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浅埋暗挖隧道的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2840发布日期:2020-06-23 21:24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浅埋暗挖隧道的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二衬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浅埋暗挖隧道的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



背景技术:

我国的地下交通发展迅速,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在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较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浅埋暗挖法是城市隧道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由于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城市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存在很多风险。传统浅埋暗挖法存在施工速度慢,安全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如何将隧道工程安全、高质量的建设完成,是施工过的重要难题。

因此,针对暗挖隧道穿越地层围岩等级为ⅴ级,上部覆盖厚度不大于10米的难点工程,亟需采用一种用于浅埋暗挖隧道的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在保证围岩稳定性的前提下,最大化的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浅埋暗挖隧道存在施工速度慢,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暗挖隧道穿越地层围岩等级为ⅴ级,上部覆盖厚度不大于10米的难点工程,提供了一种用于浅埋暗挖隧道的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浅埋暗挖隧道的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包括分别位于竖向中隔壁两侧沿隧道延伸方向铺设的左行走轨道和右行走轨道,分别行走于左行走轨道和右行走轨道上的左分体台车和右分体台车,分别设置于左分体台车和右分体台车上的左模板单元和右模板单元,位于竖向中隔壁处的左模板单元和右模板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模板,所述左模板单元、右模板单元以及连接模板依次对接形成拱形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模板的其中一端与左模板单元和右模板单元中的其中一模板单元相连接,连接模板的另外一端通过可拆卸的上支撑杆与另外一个模板单元对接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模板的其中一端下方与其中一模板单元上方之间连接有对接油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分体台车和右分体台车之间通过至少一根可拆卸的中间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分体台车和右分体台车均包括带有滚轮组件的底座、支撑架以及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底座上,支撑架与升降装置连接并由升降装置控制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油缸,升降油缸固定在底座上并与支撑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模板单元和右模板单元均包括顶模和侧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顶模均固定于相应的支撑架顶部,每个侧模与相应的支撑架之间通过脱模油缸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侧模与相应的支撑架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有侧支撑杆。

与传统整体式台车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浅埋暗挖隧道的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有如下优点:

1、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二衬施工时采用分离式台车跳打的方法,单数环分离式台车组合成整体台车后,二衬正常施工,偶数环保留竖向中隔壁,作为隧道支撑,保证围岩稳定性;

2、与传统整体式台车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围岩稳定性的前提下,最大化的提高了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效率,极大的节省了劳力,降低劳动强度。

3、制作材料简单,且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浅埋暗挖隧道的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位于单数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浅埋暗挖隧道的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位于偶数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分体台车、2-右分体台车、3-左行走轨道、4-右行走轨道、5-连接模板、6-中间连接杆、7-左顶模、8-上支撑杆、9-竖向中隔壁、10-对接油缸、11-左侧模、12-右顶模、13-右侧模、14-底座、15-升降油缸、16-脱模油缸、17-侧支撑杆、18-中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用于浅埋暗挖隧道的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包括分别位于竖向中隔壁9两侧沿隧道延伸方向铺设的左行走轨道3和右行走轨道4,分别行走于左行走轨道3和右行走轨道4上的左分体台车1和右分体台车2,分别设置于左分体台车1和右分体台车2上的左模板单元和右模板单元,位于竖向中隔壁9处的左模板单元和右模板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模板5,所述左模板单元、右模板单元以及连接模板5依次对接形成拱形模板。

本实施例中,拱形模板与隧道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中浇筑混凝土。

二衬施工中,已拆除的竖向中隔壁9均位于单数环,保留的竖向中隔壁9均位于偶数环。在单数环时,分别启动左分体台车1和右分体台车2,使衬砌台车行走就位后,将左分体台车1和右分体台车2连接成整体台车,进行二衬施工(如图1所示);通过偶数环时,竖向中隔壁9作为隧道支撑,拆开连接模板5,使连接模板5与左模板单元和右模板单元分开(如图2所示),左分体台车1和右分体台车2从竖向中隔壁9两侧通道通过;待单数环二衬施工全部完成后,反向进行偶数环二衬施工,在保证围岩稳定性的前提下,拆除竖向中隔壁9,将左分体台车1和右分体台车2连接成整体台车,进行偶数环二衬施工(如图1所示)。这样能够最大化的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模板5的其中一端与右模板单元相连接,连接模板5的另外一端通过可拆卸的上支撑杆8与左模板单元对接配合。连接模板5与右模板单元的连接方式可转动式连接,该转动式连接可采用铰接方式。所述上支撑杆8的可拆卸结构可通过销轴连接实现。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模板5的其中一端下方与右模板单元上方之间连接有对接油缸10。对接油缸10能够使连接模板5可根据施工需要与左模板单元对接或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左分体台车1和右分体台车2连接成整体台车,所述左分体台车1和右分体台车2之间通过至少一根可拆卸的中间连接杆6连接在一起。在通过偶数环时,可将中间连接杆6拆除下来,使左分体台车1和右分体台车2分开并通过竖向中隔壁9两侧通道。所述中间连接杆6的可拆卸可通过销轴连接的方式实现。

具体的,所述左分体台车1和右分体台车2均包括带有滚轮组件的底座14、支撑架以及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底座14上,支撑架与升降装置连接并由升降装置控制升降。所述升降装置能够便于在二衬施工时,模板单元的脱模。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各个支撑架整体的稳定性,施工时在底座14之间通过可拆卸的中支撑杆18将支撑架整体连接在一起,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油缸15,升降油缸15固定在底座14上并与支撑架连接。升降油缸15能够控制支撑架的上下运动,便于模板单元的脱模,同时也能够便于与不同高度的隧道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模板单元和右模板单元均包括顶模和侧模。具体的,所述左模板单元包括左顶模7和左侧模11,所述右模板单元包括右顶模12和右侧模13。

为了便于侧模脱模,每个顶模均固定于相应的支撑架顶部,每个侧模与相应的支撑架之间通过脱模油缸16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每个侧模与相应的支撑架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有侧支撑杆17。这样能够便于提升侧模的支撑力。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脱模油缸16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侧支撑杆17。具体的,所述侧支撑杆17的可拆卸可通过销轴连接的方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