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1022发布日期:2020-11-10 11:3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护体系,特别涉及一种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建设向更深、更复杂地层发展,面临的软岩大变形问题越来越多,高等级公路的迅猛发展,大跨度软岩公路隧道的施工方法也不断发展,主要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法等。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双侧壁导坑法和中隔墙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限制了大型施工机械的使用,降低了工效;二是在软硬围岩相间的隧道施工中,施工方法的调整时间很长;三是临时施工支护多、投入大、不经济;四是施工中相互干扰大;五是分部施工防水层和混凝土衬砌,运营病害多。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高地应力环境、软弱围岩地区建设长大隧道,围岩常常表现出大变形特点。锚杆支护是围岩大变形控制最常用的措施,但是,传统锚杆在大变形隧道中难以达到有效支护效果,主要原因是传统锚杆允许变形量小,当围岩出现较大的变形、围岩变形量超过传统锚杆的承受范围时,锚杆将出现拉断破坏,进而造成支护结构失效和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

这种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包括让压锚杆、锚杆下螺帽、检测仪顶座、锚杆上螺帽、锚头、锚杆连接段和锚杆连接段支座;让压锚杆的上端设置有锚杆下螺帽,锚杆下螺帽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支座,锚杆连接段支座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锚杆连接段上端设置有检测仪顶座,检测仪顶座上端设置有锚杆上螺帽,锚杆上螺帽上端设置有锚头。

作为优选:所述锚杆连接段支座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检测仪支座;检测仪一端位于检测仪支座,另一端连接在检测仪顶座上。

作为优选:弹簧缠绕在锚杆连接段上。

作为优选:围岩初支层位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最外层,围岩初支层内侧为混凝土喷射层,混凝土喷射层内侧为钢护围网层;让压锚杆穿过围岩初支层、混凝土喷射层和钢护围网层;围岩初支层中还设置有顶部加劲板和中部加劲板,顶部加劲板位于围岩初支层的顶部最高处,中部加劲板位于围岩初支层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加劲板结构可以很好地为整体结构带来稳定性,在原有的让压基础上,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有很好的技术效益。

2.本实用新型的让压锚杆结构自带有监测仪,可以及时地监控整体结构的稳固情况,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前做到及时预警,有很好的技术效益。

3.本实用新型的让压锚杆结构简单有效,不需要其他过多的结构来起到让压的作用,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的让压锚杆示意图;

图2是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正面示意图;

图3是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的加劲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让压锚杆;2-锚杆下螺帽;3-检测仪支座;4-检测仪;5-检测仪顶座;6-锚杆上螺帽;7-锚头;8-弹簧;9-锚杆连接段;10-锚杆连接段支座;11-混凝土喷射层;12-围岩初支层;13-钢护围网层;14-顶部加劲板;15-中部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包括让压锚杆1、锚杆下螺帽2、检测仪顶座5、锚杆上螺帽6、锚头7、锚杆连接段9和锚杆连接段支座10;让压锚杆1的上端设置有锚杆下螺帽2,锚杆下螺帽2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支座10,锚杆连接段支座10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9,锚杆连接段9上端设置有检测仪顶座5,检测仪顶座5上端设置有锚杆上螺帽6,锚杆上螺帽6上端设置有锚头7。

所述锚杆连接段支座10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检测仪支座3;检测仪4一端位于检测仪支座3,另一端连接在检测仪顶座5上。

弹簧8缠绕在锚杆连接段9上。

围岩初支层12位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最外层,围岩初支层12内侧为混凝土喷射层11,混凝土喷射层11内侧为钢护围网层13;让压锚杆1穿过围岩初支层12、混凝土喷射层11和钢护围网层13;围岩初支层12中还设置有顶部加劲板14和中部加劲板15,顶部加劲板14位于围岩初支层12的顶部最高处,中部加劲板15位于围岩初支层12的两侧。

所述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图1所示,在工厂预制好让压锚杆。让压锚杆的上端设置有锚杆下螺帽,锚杆下螺帽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支座,锚杆连接段支座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锚杆连接段上端设置有检测仪顶座,检测仪顶座上端设置有锚杆上螺帽,锚杆上螺帽上端设置有锚头,弹簧缠绕在锚杆连接段上。

(2)按照图2所示,首先进行隧道的初支,在围岩的周围布置好围岩初支层,再在围岩初支的基础上喷射混凝土,细致地施工好混凝土喷射层,在混凝土喷射层的内侧再布置一层钢护围网层。

(3)按照图2和图3所示,布置好顶部加劲板和中部加劲板,两种加劲板分别布置在不同加劲板所对应的位置中。在布置好加劲板后布置让压锚杆,这样就完成了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的施工。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让压锚杆(1)、锚杆下螺帽(2)、检测仪顶座(5)、锚杆上螺帽(6)、锚头(7)、锚杆连接段(9)和锚杆连接段支座(10);让压锚杆(1)的上端设置有锚杆下螺帽(2),锚杆下螺帽(2)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支座(10),锚杆连接段支座(10)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9),锚杆连接段(9)上端设置有检测仪顶座(5),检测仪顶座(5)上端设置有锚杆上螺帽(6),锚杆上螺帽(6)上端设置有锚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连接段支座(10)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检测仪支座(3);检测仪(4)一端位于检测仪支座(3),另一端连接在检测仪顶座(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弹簧(8)缠绕在锚杆连接段(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围岩初支层(12)位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最外层,围岩初支层(12)内侧为混凝土喷射层(11),混凝土喷射层(11)内侧为钢护围网层(13);让压锚杆(1)穿过围岩初支层(12)、混凝土喷射层(11)和钢护围网层(13);围岩初支层(12)中还设置有顶部加劲板(14)和中部加劲板(15),顶部加劲板(14)位于围岩初支层(12)的顶部最高处,中部加劲板(15)位于围岩初支层(12)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包括让压锚杆、锚杆下螺帽、检测仪顶座、锚杆上螺帽、锚头、锚杆连接段和锚杆连接段支座;让压锚杆的上端设置有锚杆下螺帽,锚杆下螺帽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支座,锚杆连接段支座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锚杆连接段上端设置有检测仪顶座,检测仪顶座上端设置有锚杆上螺帽,锚杆上螺帽上端设置有锚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劲板结构可以很好地为整体结构带来稳定性,在原有的让压基础上,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有很好的技术效益;本实用新型的让压锚杆结构自带有监测仪,可以及时地监控整体结构的稳固情况,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前做到及时预警,有很好的技术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荣;潘顺斌;蒋灿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