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4928发布日期:2020-07-04 01:0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烈度抗震隧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



背景技术:

隧道衬砌是指支持和维护隧道的长期稳定和耐久性的永久结构物。其作用是:支持和维护隧道的稳定;保持列车运行所需的空间;防止围岩的风化;解除地下水的影响等。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104405409a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设内衬盾构隧道的预制抗震构造,环向相邻的管片衬砌之间设置第一变形缝,所述第一变形缝内设置防水弹性密封垫;环向相邻的内衬之间设置第二变形缝,所述第二变形缝设置允许第二变形缝发生横向位移的抗震防水连接件。该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设内衬盾构隧道的整体刚度,增强其在地震作用下适应变形和附加荷载的能力,提高其抗震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展示了一种隧道衬砌的变形缝做法,但是其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其应用于地震区域时,参照图其说明书附图2,由于相邻的两个刚性构件通过拉紧件连接固定,此时若两个内衬发生震动,出现垂直拉紧件的相互错位移动,则导致拉紧件形变,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其具有优良的抗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位于相邻内衬之间,包括特制管道和滑动杆以及拉紧件,特制管道分别预埋于变形缝两侧的内衬内部,特制管道轴线平行于内衬厚度方向,特制管道的端部开有仅容滑动杆通过的环形挡片,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直径大于滑动杆直径的限制块,滑动杆的一端的限制块位于特制管道内部,滑动杆另一端的限制块位于特制管道外部,拉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滑动杆位于特制管道外部的限制块上,特制管道内壁滑动螺母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弹簧,弹簧背离滑动螺母的一端固定于环形挡片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震动发生时螺栓能够沿着螺栓长度方向发生位移,从而使得拉紧件能够沿着内衬厚度方向位移,从而使得内衬更加抗震。

特制管道内壁上滑动螺母的两侧与环形挡片之间分别固定有弹簧,同时在震动发生时,滑动螺母带着拉紧件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为活动螺杆,滑动杆位于特制管道内壁的限制块为滑动螺母,位于特制管道外的限制块为锚块,滑动螺母的轮廓与特制管道内壁相适配,拉紧件包括固定件、连接件及橡胶套,连接件一段套设于锚块和内衬之间的活动螺杆外壁上,连接件的另一段通过螺栓与固定件相连接,橡胶套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件的外壁上,橡胶套为内壁填充有柔性材料的橡胶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杆为活动螺杆,滑动杆位于特制管道内壁的限制块为滑动螺母,滑动螺母的轮廓与特制管道内壁相适配,这样设置能够将拉紧件的两端通过旋转活动螺杆任意拆卸拉紧件,连接件通过卡于锚块和内衬之间的活动螺杆外壁上与内衬固定,连接件通过螺栓与固定件相固定,橡胶套套于拉紧件外壁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橡胶套内壁填充柔性材料,从而能够使得拉紧件具有更好的弯折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紧件朝向内衬一侧与该处内衬之间固定有弹性膨胀止水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紧件朝向内衬一侧与该处内衬之间固定有弹性膨胀止水条,这样设置是为了使得拉紧件在内衬移动的过程中两端与内衬之间紧密贴合,使得拉紧件同时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螺杆的外露端部与内衬表面平齐,拉紧件朝向隧道内部一侧与内衬表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的外露端部与内衬表面平齐,拉紧件朝向隧道内部一侧与内衬平齐能够使得内衬的表面更加平滑,从而减小隧道中通风能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材料为沥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材料为沥青,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所采用的柔性材料能够实现伸缩、同时足够廉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螺母和活动螺杆以及弹簧表面设有防锈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螺母和活动螺杆以及弹簧的表面均经过防锈处理后,会使得滑动螺母和活动螺杆以及弹簧的表面更加不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下氧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特制管道的外壁设置有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特制管道的外壁设置有凸起,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特制管道不容易在活动螺杆的拉扯下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震动发生时螺栓能够沿着螺栓长度方向发生位移,从而使得拉紧件能够沿着内衬厚度方向位移,且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从而使得内衬更加抗震;

2.滑动杆为活动螺杆,滑动杆位于特制管道内壁的限制块为滑动螺母,滑动螺母的轮廓与特制管道内壁相适配,能够将拉紧件的两端通过旋转活动螺杆任意拆卸拉紧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特制管道;1a、环形挡片;1b、凸起;2、滑动螺母;3、活动螺杆;3a、锚块;4、拉紧件;4a、橡胶套;4b、柔性材料;4c、通孔;4d、膨胀止水条;4e、连接件;4f、固定件;5、弹簧;6、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其安装于隧道内衬6变形缝处,该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包括特制管道1,其中特制管道1在内衬6浇筑过程中预埋,以固定于内衬6变形缝的边侧,同一内衬6变形缝的两侧对称均匀分布多个特制管道1;以下主要以一组,两个特制管道1为例展示说明;特制管道1的长度沿内衬6厚度方向延伸。特制管道1可以为合金,铸铁等材料制成。

参照图2和图3,特制管道1中空,其内腔中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同中心轴线的环形挡片1a。在特制管道1内轴向滑移连接有适配的滑动螺母2,滑动螺母2朝向环形挡片1a的一端固定有弹簧5,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于环形挡片1a内侧,这样设置能够限定滑动螺母2在特制管道1内腔中沿特制管道1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并能够在震动过去后恢复原状。

在特制管道1安装后,其内腔中插入有活动螺杆3,活动螺杆3螺纹连接于滑动螺母2。在内衬6变形缝之间还设置有拉紧件4,拉紧件4和内衬6之间通过连接件4e连接。活动螺杆3朝向隧道内的一侧成型有锚块3a作为头部,连接件4e端视呈l形,其l形的一段置于锚块3a和内衬6之间且其被活动螺杆3穿设;连接件4e的l形的另一段置于内衬6变形缝的两侧边。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活动螺杆3能够沿着活动螺杆3长度方向发生位移,从而使得拉紧件4能够沿着内衬6厚度方向位移,从而使得拉紧件4不容易发生弯折。

拉紧件4位于连接件4e背离隧道内的一侧且连接其伸入内衬6变形缝内的一段。

拉紧件4包括固定件4f,固定件4f分别位于橡胶套4a的两侧,固定件4f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件4e远离锚块3a的l形的一端内,固定件4f之间通过橡胶套4a连接,橡胶套4a的两端套于固定件4f的外壁上,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橡胶套4a内壁填充柔性材料4b,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拉紧件4的两端能够通过从滑动螺母2中旋出从而便于取下更换。

拉紧件4的两端与内衬6之间分别固定有弹性膨胀止水条4d,弹性膨胀止水条4d沿着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这样设置是为了使得拉紧件4在内衬6移动的过程中两端与内衬6之间紧密贴合,使得拉紧件4同时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

活动螺杆3的外露端部与内衬6表面平齐,拉紧件4朝向隧道内部一侧与内衬6平齐能够使得内衬6的表面更加平滑,从而减小通风能耗的问题。

柔性材料4b为沥青,这样设置是为了使得柔性材料4b力学性能好且足够廉价,能够得以大量适用。

滑动螺母2和活动螺杆3以及弹簧5表面均经过防锈、防腐处理形成防锈层,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滑动螺母2和活动螺杆3以及弹簧5表面更加抗氧化。

特制管道1外壁设置凸起1b,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特制管道1不容易在活动螺杆3的拉扯下脱落,从而使得该抗震构造强度更高。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特制管道1预埋于内衬6内部,将拉紧件4两端的连接件4e通过活动螺杆3旋进特制管道1内部的滑动螺母2内,从而固定于两内衬6之间的变形缝中,从而可以将拉紧件4的两端任意拆卸安装,而滑动螺母2朝向特制管道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抵接有弹簧5,从而可以使得滑动螺母2能够朝向特制管道1长度方向缓冲性滑移,使得拉紧件4能够沿着内衬6径向微量移动,从而使得隧道具有优良的抗震能力。拉紧件4两端的膨胀止水条4d能够使得内衬6之间的变形缝更加防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