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钻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8229发布日期:2020-06-30 19:4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钻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杆,具体涉及一种防尘钻杆。



背景技术:

钻杆是向钻头传递动力,随同钻头进入钻孔的杆状或管状零件。钻杆在配合钻头钻孔时,在钻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碎屑,产生大量灰尘,现有的钻杆在防尘方面主要采用在钻杆本体上开设喷水孔的方式,外接水源经喷水孔喷出至钻孔内,以实现防尘的作用,这种方式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水经钻杆内部从喷水孔喷出时由于压力较大,水流由内向外朝向钻杆本体的径向喷射,对钻杆表面灰尘的清理效果有限,尤其是对于设置有凸起的钻杆,对于凸起与钻杆连接的清理死角处清理效果不好。

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防尘钻杆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尘钻杆,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共同设置,形成导流槽,可对由钻杆内部喷射出来的水流进行导向,使其在钻杆本体表面形成水流,对钻杆本体表面的灰尘清理效果更好,有效防止灰尘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尘钻杆,包括钻杆本体、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空腔、出水孔和加强杆,其中,所述钻杆本体内部设置有所述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加强杆,所述钻杆本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钻杆本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内侧壁、第一凸起的顶壁和钻杆本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导流槽。

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为环状凸起。

所述加强杆为螺旋杆固定设置在空腔内。

所述出水孔设置在钻杆本体外侧壁上与导流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即导流槽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呈螺旋状缠绕在钻杆本体的外侧壁上。

所述出水孔向导流槽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与其相邻的导流槽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所述第二凸起的截面为横向的锥形结构。

所述出水孔为弧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共同设置,形成导流槽,可对由钻杆内部喷射出来的水流进行导向,使其在钻杆本体表面形成环状或螺旋状的水流,对钻杆本体表面的灰尘清理效果更好;通过弧形的出水孔的设置,对水流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水流流出时可贴向钻杆本体表面,有效防止灰尘的产生,同时便于对凸起与钻杆本体连接处的死角处进行清理,效果更好;通过螺旋加强杆的设置,不仅可提高钻杆强度,同时方便钻杆内部水流的通过,并可起到导流的作用;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尘效果好、强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钻杆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钻杆本体2、第一凸起3、第二凸起4、空腔5、出水孔6、加强杆7、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防尘钻杆,包括钻杆本体1、第一凸起2、第二凸起3、空腔4、出水孔5和加强杆6。

其中,所述钻杆本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空腔4,所述空腔4内部设置有加强杆6,所述加强杆6为螺旋杆固定设置在空腔4内,通过螺旋加强杆的设置,不仅可提高钻杆强度,同时方便钻杆内部水流的通过,并可起到导流的作用;所述钻杆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5,所述出水孔5设置在钻杆本体1外侧壁上与导流槽7相对应的位置上,即导流槽7的侧壁上,如图3所示,所述出水孔5为弧形孔,所述钻杆本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2,所述第一凸起2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起3,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凸起3的截面为横向的锥形结构,有利于对钻孔进一步打磨,所述第二凸起3的内侧壁、第一凸起2的顶壁和钻杆本体1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导流槽7。

优选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凸起2和第二凸起3为环状凸起,或者,优选的,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第一凸起2和第二凸起3呈螺旋状缠绕在钻杆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出水孔5向导流槽7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与其相邻的导流槽7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尘钻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本体(1)、第一凸起(2)、第二凸起(3)、空腔(4)、出水孔(5)和加强杆(6),其中,所述钻杆本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空腔(4),所述空腔(4)内部设置有加强杆(6),所述钻杆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5),所述钻杆本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2),所述第一凸起(2)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起(3),所述第二凸起(3)的内侧壁、第一凸起(2)的顶壁和钻杆本体(1)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导流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和第二凸起(3)为环状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6)为螺旋杆固定设置在空腔(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5)设置在钻杆本体(1)外侧壁上与导流槽(7)相对应的位置上,即导流槽(7)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和第二凸起(3)呈螺旋状缠绕在钻杆本体(1)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尘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5)向导流槽(7)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与其相邻的导流槽(7)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3)的截面为横向的锥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5)为弧形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钻杆,包括钻杆本体、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空腔、出水孔和加强杆,其中,钻杆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加强杆,钻杆本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钻杆本体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的内侧壁、第一凸起的顶壁和钻杆本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导流槽;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尘效果好、强度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伟;景向锋;范磊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城伟业智能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7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