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采油刮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1340发布日期:2019-11-15 22:1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扶正采油刮蜡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刮管器领域,特别涉及扶正采油刮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油田不断的、密集的开采,现在产出的石油含蜡量很高,原油中还含有砂土等杂质,在采油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析出的蜡和砂土等会粘附在油管壁上,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蜡层增厚,油管的有效流通通道变窄,内径变小,油井回压增高,产量减少,严重时堵死油管,致使采油作业无法继续进行,影响油井产量。

刮蜡是油井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油管内积累大量蜡时,油管的内径变小,一种尺寸的刮蜡器是无法一次将所有的结蜡通开的,需要反复的更换不同尺寸大小的刮蜡器,过程繁琐,作业时间长;传统的刮蜡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既可能损毁刮蜡器,又导致刮蜡效果不好,油管内壁的蜡不能完全的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扶正采油刮蜡器。

本实用新型的扶正采油刮蜡器,是由上管和下管依次连接构成,上管上端有接头,上管的下端与下管的上端螺纹连接;上管的上部外侧设有环形上挡板、下部外侧设有环形下挡板,环形上挡板和环形下挡板之间设有弹簧片,弹簧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环形上挡板和环形下挡板上,在弹簧片的外侧设有钢丝刷,上管的侧面垂直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上管外侧壁和弹簧片之间;下管下部水嘴呈收口状,下管外侧壁设有螺旋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环形上挡板和环形下挡板均固定在上管上,在环形上挡板和环形下挡板之间设有多根弹簧片,多根弹簧片均匀的分布在环形上挡板和环形下挡板之间,每根弹簧片上焊接至少两根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钢丝刷和螺旋叶片均可更换,钢丝刷和上管构成的直径大于螺旋叶片的最大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扶正采油刮蜡器,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清蜡效果好。刮蜡器通过下设的带有螺旋叶片的锥形下管,省力且快速的刮下管内壁上的结蜡;上管的钢丝刷进一步清理残留的结蜡,弹簧片和弹簧的垂直设置,帮助刮蜡器调整径向位置,使刮蜡器垂直进入油管,确保管内壁上所结的蜡全部清理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扶正采油刮蜡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扶正采油刮蜡器,是由上管1和下管2依次连接构成,上管1上端有接头3,上管1的下端与下管2的上端螺纹连接。

上管1的上部外侧设有环形上挡板4、下部外侧设有环形下挡板5,环形上挡板4和环形下挡板5均固定在上管1上,环形上挡板4和环形下挡板5之间设有弹簧片6,弹簧片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环形上挡板4和环形下挡板5上,在环形上挡板4和环形下挡板5之间设有多根弹簧片6,多根弹簧片6均匀的分布在环形上挡板4和环形下挡板5之间,弹簧片6的外侧设有钢丝刷7,上管1的侧面垂直设有弹簧8,弹簧8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上管1外侧壁和弹簧片6之间,每根弹簧片6上焊接至少两根弹簧8。

下管2下部水嘴呈收口状,下管2外侧壁设有螺旋叶片9,钢丝刷7和螺旋叶片9均可更换,钢丝刷7和上管1构成的直径大于螺旋叶片9的最大直径。

使用时,接头3连接清蜡管柱的驱动装置,刮蜡器随着驱动装置转动,下井时,带有螺旋叶片9的锥形下管2首先钻入结蜡处,随着锥形下管的深入,螺旋叶片9将蜡不断的刮下,上管1和下管2均是空心管,高温洗井液通过空心管从收口状水嘴流下,源源不断冲下螺旋叶片9刮下来的蜡,避免刮下的蜡堵塞下面油管,给接下来的刮蜡造成不便,为了确保刮蜡的完全性,弹簧8支撑弹簧片6使弹簧片6上的钢丝刷7与管壁贴合,弹簧8同时调整刮蜡器的径向位置,保证刮蜡器垂直进入油管,充分清理管壁上的蜡,大大提高了刮蜡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