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平面调平的高压旋喷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065发布日期:2020-05-26 17:0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平面调平的高压旋喷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平面调平的高压旋喷钻机。



背景技术:

旋喷钻机沿隧道开挖外轮廓线钻孔,以高压泵为动力源,通过钻机钻杆、喷嘴把配置好的浆液喷射到土体内,喷射流在喷嘴做缓慢旋转和进退的同时以巨大的能量切削土体,强制土颗粒与浆液搅拌混合,浆液凝固后,形成水平圆柱状水泥土固结体即水平旋喷桩,当旋喷桩相互咬合后,便以同心圆形式在隧道拱顶及周边形成封闭的水平旋喷帷幕体,起到防流沙、抗滑移、防渗透的稳定拱壳保护作用。

现有的高压旋喷钻机仍存在有之处,调平转轴支撑的工作台、桩架以及钻机头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刚性连接,相临两者之间并未设置有减震机构,钻机头在使用时,可能会由于震动过大对机体内部的部件存在有较大的危害,从而降低了工作台、桩架以及钻机头的稳定性能,因此亟需一种便于平面调平的高压旋喷钻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平面调平的高压旋喷钻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平面调平的高压旋喷钻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上方设置有机座,所述机座底部一侧对应底盘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底盘的相对面通过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与机座相对面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机构,且两个第二连接机构的相对面通过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机座的顶部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内设置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两侧面通过两个弹性装置分别与滑座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件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套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面分别滑动连接在活动件内壁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内,并且活动件内壁的底部通过第二减震弹簧与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滑座顶部开设的通孔并与钻机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机座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缘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连接座的背面铰接,并且第一凸缘靠近支撑臂的一侧面与支撑臂相近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底盘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缘的正面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连接座的背面铰接,并且第二凸缘靠近液压缸的一侧面与液压缸相近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套接在伸缩杆外表面的第一减震弹簧,所述伸缩杆和第一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座和活动件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和通孔的形状均为矩形,并且通孔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连接柱的正面和背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件和滑座的形状相同,并且活动件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滑座内壁的前侧和后侧搭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机座的底部,所述开关设置在电源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装置、第二减震弹簧、通孔、滑板和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因而在发生震动过大时,在多个方位进行多重减震作用下可降低震动的危害,从而可有效提高机座、钻机主体以及底盘之间的稳定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机构和液压缸,操作开关使液压缸做伸缩动作,而液压缸的两个端部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可利用两个第二连接座进行弧形运行,从而便能够对机座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机构和支撑臂,机座的倾斜角度在被调整的过程中,支撑臂的两个端部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可利用两个第一连接座进行弧形运行,不仅对机座起支撑作用,同时还为机座提供圆心,通过设置滑板和滑槽,在滑槽的限制下,可通过滑板进一步提高连接柱在限位孔内做伸缩运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座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机座;3、第一连接机构;31、第一凸缘;32、第一销轴;33、第一连接座;4、支撑臂;5、第二连接机构;51、第二销轴;52、第二凸缘;53、第二连接座;6、液压缸;7、滑座;8、活动件;9、弹性装置;91、伸缩杆;92、第一减震弹簧;10、限位孔;11、连接柱;12、滑板;13、滑槽;14、第二减震弹簧;15、钻机主体;16、电源;17、开关;1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平面调平的高压旋喷钻机,包括底盘1,底盘1的上方设置有机座2,机座2底部一侧对应底盘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机构3,第一连接机构3与底盘1的相对面通过支撑臂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机构3和支撑臂4,机座2的倾斜角度在被调整的过程中,支撑臂4的两个端部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可利用两个第一连接座33进行弧形运行,不仅对机座2起支撑作用,同时还为机座2提供圆心,底盘1与机座2相对面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机构5,且两个第二连接机构5的相对面通过液压缸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机构5和液压缸6,操作开关17使液压缸6做伸缩动作,而液压缸6的两个端部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可利用两个第二连接座53进行弧形运行,从而便能够对机座2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机座2的顶部设置有滑座7,滑座7内设置有活动件8,活动件8的两侧面通过两个弹性装置9分别与滑座7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性装置9,在震动较大时会促使活动件8与滑座7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活动件8滑动时会压缩和拉伸设置在活动件8两侧的弹性装置9,而两个第一减震弹簧92会利用自身的弹性对活动件8移动时所携带的能够量进行抵消,因而便能够削弱钻机主体15在水平方向上所产生的震动能力,活动件8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10,限位孔10内套设有连接柱11,连接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12,滑板12的两侧面分别滑动连接在活动件8内壁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13内,通过设置滑座7和滑槽13,在滑槽13的限制下,可通过滑板12进一步提高连接柱11在限位孔10内做伸缩运动时的稳定性,并且活动件8内壁的底部通过第二减震弹簧14与滑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弹簧14,滑板12、滑槽13、限位孔10和连接柱11之间的联动效应下,会挤压第二减震弹簧14,第二减震弹簧14也能够利用自身的弹性对连接柱11在限位孔10内进行伸缩动作时所学带的能量进行抵消,因而便能够削弱钻机主体15在竖直方向上所产生的震动能力,连接柱11的另一端穿过滑座7顶部开设的通孔18并与钻机主体15的底部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一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凸缘31,第一凸缘31与机座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第一凸缘31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32与第一连接座33的背面铰接,并且第一凸缘31靠近支撑臂4的一侧面与支撑臂4相近的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二连接机构5包括第二凸缘52,第二凸缘52与底盘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第二凸缘52的正面通过第二销轴51与第二连接座53的背面铰接,并且第二凸缘52靠近液压缸6的一侧面与液压缸6相近的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弹性装置9包括伸缩杆91和套接在伸缩杆91外表面的第一减震弹簧92,伸缩杆91和第一减震弹簧92的两端分别与滑座7和活动件8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连接柱11和通孔18的形状均为矩形,并且通孔18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连接柱11的正面和背面搭接。

具体的,活动件8和滑座7的形状相同,并且活动件8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滑座7内壁的前侧和后侧搭接。

具体的,液压缸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17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1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16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源16设置在机座2的底部,开关17设置在电源16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操作开关17使液压缸6做伸缩动作,而液压缸6的两个端部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可利用两个第二连接座53进行弧形运行,从而便能够对机座2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机座2的倾斜角度在被调整的过程中,支撑臂4的两个端部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可利用两个第一连接座33进行弧形运行,不仅对机座2起支撑作用,同时还为机座2提供圆心,在震动较大时会促使活动件8与滑座7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活动件8滑动时会压缩和拉伸设置在活动件8两侧的弹性装置9,而两个第一减震弹簧92会利用自身的弹性对活动件8移动时所携带的能够量进行抵消,因而便能够削弱钻机主体15在水平方向上所产生的震动能力,另一方面,滑板12、滑槽13、限位孔10和连接柱11之间的联动效应下,会挤压第二减震弹簧14,第二减震弹簧14也能够利用自身的弹性对连接柱11在限位孔10内进行伸缩动作时所学带的能量进行抵消,因而便能够削弱钻机主体15在竖直方向上所产生的震动能力,因而在发生震动过大时,在多个方位进行多重减震作用下可降低震动的危害,从而可有效提高机座2、钻机主体15以及底盘1之间的稳定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