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7480发布日期:2020-05-15 16:3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隧道的蓬勃发展,在建长、大隧道日渐增多,对于隧道工程而言,因高速行驶列车通过隧道时的风洞效应,会对隧道二衬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压力,为保证列车行驶安全,就需要确保隧道二衬在承受较大风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不掉块,也就意味着隧道二衬混凝土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又要满足耐久性要求,隧道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影响因素,除原材料、配合比等外,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即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的水分就会蒸发过快,从而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使混凝土缺乏足够的粘结力,最终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

现有隧道施工多采用喷淋养护,用水管喷湿混凝土表面,达到养护效果。现有的制作方案,比较浪费水资源,对于较高的隧道,水压不够,往往对隧道上口的混凝土无法全面养护;对隧道较深的施工地段必须配备专门的运水车辆,成本较高;传统做法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高铁建设要求。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隧道养护方式浪费水资源以及无法全面养护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包括移动支架以及活动安装在移动支架顶部的支撑架;所述移动支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机械千斤顶;

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密封加湿机构,所述密封加湿机构呈圆弧状结构,所述移动支架位于所述密封加湿机构内侧;

所述密封加湿机构包括支撑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的橡胶凹槽;还包括加湿孔,所述加湿孔贯穿支撑底板和橡胶凹槽;

所述移动支架主体上还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出气口通过导气管与所述加湿孔相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加湿机构两端连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与设置在移动支架侧壁上的储水罐相连,所述储水罐通过输水管与蒸汽发生器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加湿机构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与支撑底板之间配合安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加湿机构与所述移动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伸缩支撑杆,且伸缩支撑杆两端与密封加湿机构、移动支架之间铰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支架底部还设置有移动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该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通过蒸汽发生器和密封加湿机构形成蒸汽养护,一方面,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另一方面,水蒸汽扩散速度快,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养护效果与养护速度。

2、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加湿机构两端设置有回流管,可对水蒸汽冷凝后形成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继续发生蒸汽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养护效果,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加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移动支架,20-机械千斤顶,30-支撑架,40-缓冲板,50-伸缩支撑杆,60-密封加湿机构,61-支撑底板,62-橡胶凹槽,63-加湿孔,70-蒸汽发生器,80-导气管,90-回流管,100-移动轮,110-储水罐,120-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2所示,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包括移动支架10以及活动安装在移动支架10顶部的支撑架30;所述移动支架10与所述支撑架30之间设置有机械千斤顶20,通过千斤顶20对支撑架30进行升降;

所述支撑架30顶部设置有密封加湿机构60,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呈圆弧状结构,所述移动支架10位于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内侧;

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包括支撑底板6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61上的橡胶凹槽62,橡胶凹槽62与隧道内壁贴合形成相对密封空间;还包括加湿孔63,所述加湿孔63贯穿支撑底板61和橡胶凹槽62;

所述移动支架10主体上还设置有蒸汽发生器70,所述蒸汽发生器70出气口通过导气管80与所述加湿孔63相邻。

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两端连接有回流管90,且回流管90与设置在移动支架10侧壁上的储水罐110相连,所述储水罐110通过输水管120与蒸汽发生器70相连,通过设置回流管90,有利于对水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与所述支撑架30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板40,且缓冲板40与支撑底板61之间配合安装,有利于对密封加湿机构60进行防护,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与所述移动支架10之间还设置有伸缩支撑杆50,且伸缩支撑杆50两端与密封加湿机构60、移动支架10之间铰接,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提高密封加湿机构60升降的稳定性。

所述移动支架10底部还设置有移动轮100,便于移动支架10在隧道内移动,提高施工的效率。

实际使用时,通过隧道截面尺寸,制定装置整体的尺寸,尤其是密封加湿机构60的尺寸。

工作过程中,机械千斤顶20通过支撑架30将密封加湿机构60升起,使得密封加湿机构60的橡胶凹槽62与隧道内壁贴合,形成相对密封空间,启动蒸汽发生器70,水蒸汽通过导气管80输送至相对密封空间内,对混凝土进行加湿;

水蒸汽冷凝后形成的水通过回流管90回流至储水罐110内,可再次被蒸汽发生器70使用,继续发生蒸汽循环,节约水资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支架(10)以及活动安装在移动支架(10)顶部的支撑架(30);所述移动支架(10)与所述支撑架(30)之间设置有机械千斤顶(20);

所述支撑架(30)顶部设置有密封加湿机构(60),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呈圆弧状结构,所述移动支架(10)位于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内侧;

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包括支撑底板(6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61)上的橡胶凹槽(62);还包括加湿孔(63),所述加湿孔(63)贯穿支撑底板(61)和橡胶凹槽(62);

所述移动支架(10)主体上还设置有蒸汽发生器(70),所述蒸汽发生器(70)出气口通过导气管(80)与所述加湿孔(63)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两端连接有回流管(90),且回流管(90)与设置在移动支架(10)侧壁上的储水罐(110)相连,所述储水罐(110)通过输水管(120)与蒸汽发生器(7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与所述支撑架(30)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板(40),且缓冲板(40)与支撑底板(61)之间配合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加湿机构(60)与所述移动支架(10)之间还设置有伸缩支撑杆(50),且伸缩支撑杆(50)两端与密封加湿机构(60)、移动支架(10)之间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10)底部还设置有移动轮(10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隧道控温控湿养护台车,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移动支架以及活动安装在移动支架顶部的支撑架;所述移动支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机械千斤顶;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密封加湿机构,所述密封加湿机构呈圆弧状结构,所述移动支架位于所述密封加湿机构内侧;所述移动支架主体上还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出气口通过导气管与所述加湿孔相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蒸汽发生器和密封加湿机构形成蒸汽养护,减少水资源的使用,水蒸汽扩散速度快,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养护效果与养护速度,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以昭;张静波;柴波;张素芳;黄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骅桥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4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