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杆扶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6051发布日期:2020-06-09 19:2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光杆扶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杆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将油气井内的原油或天然气抽吸到油气井井口,尤其是对于采用有杆泵进行抽吸的油气井,通常会通过抽油机带动光杆的往复运动,实现有杆泵对原油或天然气的抽吸。其中,抽油机与光杆之间通过悬绳器和方卡子实现连接。

然而,在实现抽油机与光杆之间的连接时,悬绳器与光杆很容易发生不对中的现象。其中,不对中是指悬绳器的中心线与光杆的中心线不重合。这样,如果光杆偏向抽油机,在通过抽油机带动光杆往复运动时,光杆很容易碰触到抽油机上,进而造成光杆损坏的问题,进而给油气井的持续生产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光杆扶正装置,可以解决光杆与悬绳器不对中的问题。

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杆扶正装置,所述光杆扶正装置包括:拉紧组件、固定组件和一个或多个顶丝,所述固定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顶丝一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螺纹孔;

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拉紧组件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紧组件能够沿第一侧穿过悬绳器和方卡子之间的间隙,且能够卡在光杆上,所述一个或多个顶丝的一端旋进对应的螺纹孔,且能够顶在所述悬绳器和/或所述方卡子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拉紧组件包括拉紧板,所述拉紧板上与所述固定组件固定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拉紧板的一侧能够穿过所述悬绳器和所述方卡子之间的间隙,且能够通过所述开口卡在所述光杆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块固定板,所述两块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开口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开口为u形开口。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拉紧组件呈t形结构,所述一个或多个顶丝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顶丝中的第一顶丝能够顶在所述悬绳器上,所述至少两个顶丝中的第二顶丝能够顶在所述方卡子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拉紧组件呈l形结构,所述一个或多个顶丝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顶丝能够围成多边形,且能够顶在所述悬绳器或所述方卡子上。

可选地,所述光杆扶正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顶丝一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螺母;

所述一个或多个顶丝的一端依次旋进对应的螺母和螺纹孔,且能够顶在所述悬绳器和/或所述方卡子上,所述一个或多个螺母用于旋紧在对应的顶丝上。

可选地,所述拉紧组件与所述固定组件一体式设计。

可选地,所述拉紧组件和所述固定组件之间连接有加强肋板。

可选地,所述加强肋板为三棱柱状结构,且所述加强肋板的的一个侧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拉紧组件能够沿第一侧卡在光杆上,因此可以通过拉紧组件的第一侧对光杆产生拉紧作用。另外,由于固定组件与拉紧组件的第一侧固定,一个或多个顶丝旋进固定组件上对应的螺纹孔,且能够顶紧在悬绳器和/或方卡子上,从而可以通过固定组件对拉紧组件施加一个拉紧力。这样,在固定组件对拉紧组件施加的拉紧力的作用下,可以通过拉紧组件对光杆的拉紧作用,进而实现对光杆的限位。另外,在光杆发生偏斜后,由于顶丝旋进对应的螺纹孔与固定组件螺纹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旋紧一个或多个顶丝以调节顶丝穿过固定组件的长度,从而调整固定组件与悬绳器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拉紧组件拉紧光杆,实现对光杆的扶正,从而在抽油机工作工程中,避免了悬绳器和光杆不对中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引起的光杆损坏,以及影响油气井持续生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杆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杆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杆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杆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拉紧组件;2、固定组件;3、顶丝;4、螺纹孔;5、螺母;6、加强肋板;11、拉紧板;2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例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杆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光杆扶正装置包括:拉紧组件1、固定组件2和一个或多个顶丝3,固定组件2上设置有与一个或多个顶丝3一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螺纹孔4。固定组件2与拉紧组件1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拉紧组件1能够沿第一侧穿过悬绳器和方卡子之间的间隙,且能够卡在光杆上,一个或多个顶丝3的一端旋进对应的螺纹孔4,且能够顶在悬绳器和/或方卡子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拉紧组件1能够沿第一侧卡在光杆上,因此可以通过拉紧组件1的第一侧对光杆产生拉紧作用。另外,由于固定组件2与拉紧组件1的第一侧固定,一个或多个顶丝3旋进固定组件上对应的螺纹孔4,且能够顶紧在悬绳器和/或方卡子上,从而可以通过固定组件2对拉紧组件1施加一个拉紧力。这样,在固定组件2对拉紧组件1施加的拉紧力的作用下,可以通过拉紧组件1对光杆的拉紧作用,进而实现对光杆的限位。另外,在光杆发生偏斜后,由于顶丝3旋进对应的螺纹孔4与固定组件2螺纹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旋紧一个或多个顶丝3以调节顶丝穿过固定组件2的长度,从而调整固定组件2与悬绳器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拉紧组件1拉紧光杆,实现对光杆的扶正,从而在抽油机工作工程中,避免了悬绳器和光杆不对中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引起的光杆损坏,以及影响油气井持续生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抽油机工作带动光杆、悬绳器或者方卡子发生振动时,顶紧在悬绳器或者方卡子上的顶丝3所受的作用力会发生变化,进而造成顶丝3与对应的螺纹孔4之间的作用力也相对变化,从而很容易造成顶丝3发生松动的现象。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光杆扶正装置还可以包括与一个或多个顶丝3一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螺母5,一个或多个顶丝3的一端依次旋进对应的螺母5和固定组件2上的螺纹孔4,且能够顶紧在悬绳器和/或方卡子上,一个或多个螺母5用于旋紧在对应的顶丝3上。

这样,在将一个或多个顶丝3旋进对应的固定组件2上的螺纹孔4之前,对于一个或多个顶丝3中的每个顶丝3,可以先将每个顶丝3旋进对应的螺母5,然后再旋进固定组件2上对应的螺纹孔4中。在每个顶丝3顶紧在悬绳器和/或方卡子之后,将与每个顶丝3相对应的螺母5旋紧,以使每个螺母5紧靠固定组件2,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抽油机工作时带动光杆或悬绳器可能发生的震动而造成的顶丝3松动的现象,进而避免顶丝3外窜的现象。

其中,在每个螺母5紧靠在固定组件2上之后,可以通过每个螺母5对固定组件2向靠近悬绳器或者方卡子的方向施加作用力,进而可以增大固定组件2上每个螺纹孔4与对应的顶丝3之间的作用力,以加大顶丝3上的外螺纹与对应的螺纹孔4上内螺纹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在光杆或者悬绳器振动时发生的顶丝3松动的现象。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顶丝3穿过固定组件2上对应的螺纹孔4之后,再旋进与每个顶丝3对应的螺母5。在继续旋紧顶丝3以使顶丝3顶紧在悬绳器和/或方卡子上之后,将每个顶丝3对应的螺母5反向旋紧,以贴合在固定组件2上。这样,可以通过每个顶丝3对应的螺母5向固定组件2施加远离悬绳器和/方卡子的方向的作用力,进而可以增大固定组件2上每个螺纹孔4与对应的顶丝3之间的作用力,以加大顶丝3上的外螺纹与对应的螺纹孔4上内螺纹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在光杆或者悬绳器振动时发生的顶丝3松动的现象。

另外,在悬绳器、方卡子或光杆振动对每个顶丝3施加远离悬绳器的作用力时,每个顶丝3可以通过旋紧的螺母5在固定组件2的阻碍下对施加在顶丝3的作用力形成平衡,从而可以避免由于悬绳器、方卡子或光杆振动形成的顶丝3松动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拉紧组件1可以包括拉紧板11,拉紧板11上与固定组件2固定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拉紧板11的一侧能够穿过悬绳器和方卡子之间的间隙,且能够通过开口卡在光杆上。

其中,为了保证拉紧板11所设置的开口能够卡在光杆上,拉紧板11所设置的开口距离应大于光杆直径,并且,拉紧板11开口底部到拉紧板11第一侧的距离应大于悬绳器的厚度的一半与光杆半径之和。悬绳器的厚度是指悬绳器在与拉紧板11的第一侧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的上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拉紧板11通过开口卡在光杆上时,可以先松开方卡子与悬绳器,以保证方卡子与悬绳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进而将拉紧板11沿第一侧插入悬绳器与方卡子之间,使拉紧板11开口卡在光杆上,然后再将方卡子卡死在光杆上,以通过悬绳器和方卡子对拉紧板11进行夹紧,以避免后续在抽油机工作中,拉紧板11沿光杆的方向发生的晃动,进而影响的对光杆的扶正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将拉紧板11卡在光杆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组件2可以包括两块固定板21,两块固定板21分别固定在开口的两侧。

其中,两块固定板21可以分布在拉紧板11的开口两侧,从而保证了该光杆扶正装置可以基于两块固定板21之间的间隙,通过拉紧板11上设置的开口卡在光杆上。在拉紧板11受到光杆偏移对拉紧板11的拉力之后,两块固定板21能够分担拉紧板11所传递的拉力,避免了光杆扶正装置受力集中的现象,从而延长了光杆扶正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所设置的开口底部将所有受力施加于光杆径向的一点,一般设置拉紧板11开口为u形开口。这样,在开口卡在光杆上时,由于u型开口与光杆接触面积更大,光杆所受压强就更小,从而起到保护光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与拉紧组件1可以呈l形结构,一个或多个顶丝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两个,这样可以通过一个或两个顶丝3实现固定组件2与悬绳器和/或方卡子之间的支撑,从而实现对拉紧板11的拉紧作用。

当然,如图1或2所示,一个或多个顶丝3的数量也可以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顶丝3能够围成多边形,且能够顶在悬绳器或方卡子上。这样至少三个顶丝3能够围成多边形,也即是至少三个顶丝3在固定组件2与悬绳器或方卡子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支撑面,从而提高了固定组件2对拉紧组件1的拉紧效果,同时提高了光杆扶正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组件2与拉紧组件1可以呈t形结构,一个或多个顶丝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顶丝3中的第一顶丝3能够顶在悬绳器上,至少两个顶丝3中的第二顶丝3能够顶在方卡子上。

其中,拉紧组件1的第一侧可以固定于固定组件2的中部,使形成t型结构,并且,在固定组件2上伸出拉紧组件1的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顶丝3,至少一个顶底中的每个顶丝3穿过固定组件2上对应的螺纹孔4,并顶在悬绳器或方卡子上。这样,固定组件2上由拉紧组件1传递的作用力可以通过至少两个顶丝3对称传递到悬绳器和方卡子上,从而保证了固定组件2的受力平衡,从而提高了光杆扶正的稳定性。

其中,固定组件2可以由两块固定板21构成,且两块固定板21的中部分别与拉紧组件1包括的拉紧板11上设置的开口的两侧固定连接,以便于该光杆扶正装置可以卡在光杆上。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组件2与拉紧组件1可以呈n型结构,一个或多个顶丝3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顶丝3中的第一顶丝3能够穿过固定组件2上对应的螺纹孔4并顶在悬绳器或方卡子的一侧,至少两个顶丝3中的第二顶丝3能够穿过固定组件2上对应的螺纹孔4并顶在悬绳器或方卡子的另一侧。

这样,可以通过旋进在固定组件2上的顶丝3实现光杆扶正装置的平衡,进而可以在悬绳器和方卡子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时,也不会造成拉紧板11的松动,从而更进一步地保证光杆扶正装置的扶正效果。

其中,固定组件2可以包括三块固定板21,其中三块固定板21中的第一固定板21、第二块固定板21分别固定在拉紧组件1包括的拉紧板11上设置的开口的两侧,且具体实现结构可以和上述描述相同或相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三块固定板21中的第三块固定板21可以固定在拉紧组件1上与第一侧相对的一侧。第一块固定板21和第二块固定板21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且与第三块固定板21平行,以保证光杆扶正装置在对光杆进行扶正时,两侧的平衡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了采用上述三种结构实现对光杆的限位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对光杆相对于悬绳器的偏移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拉紧组件1和固定组件2之间连接可以设置加强肋板6。由于拉紧组件1与固定组件2之间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这样固定组件2与拉紧组件1之间的连接处易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很容易在连接处发生断裂的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的加强肋板6有效地避免应力集中的现象,进而避免固定组件2与拉紧组件1之间发生断裂的可能,提高了光杆扶正装置的寿命。

其中,加强肋板6三棱柱状结构,且加强肋板6的的一个侧面为圆弧面。这样,可以将加强肋板6上出圆弧面之外的其他两个侧面分别与固定组件2和拉紧组件1固定接触。当然,加强肋板6也可以为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2和拉紧组件1固定连接。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拉紧组件1与固定组件2可以一体式设计,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固定组件2与拉紧组件1之间发生断裂的可能,提高了光杆扶正装置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拉紧组件能够沿第一侧卡在光杆上,因此可以通过拉紧组件的第一侧对光杆产生拉紧作用。另外,由于固定组件与拉紧组件的第一侧固定,一个或多个顶丝旋进固定组件上对应的螺纹孔,且能够顶紧在悬绳器和/或方卡子上,从而可以通过固定组件对拉紧组件施加一个拉紧力。这样,在固定组件对拉紧组件施加的拉紧力的作用下,可以通过拉紧组件对光杆的拉紧作用,进而实现对光杆的拉紧扶正,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光杆偏斜所引起的光杆与悬绳器不对中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光杆损坏,以及影响油气田持续生产的问题。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与一个或多个顶丝一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螺母,每个螺母能够在顶丝顶紧后进行旋紧在顶丝上,防止由于悬绳器、方卡子或光杆振动导致的顶丝外窜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