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下水害防治工程的应急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3293发布日期:2020-06-23 21:2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下水害防治工程的应急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下水害防治工程的应急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井采矿过程中,井下突水是比较严重的事故。特别是随着矿井向深部开采,矿山水灾事故的发生频率也逐渐增加,加之洪灾和废弃老井、老空积水的威胁,矿井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矿井被淹后,会使矿井原有的排水系统遭到毁坏,需要紧急调运设备,进行抢险排水工作。现有技术中,矿井使用的抢险排水设备包括水泵、管路和供变电装置,变供电装置安装位置固定,移动不便,难以及时运输到救灾地点,当矿下透水量大时水位迅速上升,往往会淹没变电站使整个排水系统瘫痪。变电站连接外部电源是需要使用电缆线,收放线较为麻烦。当遇到大深度矿下透水事故时由于系统扬程的限制并不能满足救灾需求。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矿下水害防治工程的应急排水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下水害防治工程的应急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下水害防治工程的应急排水装置,包括储水池和变电站,所述储水池一侧的上部分别连接两根输水管的一端,所述两根输水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潜水泵,所述储水池的另一侧底部与两根抽水管内连通,所述两根抽水管的上端分别连接轴流泵,所述轴流泵和潜水泵通过导线电连接变电站,所述变电站安装在机架的上部,所述机架底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两组支架,所述两组支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浮箱顶部的两侧,所述变电站顶部的一侧竖直安装有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的内部收纳有电缆线,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安装架、收线卷筒、两根转轴和两组轴承,所述两组轴承分别竖直焊接在安装架顶部的两侧,所述收线卷筒安装在安装架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转轴分别水平焊接在收线卷筒两侧的中间位置,两根所述转轴分别对应安装在两组轴承的内部,所述电缆线的一端连接变电站的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外部供电电源。

优选的,所述收线机构还包括从动齿轮、转动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转动电机的驱动轴末端,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一侧的转轴外部,所述转动电机通过导线电连接变电站。

优选的,所述转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架一侧的安装位内部,所述转动电机的外部安装有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浮箱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两个安装槽的内部分别安装有一组立柱,所述两组立柱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车架中部焊接的转动轴,所述两组车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导轮。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长度大于安装槽的深度,所述导轮安装有车闸。

优选的,所述变电站顶部的两侧安装有接电箱,所述接电箱通过导线连接轴流泵和潜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浮箱底部的导轮使变电站的移动,利于变电站的转移,便于变电站快速达到工作地点为各个排水泵供电,能够适应于矿山透水事故发生时对抢险时间的要求,为救灾抢险赢得时间,提高处理水害的效率,变电站安装在两组浮箱上部的机架顶部,水位快速上升时变电站在两组浮箱的作用下漂浮在水面而继续工作,避免因水量过大而淹没变电站情况的发生,提高恶劣水害环境下整个排水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保持排水系统持续排水;

2.利用电缆线收纳在收线卷筒的内部,收纳和释放快速且方便,便于变电站连接外部供电电源,适应远距离的排水作业,收线机构内部的转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收线卷筒转动,控制收线卷筒的转动速度,避免因收线卷筒转动速度过快而导致释放的电缆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发生;

3.利用潜水泵通过输水管将水泵入储水池内部,轴流泵通过抽水管将储水池内水抽入上级储水池内部,由储水池分别连接的轴流泵和潜水泵灵活配置,增加整个系统的扬程,适用于大深度、大流量的矿山透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抢险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浮箱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电机安装示意图。

图中:储水池1、输水管2、抽水管3、轴流泵4、变电站5、收线机构6、电缆线7、机架8、支架9、浮箱10、接电箱11、安装槽12、立柱13、转动轴14、车架15、导轮16、潜水泵17、安装架61、收线卷筒62、转轴63、轴承64、从动齿轮65、转动电机66、主动齿轮6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矿下水害防治工程的应急排水装置,包括储水池1和变电站5,储水池1一侧的上部分别连接两根输水管2的一端,输水管2与储水池1上部连通避免回水的压力提高潜水泵17工作效率,两根输水管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潜水泵17,储水池1的另一侧底部与两根抽水管3连通,两根抽水管3的上端分别连接两组轴流泵4,潜水泵17通过输水管2将水泵入储水池1内部,轴流泵4通过抽水管3将储水池1内水排出,(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置多级储水池以及对应的轴流泵4等)由储水池1作为水的临时容器,此种设计可通过轴流泵4和潜水泵17的灵活配置,有效增加整个系统的扬程,适用于大深度、大流量的矿山透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抢险工作;轴流泵4和潜水泵17均通过导线(图上未视出)电连接变电站5,变电站5安装在机架8的上部,机架8底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支架9,两组支架9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浮箱10顶部的两侧,变电站5安装在两组浮箱5上部的机架8顶部,水位快速上升时变电站5在两组浮箱10的作用下漂浮在水面而继续工作,避免因水量过大而淹没变电站5情况的发生,提高恶劣水害环境下整个排水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保持排水系统持续排水,变电站5顶部的一侧竖直安装有收线机构6,收线机构6的内部收纳有电缆线7,收线机构6包括安装架61、收线卷筒62、两根转轴63和两组轴承64,两组轴承64分别竖直焊接在安装架61顶部的两侧,收线卷筒62安装在安装架61内部的中间位置,两个转轴63分别水平焊接在收线卷筒62两侧的中间位置,两根转轴63分别对应安装在两组轴承64的内部,收线机构6收纳电缆线7,所述电缆线7的一端连接变电站5的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外部供电电源,电缆线7收纳在收线卷筒62的内部,收纳和释放快速且方便,便于变电站5连接外部供电电源,适应远距离的排水作业,收线机构6内部的转动电机66通过主动齿轮67驱动从动齿轮65,从动齿轮65带动收线卷筒62转动,控制收线卷筒62的转动速度,避免因收线卷筒62转动速度过快而导致释放的电缆线7缠绕在一起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收线机构6还包括从动齿轮65、转动电机66和主动齿轮67,主动齿轮67安装在转动电机66的驱动轴末端,主动齿轮67啮合从动齿轮65,从动齿轮65安装在一侧的转轴63外部,转动电机66通过导线电连接变电站5,转动电机66驱动收线卷筒62匀速转动。

进一步地,转动电机66安装在安装架61一侧的安装位内部,转动电机66的外部安装有保护罩,保护罩有效保护器内部的转动电机。

进一步地,浮箱10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12,两个安装槽12的内部分别安装有一组立柱13,两组立柱13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车架15中部焊接的转动轴14,两组车架1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导轮16,浮箱10底部通过导轮16导向变电站5的移动,利于变电站5的转移,便于变电站5快速达到工作地点为各个排水泵供电,能够适应于矿山透水事故发生时对抢险时间的要求,为救灾抢险赢得时间,提高处理水害的效率。

进一步地,立柱13的长度大于安装槽12的深度,导轮16安装有车闸,安装车闸的导轮16提高变电站5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变电站5顶部的两侧安装有接电箱11,接电箱11通过导线电连接轴流泵4和潜水泵17,提高接电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浮箱10底部通过导轮16导向变电站5的移动,便于变电站5快速达到工作地点为各个排水泵供电,能够适应于矿山透水事故发生时对抢险时间的要求,为救灾抢险赢得时间,提高处理水害的效率,变电站5安装在两组浮箱5上部的机架8顶部,水位快速上升时变电站5在两组浮箱10的作用下漂浮在水面而继续工作,避免因水量过大而淹没变电站5情况的发生,提高恶劣水害环境下整个排水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保持排水系统持续排水;变电站5顶部安装的收线机构6收纳电缆线7,电缆线7收纳在收线卷筒62的内部,收纳和释放快速且方便,便于变电站5连接外部供电电源,适应远距离的排水作业,收线机构6内部的转动电机66通过主动齿轮67驱动从动齿轮65,从动齿轮65带动收线卷筒62转动,控制收线卷筒62的转动速度,避免因收线卷筒62转动速度过快而导致释放的电缆线7缠绕在一起的情况发生;潜水泵17通过输水管2将水泵入储水池1内部,轴流泵4通过抽水管3将储水池1内水排出或者再抽入上级储水池内部,由储水池1分别连接的轴流泵4和潜水泵17灵活配置,增加整个系统的扬程,适用于大深度、大流量的矿山透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抢险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