另一端上设置有固定凸环162,且固定套160内部为中空的固定内套163。使用时,第二导线232穿过固定内套163、第二插接件180后与固定在第二插接件180上的接电柱240导电连接,接电柱240用于与各个取心筒对应的电热丝导电连接,从而控制该引爆器引爆炸药以驱动取心筒进行取心。

所述第二插接件180一端与固定内套163装配固定,另一端与固定座170内侧卡紧固定,所述固定座170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槽171、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舌键172,所述限位环槽171与固定凸环162卡合装配,所述定位舌键172上安装有定位键173,所述定位键173与定位穴116卡合装配,从而实现对固定座170的相对定位、固定。

所述筒体110两端还分别与护丝帽310、护丝堵320装配,所述护丝帽310上设置有第一通槽311、护丝帽限位孔314、护丝帽密封部分312、护丝帽内螺纹313,所述第一通槽311贯穿护丝帽310,其主要是方便外部装置穿过或手穿过握持,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搬运。

所述护丝帽限位孔314套装在第一插接件150外部,且其封闭端与第一插接件150端面顶紧,从而与定位定位键配合以实现对变压器架、分解环、减震固定架、固定套、固定座在轴向上的相对固定。

所述护丝帽密封部分312与第一密封槽119对应,且此第一密封槽119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330,所述护丝帽密封部分312内侧与第一密封槽119之间挤压第一密封圈从而获得密封,这种设计主要是防尘、防进水。

所述护丝帽内螺纹313与装配外螺纹115旋合装配,从而实现护丝帽310与筒体110之间的装配固定。

优选地,所述护丝帽限位孔314、护丝帽密封部分312、护丝帽内螺纹313对应的内径依次变大,这主要是限制护丝帽310与筒体110之间的装配深度。

所述护丝堵320上设置有第二通槽321、插入筒322,所述第二通槽321贯穿护丝堵320,其功能与第一通槽一样。

所述插入筒322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325、配合斜面324、护丝堵外螺纹323,所述插入筒322装入安装腔111内且第二密封槽325与安装腔111内壁对应,所述第二密封槽325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340、第二密封圈340用于将安装腔111内壁与第二密封槽325之间的缝隙密封;

所述配合斜面324与密封斜面117贴合、密封,从而增加插入筒322与安装腔111的装配稳定性及密封性,而且还起到限制插入筒322装入安装腔111内的深度的作用。

所述护丝堵外螺纹323与装配内螺纹118旋合装配,从而实现护丝堵320与筒体110之间的装配固定。

优选地,安装时,两个定位销分别穿过两个定位销孔114后与第一插接件150、第二插接件180插接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插接件150、第二插接件180轴向、周向上的固定。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选发器短节为回转体,其以图1的中心线为中心回转一周而成。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所有导线、接电柱、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取心器工作时的高热量工况。

实际使用时,需要将护丝堵320旋出,然后将装配外螺纹118分别与校深短节或取心器对接,以组成完整的取心器,从而可以实现对地下岩土的取心。

实施例二

参见图6-图12,本实施例的模块化井壁取心器,包括,连接筒410、连接头430、主体610、承压筒710、连接尾筒750,连接筒410内部为中空的连接内腔411,且连接筒410一端上设置有连接筒密封部分413、第一连接筒内螺纹部分412,连接筒410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筒内螺纹部分415,所述连接内腔411内设置有连接筒限位环414;

所述连接头430内部中空且连接头430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环槽431、第一连接头密封槽432,连接头43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筒环槽434、第二连接头密封槽435、连接头插接部分436、连接头定位销槽437、舌键槽438,所述第一连接头环槽431上套装有第一螺套420,第一螺套420的旋合部分421与第二连接筒内螺纹部分415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从而使得连接头430一端装入第二连接筒内螺纹部分415内。

所述第一连接头密封槽432内套装有第二上密封圈352,所述第二上密封圈352用于将第一连接头密封槽432与连接内腔411之间的缝隙密封;

所述第一连接头环槽431与第二连接头环槽434之间设置有宽槽433,宽槽433用于和选发器短节、承压总成进行定位。

所述第二连接筒环槽434上套装有第二螺套440,所述第二连接头密封槽435内套装有第一上密封槽351,所述连接头插接部分436内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分解环450,所述第一固定分解环450套装在第三插接件460外侧,从而实现将第三插接件460固定在连接头430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分解环450由通过直径、在轴向上延伸的面均分为两块,这种设计主要是方便加工、安装,与实施例一中的分解环效果类似。

所述第三插接件460用于使第三导线233穿过且将第三导线233密封,第三导线233一端与接电柱240导电连接、另一端穿过上承压盘470后与上接线柱总成250导电连接,上接线柱总成250固定在上承压盘470上,所述上接线柱总成250与第四导线234一端导电连接、第四导线234另一端穿过上保护罩480后与第五导线235(电缆)一端导电连接;

所述上保护罩480安装在上承压盘470上且第四导线234与上保护罩480密封装配,从而实现通过上保护罩480对第四导线234、上接线柱总成250的有效保护,防止爆炸时的冲击对上接线柱总成250及其分别与第三导线、第四导线接线处发生松动、损坏。

所述上承压盘470安装在连接内腔411内,且其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凸键472,两侧的定位凸键472分别与连接头430端面、连接筒限位环414卡紧,从而实现定位、卡紧装配;

所述上承压盘470上还设置有上承压盘密封槽471,上承压盘密封槽471内套装有第三上密封圈353,所述第三上密封圈353用于将上承压盘密封槽471、连接内腔411内壁之间的缝隙密封;

优选地,所述连接内腔411内壁上还设置有卡簧槽416,所述卡簧槽416与卡簧510卡合装配,所述卡簧510卡紧装配在其中一侧的定位凸键472上,从而实现对上承压盘470的装配、固定。

优选地,连接头定位销穿过连接头定位销槽437后与第一固定分解环450、第三插接件460卡合装配,从而实现对第一固定分解环450、第三插接件460的固定。

所述主体610两端分别设置有主体密封部分612、主体旋合部分611、主体限位环613,主体密封部分612上设置有主体密封槽6121,所述主体密封槽6121内套装有第四上密封圈354,所述主体旋合部分611、主体密封部分612、主体限位环613的外径依次变大,从而可以限制主体610分别与连接筒410、承压筒710的装配深度;

其中一端的主体旋合部分611与第一连接筒内螺纹部分412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且此端的主体密封部分612通过与之对应的第四上密封圈354与连接筒密封部分413密封装配,从而实现主体610与连接筒410的密封装配,所述主体旋合部分611端面与连接筒限位环414端面贴合以限制主体旋合部分611与第一连接筒内螺纹部分412旋合的长度。

所述主体610上还设置有电缆孔614、绳槽615、过绳孔616、固定穴617、连通孔618、取心座650,第五导线235装入电缆孔614内且其与电热丝680一端导电连接,所述第五导线235有两根,两根第五导线235分别与电热丝680两端导电连接,从而将两极电流引入电热丝680内;

所述取心座650内侧设置有取心筒安装槽651、火药室652,所述取心筒安装槽651内安装有取心筒驱动块660,所述火药室652内填充有火药,且火药与电热丝680接触,所述连通孔618一端与火药室652连通、另一端贯穿主体610,且连通孔618开口端通过后堵670密封,后堵670可通过螺纹与连通孔618装配固定;

所述取心筒驱动块660上固定有取心筒620,且取心筒驱动块660与取心筒安装槽651之间通过第五上密封圈355密封,所述取心筒620上固定有连接销630,所述连接销630与钢丝绳640一端装配固定,钢丝绳640另一端穿过过绳孔616、绳槽615后与固定穴617装配固定,可以通过螺栓与固定穴617装配固定,而钢丝绳640固定在螺栓上。如果钢丝绳640过长,可以与固定穴617装配固定后缠绕在绳槽615内。

使用时,电热丝680通过两根第五导线235供电,从而发热以点燃火药,火药爆炸产生较大冲击力,从而将取心筒驱动块660向外推出,以使得取心筒620插入井壁,从而进行取心;而钢丝绳640为取心筒620提供与主体的连接,从而在主体拉出取心井时,也能带动取心筒620同步移动,从而将取样的岩土拉出井外,完成取心。本实施例将火药安装在主体上,在爆炸时,其对取心筒的冲击力更大,而且也使得多个取心筒在工作时更加稳定。

所述承压筒710内部为中空的承压内腔711,且承压筒710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承压筒内螺纹部分712、第一承压筒密封部分713、承压筒限位环714,承压筒710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承压筒内螺纹部分715;

所述主体610另一端的主体旋合部分611与第一承压筒内螺纹部分712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且此端的主体密封槽6121上套装有第一下密封圈361,此端的主体密封部分612通过与之对应的第一下密封圈361与第一承压筒密封部分713密封装配,从而实现主体610与承压筒710之间的密封装配。

优选地,此端的主体旋合部分611端面与承压筒限位环714端面贴紧,从而实现限制主体旋合部分611与第一承压筒内螺纹部分712旋合长度的功能。

所述第五导线235穿过电缆孔614后与第六导线236一端导电连接,第六导线236另一端穿过下保护罩720后与下接线柱总成260导电连接,所述下保护罩720、下接线柱总成260安装在下承压盘730上,所述下承压盘730与上承压盘470结构相同,且下承压盘730通过第二下密封圈362与承压内腔711的内壁密封装配;

第七导线237一端与下接线柱总成260导电连接,另一端穿过第四插接件780且与第四插接件780密封装配;

所述第四插接件780外部套装有第二固定分解环760,所述第二固定分解环760与第一固定分解环450结构相同,且第二固定分解环760安装在连接尾筒750的连接尾腔756内;

所述连接尾筒750一端上有连接尾筒内螺纹部分751,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尾筒环槽752、连接尾筒密封槽753、第一键槽754,且连接尾筒750内部中空;

所述连接尾筒密封槽753内套装有第三下密封圈363,所述连接尾筒环槽752外套装有第三螺套741,所述第三螺套741外部与连接尾筒内螺纹部分751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

所述第三下密封圈363用于将连接尾筒750装入承压内腔711的部分与承压内腔711内壁之间密封;

所述第一键槽754内安装有配合舌键810,所述配合舌键810与第二键槽773卡合装配,所述第二键槽773设置在尾堵770的尾堵插接端772上,所述尾堵770上还设置有尾堵密封槽774、尾堵环槽775、尾堵头771,所述尾堵密封槽774内套装头第四下密封圈364,第四下密封圈364用于将尾堵密封槽774与连接尾筒750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

所述尾堵环槽775内套装有第四螺套742,所述第四螺套742的外壁与于连接尾筒内螺纹部分751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尾堵头771外侧为球面,且尾堵头771上设置有贯穿孔776,所述贯穿孔776贯穿尾堵头771,从而方便对整个取心器进行吊装。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套、第二螺套、第三螺套、第四螺套结构相同。

具体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模块化井壁取心器时,结合图6-图12,其安装及工作过程如下:

S1、先把火药依次由大到小克数装入各个火药室652内;

S2、将取心筒620与取心驱动块660配装,再将钢丝绳640一端与连接销630通过螺丝连接,钢丝绳640和尚头通过绳槽615、过绳孔616,进入固定穴617进行固定。

S3、在取心驱动块660上安装第五上密封圈355,并在第五上密封圈355上涂抹密封脂;

S44、将取心筒620与取心驱动块660推入取心筒安装槽651(弹道)内,把多余长度的钢丝绳640盘放在绳槽615内。

S5、把装好后的取心器吊起下入井口,用卡盘卡住宽槽433,取心器平稳座在井口上。

S6、再吊起另一支模块化井壁取心器,此模块化井壁取心器连接尾筒750的舌键810与连接头430上的舌键槽438卡合装配,旋转第二螺套440,使得上一模块化井壁取心器的第二螺套440与本模块化井壁取心器的连接尾筒内螺纹部分751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

S7、吊起串联后的模块化井壁取心器,取出卡盘。

S8、再把串联后的模块化井壁取心器下入井口,露出宽槽并用卡盘卡住,使取心器串平稳座在井口中。

S9、吊起实施例一中的选发器短节,选发器短节的定位舌键172装入最上端的舌键槽438内,旋转最上端的第二螺套440,使得此第二螺套440与装配内螺纹118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

S10、将选发器短节与串联后的模块化井壁取心器一同下入取心预定位置。

S11、深度校深后,地面发送命令,选发器短节输出电流,通过将电流传递至电热丝,使得电热丝发热点燃火药,火药爆炸生成气体把取心筒620击入地层。再上提取心器,通过钢丝绳640把取心筒620拽出地层。

S12、根据现场需求,可串接取心器4支以上,选发器短节两支以上。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