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氧化锆的铣削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5950发布日期:2020-03-17 16:1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工氧化锆的铣削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用夹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氧化锆的铣削夹具。



背景技术:

牙齿的缺损和畸形不仅影响人们咀嚼、发音和美观,也非常容易引起牙周组织病变,以及相邻牙齿的松动和变形。采用义齿修复体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口腔问题,达到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但是,由于口腔的特殊环境以及牙齿的特殊用途,一般需要义齿材料具有相对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等特点。鉴于陶瓷材料各项性能均比较接近牙齿,由其做成义齿不易附着菌斑,且色泽相对美观自然,更加接近真实牙齿,近年来被广泛用于义齿的制造。现阶段常见的义齿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长石瓷和玻璃陶瓷等。其中,由于氧化锆陶瓷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高强度、高韧性等优点,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义齿材料。

市面上现有氧化锆牙齿一般都是对烧结成型的饼状氧化锆毛坯采用计算机数控加工成型,加工过程需借助夹具实现对氧化锆毛坯位置的固定。为了实现对氧化锆毛坯的稳定夹持,现有夹具一般对氧化锆毛坯的夹持面积较大,导致针对氧化锆毛坯的加工范围十分受限,不利于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牙齿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氧化锆的铣削夹具,用于定位氧化锆毛坯,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加工机台,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固定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夹持件在与凸起结构相背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与氧化锆毛坯边缘相匹配,所述氧化锆毛坯与第二凹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一侧设有连接部,另一侧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与盖板相连形成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所述盖板上设有与第一螺孔相匹配的第二螺孔,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件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第二夹持件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且所述第二夹持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件在与第一夹持件相对应一侧设有用于限位的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第二夹持件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装配线,所述装配线用于为凸起结构和第一凹槽之间的安装位置提供参考。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锆毛坯的边缘位置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厚度小于氧化锆毛坯的厚度,所述夹持部与第二凹槽相匹配,且第二凹槽与夹持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与第二凹槽胶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加工机台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起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氧化锆的铣削夹具,该铣削夹具在第一夹持件和氧化锆毛坯之间增设了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上的凸起结构固定在第一凹槽内,而第二夹持件上的第二凹槽与氧化锆毛坯固定连接,通过控制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凹槽的深度,可以有效降低夹具对氧化锆毛坯的夹持面积,利于提高氧化锆材料的利用率。

(2)与加工机台相连的第一夹持件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夹持部保证了夹持的稳定性,而第二夹持件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塑料材质对氧化锆毛坯表面的受力起到了一定缓冲效果,避免了氧化锆毛坯在夹具夹持过程中出现损坏。

(3)由于第一夹持件与加工机台相连,一旦受损更换难度较大,增设第二夹持件,可显著降低第一夹持件受损的概率,而且由于第二夹持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更换难度小,即使出现损坏需要更换,也不会影响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以及氧化锆毛坯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以及氧化锆毛坯之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底座和盖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夹持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1中氧化锆毛坯与夹持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氧化锆毛坯,11-夹持部,2-第一夹持件,21-连接部,22-第一凹槽,23-底座,24-盖板,25-第二螺孔,26-第一螺孔,3-第二夹持件,31-凸起结构,32-第二凹槽,33-挡板,4-加工机台。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氧化锆的铣削夹具,该夹具主要用于夹持氧化锆毛坯1,将其固定在加工机台4上,进而利用铣刀加工出氧化锆义齿。该铣削夹具包括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所述第一夹持件2一侧设有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用于连接加工机台4。所述第一夹持件2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22,所述第二夹持件3上设有与第一凹槽22相匹配的凸起结构31,所述凸起结构31固定于第一凹槽22内,凸起结构31与第一凹槽22可拆卸连接。凸起结构31与第一凹槽22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每个第一夹持件2可以配设多个第二夹持件3,一旦第二夹持件3出现损坏,能够快速更换,不影响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

所述第二夹持件3在与凸起结构31相背一侧设有第二凹槽32,所述第二凹槽32的深度小于第一凹槽22的深度,也就是说,第二凹槽32的深度小于凸起结构31的突出高度。所述第二凹槽32与氧化锆毛坯1边缘相匹配,所述氧化锆毛坯1与第二凹槽32固定连接。其中,氧化锆毛坯1可以与第二凹槽32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在此不做限制。当氧化锆毛坯1与第二凹槽32可拆卸连接,则表明第二夹持件3能够反复多次使用;若氧化锆毛坯1与第二凹槽32不可拆卸,则表明加工一个氧化锆毛坯1,就需要更换一个新的第二夹持件3。鉴于实际中的氧化锆毛坯1多为圆饼状结构,故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凹槽32设计为圆弧结构,由于凸起结构31与第二凹槽32分布在第二夹持件3的两侧,且形状相同,因此凸起结构31以及与凸起结构31相匹配的第一凹槽22自然也为圆弧结构。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32以及凸起结构31的弧度可控制在100°-180°之间,根据经验来说,优选120°。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第一凹槽22及所述凸起结构31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夹持件2与凸起结构31相互螺接。而位于凸起结构31相背一侧的第二凹槽32与氧化锆毛坯1则可以通过卡接或粘结的方式固定相连。当然,氧化锆毛坯1与第二凹槽32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卡接和粘结,其他连接方式只要能够满足氧化锆毛坯1与第二夹持件3的固定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降低铣削夹具的制作成本,减小铣削夹具对氧化锆毛坯1的损坏,一般选择将第一夹持件2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如不锈钢,而第二夹持件3则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如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由于第二夹持件3选用塑料材质,因此优选注塑成型工艺实现第二夹持件3的一体成型,降低第二夹持件3的制作成本。此外,塑料材质制成的第二夹持件3还能够对金属材质制成的第一夹持件2产生的挤压力进行适当缓冲,有效避免了氧化锆毛坯1在夹持过程中受损,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作为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夹持件2包括底座23和盖板24。所述底座23一侧设有连接部21,另一侧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与盖板24组装后形成第一凹槽22。具体的,所述底座23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26,所述第一螺孔26均匀分布在底座23上。所述盖板24上设有与第一螺孔26相匹配的第二螺孔25,所述盖板24与所述底座23通过螺杆相连。通过控制螺杆旋进第一螺孔26的深度可以实现对第一凹槽22宽度的调节,即通过调节螺杆位置可以将不同厚度的凸起结构31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槽22内,利于提高第一夹持件2的普适性。当然,针对同一凸起结构31而言,改变螺杆旋进第一螺孔26的深度能够改变第一夹持件2对凸起结构31的挤压效果。简单来讲,螺杆旋进第一螺孔26的深度越大,第一凹槽22宽度越小,盖板24和底座23对凸起结构31形成的紧固力越大,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的连接就越稳定,反之,盖板24和底座23对凸起结构31的紧固力就会越小,当螺杆从第一螺孔26旋出后,盖板24与底座23分开,此时便可以将凸起结构31从第一凹槽22内抽离,可实现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的拆卸分离。

作为优选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夹持件3在与第一夹持件2相对应一侧还设有用于限位的挡板33,所述挡板33安装于第二夹持件3的其中一个端部,且其与第二夹持件3上的凸起结构31垂直设置。在将凸起结构31插入第一凹槽22的过程,挡板33会与第一夹持件2的端部相抵接,以保证凸起结构31与第一凹槽22两端的对齐,利于提高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的组装效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还会在凸起结构31上预设装配线,即在凸起结构31上标出第一凹槽22边缘的装配位置,装配线与凸起结构边缘之间的部分即被置于第一凹槽22内,由第一夹持件2固定,进而实现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的连接。装配线的设置,为凸起结构31和第一凹槽22之间的安装位置提供了直观上的参考标准,保证了每次装配的一致性。

作为优选的,如图7所示,为了配合第二凹槽32,所述氧化锆毛坯1的边缘位置开设有专门供第二凹槽32固定的夹持部11,所述夹持部11厚度小于氧化锆毛坯1的厚度,所述夹持部11的两侧分别与氧化锆毛坯1形成阶梯型结构。所述夹持部11与第二凹槽32相匹配,且第二凹槽32与夹持部1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11与第二凹槽32胶粘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部21与加工机台4转动连接,加工机台4通过连接部21可以对氧化锆毛坯1的旋转角度进行调节,进而可根据铣削加工要求适当改变氧化锆毛坯1的空间位置,便于提高加工精度,改善产品质量。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所述连接部21设有转轴,所述加工机台4上安装有与转轴相匹配的轴套,转轴能够在轴套内转动实现连接部21与加工机台4的转动连接。当然,加工机台4与连接部21之间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的转动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上述铣削夹具的具体使用过程:

首先将第二夹持件3的凸起结构31置于底座23的l型结构上,随后在凸起结构31与l型结构相背一侧安装盖板24,盖板24与底座23通过螺杆相连。组装后的盖板24与l型结构形成容纳凸起结构31的第一凹槽22。在盖板24安装过程中,通过调节螺杆旋进第一螺孔26的深度实现对凸起结构31的挤压,进而将凸起结构31限制在第一凹槽22内,实现了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的连接。最后在第二凹槽32内预涂胶黏剂,使胶黏剂均匀分布在第二凹槽32中,同时将氧化锆毛坯1的边缘插入第二凹槽32,待胶黏剂固化后,便可利用胶黏剂实现氧化锆毛坯1与第二凹槽32的固定连接。一旦铣削夹具完成对氧化锆毛坯1的夹持固定后,便可利用铣刀对氧化锆毛坯1进行加工,制备义齿修复体。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