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替换盖板式密度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3626发布日期:2020-01-17 19:21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替换盖板式密度探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测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替换盖板式密度探头。



背景技术:

密度探头是密度测井仪的探头部分,主要用于判断岩性和求孔隙度,和其他测井仪器结合起来,对地层的含油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它还应用于其他地层压力的预测和地震地层学的研究。

岩性密度测井技术是当前主流的测井技术之一,主要通过放射性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差异进行各种不同地质的岩性和密度的判断,并根据所得到的测量数据分析岩石的成份和含量。

但是密度探头由于长时间在套管或者井壁上磨损造成仪器刻度超差、所测曲线失真等问题,维修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暂未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换盖板式密度探头,在密度探头严重磨损后,造成仪器刻度超差、测量曲线失真的时候,将磨损的部分替换,大大降低了密度探头的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替换盖板式密度探头,包括探头外壳体,在探头外壳体上固定有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在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一端连接有弧形盖板,另一端连接有密度源室部件,密度源室部件上固定有源仓固定壳;

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上开有第一槽、第二槽和多个安装孔,第一槽用于安装橡胶铍窗盖板,第二槽用于安装封口塞。

进一步,弧形盖板的上端面上加工有第一沉头孔,第一沉头孔中安装有第一螺钉。

进一步,弧形盖板上加工有两个凸台,凸台上开有第二沉头孔,第二沉头孔中装有第七螺钉。

进一步,弧形盖板上加工有内曲面和外曲面,内曲面与探头外壳体贴合,外曲面与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的外表面平齐。

进一步,弧形盖板的上端面上加工有锥面。

进一步,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二螺钉,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探头外壳体和密度源室部件上;

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上开有腰型槽。

进一步,源仓固定壳上开有固定孔,固定孔中装有第四螺钉,源仓固定壳通过第四螺钉固定在密度源室部件上。

进一步,源仓固定壳包括第一平面、外弧面和内弧面,第一平面用于使源仓固定壳的两端与密度源室部件的两端平齐;外弧面用于使源仓固定壳的外表面与密度源室部件的外表面一致;内弧面用于使源仓固定壳的内表面与密度源室部件贴合。

进一步,在密度源室部件与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下沉曲面,在密度源室部件与源仓固定壳连接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下沉曲面。

进一步,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和源仓固定壳的材料采用3cr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替换盖板式密度探头,在探头外壳体上设置有弧形盖板、橡胶铍窗盖板、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封口塞、密度源室部件和源仓固定壳,在密度探头长时间在套管或者井壁上严重磨损后,造成仪器刻度超差、测量曲线失真的时候,将磨损的弧形盖板、橡胶铍窗盖板、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封口塞、密度源室部件或源仓固定壳进行替换,该过程非常灵活,哪个零件磨损严重替换哪个,磨损不严重的还可继续使用,大大降低了密度探头的维修成本。对于这些损耗件,可备大量库存,这样维护时间也大大缩短。

进一步,弧形盖板通过多个螺钉与探头外壳体固定连接,将弧形盖板牢牢地固定住。

进一步,在弧形盖板的上端面上加工有锥面,锥面设计是为了让弧形盖板与探头外壳体之间平缓过渡,不容易磨损,而且外形美观。

进一步,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上开有型槽,型槽设计是为了避开探头外壳体上的刻度槽。

进一步,在密度源室部件与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下沉曲面,在密度源室部件与源仓固定壳连接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下沉曲面,第一下沉曲面的设计是为了给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让位,这样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就可以与密度源室部件的表面齐平;第二下沉曲面的设计是为了给源仓固定壳让位,这样源仓固定壳就可以与密度源室部件的表面齐平,同时还可以防止连接密度源室部件与探头外壳体的两个螺钉倒扣、遗失。

进一步,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和源仓固定壳的材料采用3cr13,此材料较一般金属耐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侧视图;

图7为弧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7的侧视图;

图10为密度源室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2为源仓固定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侧视图。

其中:1为探头外壳体,2为弧形盖板,3为第一螺钉,4为第二螺钉,5为橡胶铍窗盖板,6为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7为第三螺钉,8为封口塞,9为长销,10为密度源室部件,11为源仓固定壳,12为第四螺钉,13为第五螺钉,14为第六螺钉,15为第七螺钉;

2-1为锥面,2-2为第一沉头孔,2-3为凸台,2-4为第二沉头孔,2-5为内曲面,2-6为凸台曲面,2-7为外曲面,2-8为端面;

6-1为安装孔,6-2为腰型槽,6-3为配合面,6-4为外弧曲面,6-5为内弧曲面,6-6为第一槽,6-7为第二槽;

10-1为第一螺纹孔,10-2为第二螺纹孔,10-3为第一下沉曲面,10-4为第二下沉曲面;

11-1为固定孔,11-2为第一平面,11-3为外弧面,11-4为内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替换盖板式密度探头,包括探头外壳体1、弧形盖板2、橡胶铍窗盖板5、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封口塞8、密度源室部件10和源仓固定壳11。一个第一螺钉3和两个第七螺钉15将弧形盖板2固定在探头外壳体1上,四个第五螺钉13将橡胶铍窗盖板5固定在探头外壳体1上;两个第三螺钉7将封口塞8固定在探头外壳体1上;长销9将密度源室部件10与探头外壳体1连接,并用两个第六螺钉14将其固定在探头外壳体1上;用三个第二螺钉4将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固定在探头外壳体1和密度源室部件10上;最后用两个第四螺钉12将源仓固定壳11固定在密度源室部件10上。

其中弧形盖板2、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和源仓固定壳11这三个零件是易损件,需要经常替换。

如图7~9所示,弧形盖板2的上端面上加工有锥面2-1,设计锥面2-1是为了让弧形盖板2与探头外壳体1之间平缓过渡;弧形盖板2的上端面上加工有第一沉头孔2-2,第一沉头孔2-2是为了将弧形盖板2与探头外壳体1用第一螺钉3固定;弧形盖板2上加工有两个凸台2-3,两个凸台2-3以及凸台下面的端面2-8都是为了让弧形盖板2与探头外壳体1的连接更加稳固;凸台2-3上开有第二沉头孔2-4,两个第二沉头孔2-4也是为了再次用第七螺钉15固定弧形盖板2;凸台曲面2-6下降3mm,是为了给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让位,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安装好后会覆盖弧形盖板2的凸台2-6,这个设计可以防止螺钉倒扣、遗失;弧形盖板2的内曲面2-5的曲面设计是为了与探头外壳体1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弧形盖板2的外曲面2-7的曲面设计是为了与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的外表面平齐,与探头外壳体1的外表面一致。

如图4~6所示,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上开有第一槽6-6、第二槽6-7和多个安装孔6-1,第一槽6-6用于安装橡胶铍窗盖板5,第二槽6-7用于安装封口塞8。

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厚度3mm,材料采用3cr13,此材料较一般金属耐磨性更高。安装孔6-1凸台设计是为了让第二螺钉4完全沉入孔中,防止测井过程中被异物挂掉,同时在探头外壳体1上起到定位作用;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上开有腰型槽6-2,腰型槽设计是为了避开探头外壳体1上的刻度槽;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的两端与探头外壳体1安装处的配合面6-3采用平面设计,是为了让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的两端与探头外壳体1的两端平齐;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的外弧曲面6-4是为了与探头外壳体1的外表面一致;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的内弧曲面6-5是为了与探头外壳体1紧密的贴合在一起。

如图10~11所示,在密度源室部件10与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下沉曲面10-3,在密度源室部件10与源仓固定壳11连接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下沉曲面10-4,第一下沉曲面10-3的设计是为了给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让位,这样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就可以与密度源室部件10的表面齐平;第二下沉曲面10-4的设计是为了给源仓固定壳11让位,这样源仓固定壳11就可以与密度源室部件10的表面齐平,同时还可以防止连接密度源室部件10与探头外壳体1的两个螺钉倒扣、遗失。第一下沉曲面10-3上开有第一螺纹孔10-1,第一螺纹孔10-1采用沉头孔加螺纹孔的设计,是为了定位并用螺钉固定密度探头外壳耐磨板6;第二下沉曲面10-4上开有第二螺纹孔10-2,两个第二螺纹孔的设计是为了用第四螺钉12固定源仓固定壳11。

如图12~13所示,源仓固定壳11厚度3mm,材料采用3cr13,此材料较一般金属耐磨性更高。源仓固定壳11上开有两个固定孔11-1,固定孔11-1的位置与第二螺纹孔10-2位置保持一致,固定孔11-1采用沉头孔设计,是为了用螺钉将它与密度源室部件10固定;源仓固定壳11的两端与密度源室部件10的两端的安装处的配合面即第一平面11-2,采用平面设计,是为了让源仓固定壳11的两端与密度源室部件10的两端平齐;源仓固定壳11的外弧面11-3采用曲面设计是为了与密度源室部件10的外表面一致;源仓固定壳11的内弧面11-4采用曲面设计是为了与密度源室部件10紧密的贴合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