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冲砂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4445发布日期:2020-02-14 16:4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新型冲砂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井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冲砂罐。



背景技术:

油井的生产过程中,地层出砂的情况十分常见,轻则油层产液量降低,重则卡管柱,造成井下事故,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冲砂作业。冲砂作业是用高速流动的液体将井底砂冲散,并借用液流循环上返的循环能力,将冲散的砂子带出地面,从而清除井底的积砂,恢复和提高油井的产量。

普通的冲砂罐采用的是带隔断的(2格或3格)长方体敞口罐,冲砂液从井内循环回来进第一个隔断,携带的地层砂落入罐内,同时返出的含油污水漫过隔板进入第二个隔断内,再经洗井泵循环至井内。该类型的冲砂罐存在的缺点如下:一是返出的地层砂再次进入井内,二是地层砂和原油不能有效分离,清理冲砂罐时造成环境污染。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新型冲砂罐,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冲砂罐,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返出的地层砂返井、地层砂和原油不能有效分离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该冲砂罐有效地避免返出的地层砂再次进入井内,同时使地层砂和原油有效分离,清理冲砂罐时不易造成环境污染,方便安全环保,利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冲砂罐,包括沉砂罐和溢油罐,所述沉砂罐用于沉降自井内返出的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所述溢油罐用于冲砂液、原油和地层砂分离,所述溢油罐和所述沉砂罐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用于将所述沉砂罐内的冲砂循环液导流向所述溢油罐;所述溢油罐的底部连通设置用于将过滤分离后的冲砂液导流向井内的循环上水管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油罐的底部设置滤砂结构,所述滤砂结构用于过滤流入所述溢油罐内的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砂结构为水平设置的割缝筛管,所述割缝筛管的一端封闭,所述割缝筛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上水管线的入口连通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割缝筛管的挡砂精度为200μ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管的进口位于所述沉砂罐的内腔上部且开口朝上设置,所述连通管的出口位于所述溢油罐的内腔内且开口朝下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溢油罐外侧的所述循环上水管线上串接冲砂泵,所述冲砂泵用于将过滤分离后的冲砂液泵入井内进行循环冲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沉砂罐呈横截面自上而下渐缩的锥体结构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沉砂罐的顶部连通设置油井冲砂出口管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油井冲砂出口管线上串接有取样闸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油井冲砂出口管线包括与井内连通的硬管线,所述硬管线的出口处设置弯头,所述弯头的出口伸入所述沉砂罐内。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中,不仅包括能沉降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的沉砂罐,还包括能对冲砂循环液进行原油分离和残余地层砂的溢油罐,实现了地层砂的两次过滤以及冲砂液与原油的分离,保证了冲砂液的清洁度,有效地避免返出的地层砂再次进入井内,同时使地层砂和原油有效分离,后期清理冲砂罐时不易造成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使用方便安全环保,利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中,滤砂结构对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进行二次过滤,有效避免返出的地层砂再次进入井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中,取样闸门用于取样观察,避免取样时不慎跌入沉砂罐内以及由于出口流量过大造成液体飞溅,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冲砂罐的示意图。

图中:

100、新型冲砂罐;

1、沉砂罐;

2、溢油罐;

3、连通管;

4、循环上水管线;

5、割缝筛管;

6、冲砂泵;

7、油井冲砂出口管线;71、硬管线;72、弯头;

8、取样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冲砂罐100,包括沉砂罐1和溢油罐2,沉砂罐1用于沉降自井内返出的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溢油罐2用于冲砂液、原油和地层砂分离,溢油罐2和沉砂罐1通过连通管3连通,连通管3用于将沉砂罐1内的冲砂循环液导流向溢油罐2;溢油罐2的底部连通设置用于将过滤分离后的冲砂液导流向井内的循环上水管线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中,不仅包括能沉降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的沉砂罐,还包括能对冲砂循环液进行原油分离和残余地层砂的溢油罐,实现了地层砂的两次过滤以及冲砂液与原油的分离,保证了冲砂液的清洁度,有效地避免返出的地层砂再次进入井内,同时使地层砂和原油有效分离,后期清理冲砂罐时不易造成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使用方便安全环保,利于推广使用。

进一步,如图1所示,溢油罐2的底部设置滤砂结构,滤砂结构用于过滤流入溢油罐2内的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滤砂结构对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进行二次过滤,有效避免返出的地层砂再次进入井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滤砂结构为水平设置的割缝筛管5,割缝筛管5的一端封闭,割缝筛管5的另一端与循环上水管线4的入口连通设置。循环上水管线4和割缝筛管5通过支架撑设于溢油罐2的底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割缝筛管5的挡砂精度为200μm,长度为1m。

进一步,如图1所示,连通管3的进口位于沉砂罐1的内腔上部且开口朝上设置,连通管3的出口位于溢油罐2的内腔内且开口朝下设置。连通管3的进口、出口方向如此设计,方便冲砂循环液内原油很好的进入溢油罐2。

进一步,如图1所示,位于溢油罐2外侧的循环上水管线4上串接冲砂泵6,冲砂泵6用于将过滤分离后的冲砂液泵入井内进行循环冲砂。

进一步,沉砂罐1呈横截面自上而下渐缩的锥体结构设置,该锥体结构的设置能使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更好的沉降。

进一步,如图1所示,沉砂罐1的顶部连通设置油井冲砂出口管线7。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油井冲砂出口管线7上串接有取样闸门8。取样闸门8用于取样观察,需要取样时,只需打开取样闸门8即可,并且可以控制取样出口流量的大小,不用伸入至油井冲砂出口管线7的出口处取样,以免造成不慎跌入沉砂罐1内以及由于出口流量过大造成液体飞溅,安全性较高。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油井冲砂出口管线7包括与井内连通的硬管线71(现有技术,指具有一定硬度的管线,例如钢管),硬管线71的管径为73mm(该管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限于73mm);硬管线71的出口处设置弯头72,弯头72的出口伸入沉砂罐1内,弯头72为90°弯头(该角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限于90°)。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冲砂罐100进行冲砂作业时,井内循环出的冲砂循环液经油井冲砂出口管线7进入沉砂罐1,其中冲砂循环液内携带的地层砂大部分落入沉砂罐1底部,原油包裹着部分地层砂不能落入沉砂罐1底部,含原油和部分地层砂的冲砂循环液经连通管3流向溢油罐2,原油漂浮在溢油罐2的上部实现原油与冲砂液、地层砂分离,地层砂随冲砂液流向割缝筛管5,割缝筛管5将地层砂过滤,过滤后的冲砂液进入油井冲砂出口管线7,并被吸入冲砂泵6,经冲砂泵6打入井内进行循环冲砂。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中,不仅包括能沉降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的沉砂罐,还包括能对冲砂循环液进行原油分离和残余地层砂的溢油罐,实现了地层砂的两次过滤以及冲砂液与原油的分离,保证了冲砂液的清洁度,有效地避免返出的地层砂再次进入井内,同时使地层砂和原油有效分离,后期清理冲砂罐时不易造成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使用方便安全环保,利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中,滤砂结构对冲砂循环液携带的地层砂进行二次过滤,有效避免返出的地层砂再次进入井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砂罐中,取样闸门用于取样观察,避免取样时不慎跌入沉砂罐内以及由于出口流量过大造成液体飞溅,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