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控水稳油工艺措施作业用药剂注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5949发布日期:2020-03-17 16:1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控水稳油工艺措施作业用药剂注入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田控水稳油工艺措施作业用药剂注入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生产年限的增长,油井含水逐渐上升,产油量逐渐下降;油田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幅度很快,严重制约了油田的高效开发;为适应海上油田稳油控水需要,越来越多适合油田智能控水的管柱工艺技术被开发,为解决现场油田高含水问题提供新方法,进而实现高含水油井控水稳油并满足油井正常措施和生产作业。

授权公告号为cn2021526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田化学剂井下投送装置,包括塞柱本体和注入工作筒总成,所述柱塞本体的下部与所述注入工作筒总成连接,所述注入工作筒总成包括工作筒加注阀、工作筒本体、工作筒滑套、执行器活塞、执行器本体和底堵;所述工作筒加注阀设置于所述工作筒本体的上部,所述工作筒本体下部连接所述定位接头,所述工作筒滑套套装所述工作筒本体,所述工作筒滑套的端面与所述执行器活塞的顶面接触,所述工作筒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液孔,所述工作筒滑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液孔,多个第一出液孔与多个第二出液孔的尺寸和数量相同,且互相错开,所述定位接头套接所述执行器本体,所述执行器活塞在所述执行器本体内部伸出或收回,所述底堵拧入所述定位接头且位于所述执行器本体下方,所述底堵与所述执行器活塞之间设置有石蜡,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化学药剂通过注入到工作筒加注阀加入到工作筒本体内,由于油井内为高温高压状态,当该装置进入到油井内后,石蜡受热融化并膨胀,推动执行器活塞背离底堵移动,推动执行器带动工作筒滑套在工作筒本体内背离底堵滑动,使第一出液孔与第二出液孔重合,此时化学试剂将通过第一出液孔与第二出液孔流出工作筒本体,完成向油井内加入化学试剂,将该装置取出油井后,石蜡将脱离高温高压的环境重新凝固,石蜡在凝固过程中受执行器本体与执行器活塞的重力作用而被重新压缩在执行器活塞与底堵之间,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向油井内根据现场作业需求投入具有特殊用途化学剂,其解决了现有油田化学剂注入工艺的药剂浪费严重,节约了化学药剂的优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油井内为高温高压的状态,而化学试剂为常压下装入到工作筒本体内,当该装置进入到油井内且第一出液孔与第二出液孔重合后,化学试剂由于压差的作用也难以从工作筒本体内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注化学试剂速度更快的一种油田控水稳油工艺措施作业用药剂注入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田控水稳油工艺措施作业用药剂注入工具,包括注射筒本体和插接在所述注射筒本体内的注射筒套筒,所述注射筒本体与所述注射筒套筒上分别设置有沿注射筒本体的轴向相互错开的通孔,所述注射筒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塞柱,底端设置有底堵,所述底堵开设有注药口,所述注射筒套筒与所述底堵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塞柱内沿其轴向设置加压孔,所述加压孔内滑接有活塞,所述注射筒套筒接近塞柱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塞柱上设置有盖合所述加压孔的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注气孔,所述塞柱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加压孔与所述注射筒本体内腔的泄气孔,所述泄气孔连通所述加压孔的一端高于所述活塞,所述塞柱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泄气孔通断的控制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使用时,先通过注气孔向加压孔内加注空气,空气在持续进入到活塞、加压孔与封盖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后,空气注入到一定程度后将推动活塞在加压孔内朝向注射筒本体滑动,活塞带动注射筒套筒同步向注射筒本体滑动,注射筒套筒将压缩弹性装置使弹性装置收缩,此时,分别设置在注射筒本体与注射筒套筒上的通孔将会相互错开,注入气体完成,然后通过注药口向注射筒本体内加入药剂,并将该装置投放到油井内,当该装置到达所需的深度时,控制开关自行打开位于活塞、加压孔与封盖之间的压缩空气由于压差将通过泄气孔进入到注射筒本体内对化学试剂产生压力,随着活塞、加压孔与封盖之间的压缩空气的排出,注射筒套筒在弹性装置的弹力下使注射筒套筒朝向塞柱移动,当注射筒套筒朝向塞柱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分别设置在注射筒套筒与注射筒本体上的通孔将重合在一起,化学试剂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下从重合的通孔内快速排出到油井内,最终压缩空气也将通过重合的通孔排出该装置,这样不仅可靠的将化学试剂加注到油井内,而且在压差的作用下降化学试剂更快的加注到油井内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射筒本体接近底堵一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套环,所述弹性装置穿过所述定位套环与所述注射筒套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活塞带动注射筒套筒朝向底堵运动,当注射筒套筒接近底堵的一端抵接定位套环后将形成限位,使注射筒套筒不能再移动,这样该装置每次使用时注射筒套筒都将移动到固定位置,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装置为张力弹簧,所述定位套环沿所述注射筒本体轴向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张力弹簧压缩后的最小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力弹簧实用、可靠、结构简单,定位套环沿所述注射筒本体轴向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张力弹簧压缩后的长度,这样保证了张力弹簧不会被过度压缩而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与所述注射筒套筒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小于所述泄气孔连通所述加压孔的开口距注射筒本体顶端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杆将活塞与注射筒套筒相连接,这样相比直接将活塞与注射筒套筒减小了活塞的体积,使得该装置的重量减轻,且连接杆相比活塞占用注射筒本体的容积更小,连接杆的长度小于泄气孔连通加压孔的开口距注射筒本体顶端的距离,保证了泄气孔连通加压孔的开口处于活塞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射筒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所述注射筒套筒的外壁上对应所述滑块设置有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射筒套筒在注射筒本体内进行滑动时,滑块将同步在滑槽内进行滑动,滑块与滑槽对注射筒套筒起到导向的作用,而且滑块与滑槽限制了注射筒套筒与注射筒本体之间的相对转动,保证了张力弹簧张开后,分别设置在注射筒套筒与注射筒本体上的通孔不会发生错位,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接近所述底堵的一端开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滑块从滑槽内滑出,这样不影响注射筒套筒与注射筒本体之间的拆卸,同时在注射筒套筒装入到注射筒本体时进行导向,确保注射筒套筒装入到注射筒本体后分别设置在注射筒套筒与注射筒本体上的通孔处于对正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注射筒套筒的轴向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开关打开,处于活塞、加压孔与封盖之间的压缩空气将通过泄气孔逐渐进入到注射筒本体内,此过程中,通孔随着活塞、加压孔与封盖之间空气的逐渐排出也是逐渐进行重合,因此腰形孔更为合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射筒套筒上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注射筒本体上的腰形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装置在装入或取出油井时,注射筒本体都有可能与井壁产生碰撞,井壁上的杂物有可能会进入到腰形孔内阻挡化学试剂的出液,当注射筒套筒在注射筒本体内滑动时,滑动杆也将在腰形孔内进行滑动,将设置在注射筒本体上的腰形孔内杂质去除,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可靠的、更快的将化学试剂加注到油井内;

2.滑块与滑槽限制了注射筒套筒与注射筒本体之间的相对转动,保证了张力弹簧张开后,分别设置在注射筒套筒与注射筒本体上的通孔不会发生错位,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3.通过滑动杆将设置在注射筒本体上的腰形孔内杂质去除,保证腰形孔不被堵塞影响化学试剂的加注,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中,1、注射筒本体;11、注射筒套筒;111、滑块;112、滑动杆;12、塞柱;121、加压孔;122、活塞;123、封盖;1231、注气孔;124、泄气孔;1241、控制开关;13、底堵;131、注药口;14、弹性装置;15、定位套环;16、连接杆;17、滑槽;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油田控水稳油工艺措施作业用药剂注入工具,包括注射筒本体1、插接在注射筒本体1内的注射筒套筒11、连接在注射筒本体1顶端的塞柱12和连接在注射筒本体1底端的底堵13,底堵13与注射筒套筒11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14,本实施例中,塞柱12与底堵13分别与注射筒本体1为螺纹可拆卸连接,且三者外径均相同。

参照图1与图2,塞柱12沿其轴向设置加压孔121,加压孔121内滑接有活塞122,注射筒套筒11接近塞柱12的一端与活塞122固定连接,加压孔121接近注射筒本体1一端连通注射筒本体1,另一端于塞柱12上设置有盖合加压孔121的封盖123,封盖123上设置有注气孔1231,本实施例中,加压孔121的内径小于注射筒本体1的内径,这样塞柱12连接注射筒本体1的一端将对注射筒套筒11进行限位。

参照图1与图2,塞柱12上设置有连通加压孔121与注射筒本体1内腔的泄气孔124,泄气孔124连通加压孔121的一端高于活塞122,塞柱12上设置有控制泄气孔124闭合的控制开关1241,注药口131设置在底堵13上,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1241为温控阀,塞柱的周壁上设置有供温控阀测温头伸出的缺口,注药口131为单向蝶阀。

参照图2,注射筒本体1接近底堵13一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套环15,弹性装置14为张力弹簧,弹性装置14穿过定位套环15与注射筒套筒11连接,定位套环15沿注射筒本体1轴向的高度不小于张力弹簧压缩后的最小长度。

参照图1与图2,注射筒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111,注射筒套筒11的外壁上对应滑块111设置有滑槽17,滑槽17接近底堵13的一端开口设置,本实施例中,滑块111与滑槽17均对应设置有五个。

参照图1与图2,注射筒本体1与注射筒套筒11上沿注射筒本体1的轴向分别设置有相互错开的通孔2,通孔2设置为腰形孔,腰形孔的长度方向沿注射筒的轴向方向设置,注射筒套筒11上于腰形孔处设置有滑动杆112,滑动杆112位于腰形孔内,本实施例中滑动杆与腰形孔对应设置有五个。

参照图2,活塞122与注射筒套筒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长度小于泄气孔124连通加压孔121的开口距注射筒本体1顶端的距离,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6设置有四个。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该装置使用时,先通过注气孔1231向加压孔121内加注空气,空气在持续进入到活塞122、加压孔121与封盖123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后,空气注入到一定程度后将推动活塞122在加压孔121内朝向注射筒本体1滑动,活塞122将通过连接杆16带动注射筒套筒11同步向底堵13滑动,注射筒套筒11将压缩弹性装置14使弹性装置14收缩,最终注射筒套筒11接近底堵13的一端将抵接在定位套环15上,对注射筒套筒11形成限位,保护张力弹簧不产生过度变形,此时,分别设置在注射筒本体1与注射筒套筒11上的通孔2将会相互错开,注入气体完成,然后通过注药口131向注射筒本体1内加入药剂,并将该装置投放到油井内,当该装置到达所需的深度时,控制开关1241由于温度升高而自行打开,位于活塞122、加压孔121与封盖123之间的压缩空气由于压差将通过泄气孔124进入到注射筒本体1内对化学试剂产生压力,随着活塞122、加压孔121与封盖123之间的压缩空气的排出,注射筒套筒11在弹性装置14的弹力下使注射筒套筒11朝向塞柱12移动,当注射筒套筒11朝向塞柱12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分别设置在注射筒套筒11与注射筒本体1上的通孔2将重合在一起,化学试剂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下从重合的通孔2内快速排出到油井内,最终压缩空气也将通过重合的通孔2排出该装置;只要在注射筒套筒11在注射筒本体1内进行滑动,滑块111将沿滑槽17发生滑动对注射筒套筒11沿注射筒本体1的滑动产生导向,并限制注射筒套筒11与注射筒本体1之间的转动,使分别设置在注射筒套筒11与注射筒本体1上的腰形孔在张力弹簧收缩后能够重合在一起,且只要在注射筒套筒11在注射筒本体1内进行滑动,滑动杆112就会在腰形槽内进行滑动,将腰形槽内的杂物清除掉,保证化学药剂的顺畅出液。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