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26606发布日期:2022-06-15 15: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前置段塞;s2: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主体段塞;s3: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保护段塞;s4: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后置段塞;s5:向地层中注入顶替段塞;所述前置段塞、主体段塞、保护段塞和后置段塞均采用原位乳化增粘体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前置段塞采用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溶性表面活性剂0.6-0.8%、油溶性表面活性剂0.15-0.25%、亲油性胶态粒子0.01-0.05%、携带剂0.01-0.05%,其余为矿化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主体段塞采用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溶性表面活性剂0.15-0.3%、油溶性表面活性剂1.3-1.8%、亲油性胶态粒子0.3-0.6%、携带剂0.08-0.15%,其余为矿化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保护段塞所采用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溶性表面活性剂0.15-0.3%、油溶性表面活性剂1.4-1.6%、亲油性胶态粒子1.3-1.8%、携带剂0.2-0.3%,其余为矿化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后置段塞所采用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溶性表面活性剂0.9-1.2%、油溶性表面活性剂0.35-0.45%、亲油性胶态粒子0.3-0.6%、携带剂0.01-0.05%,其余为矿化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塞采用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中还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为:石油磺酸盐、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脂肪醇醚磺酸盐、烷醇酰胺和烷基糖苷中的一种或多种。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为丙二醇单硬脂酸酯、脂肪酸甘油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油酸二乙醇酰胺、十二胺、十八烷基伯胺、油酸钠和石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油性胶态粒子为液体石蜡、石墨粉和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剂为羧甲基-β-环糊精、壳聚糖季铵盐、壳聚糖盐酸盐、黄原胶和瓜尔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前置段塞;S2: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主体段塞;S3: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保护段塞;S4: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后置段塞;S5:向地层中注入顶替段塞。该方法中的前置段塞、主体段塞、保护段塞、后置段塞和顶替段塞均采用不同浓度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适用于高矿化、高温、高含水油井的驱油。高含水油井的驱油。


技术研发人员:任波 张潇 李亮 刘玉国 伍亚军 何龙 刘广燕 郭娜 马淑芬 焦保雷 张园 曹畅 延俊宝 杨祖国 王佳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2/6/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