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倾斜巷道用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3289发布日期:2021-05-07 19:3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倾斜巷道用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急倾斜巷道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当煤层巷道倾角大于等于45°的煤层为急倾斜煤层。由于急倾斜煤层的先天赋存条件决定了综合机械化开采的难度大。急倾斜巷道内需要液压支架支撑巷道内顶面,防止其塌陷,为了能更加稳定支撑巷道内顶面,液压支架通常往高强度与重型化方向发展,液压支架通过运输机被运输至急倾斜巷道内,在置于急倾斜巷道内时需要一定的辅助工装,因为急倾斜巷道具有一定的角度,液压支架先通过普通水平巷道后再放置于急倾斜巷道内,即普通水平巷道与急倾斜巷道交接转弯处,液压支架的安置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急需一种能安全运输液压支架且能将液压支架安置于急倾斜巷道内的工装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倾斜巷道用翻转装置,其能稳定地将液压支架安置于急倾斜巷道内,且结构简单易实现,极大地提高了急倾斜巷道内的采煤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急倾斜巷道用翻转装置,它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机、伸缩油缸及摆梁,所述底座通过电机可移动地行走于巷道地面,所述摆梁铰接于底座且通过伸缩油缸实现摆动,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滚轮或导向槽,所述巷道地面上铺设有与之相配的钢轨,所述底座通过滚轮或导向槽与钢轨配合,使得底座能往复移动于钢轨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上承载用于支撑急倾斜巷道的液压支架,所述摆梁一端固定于工作面上,另一端通过伸缩油缸固定于工作面上,使得工作面、摆梁及伸缩油缸从侧面视图呈三角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座后方铰接有一缓冲坡道,所述缓冲坡道为钢架形式,所述缓冲坡道底部与钢轨直接接触,所述缓冲坡道上表面靠近工作面一侧形成下坡面,所述下坡面尾部与工作面齐平,且随底座沿着钢轨移动。

优选地,所述工作面上表面设有条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可转动辊轮。

优选地,所述工作面两侧设有多根锚杆,所述锚杆均匀且等距地分布于工作面两侧且垂直于钢轨,所述锚杆一端固定于钢轨上,另一端固定于工作面两侧。

优选地,所述锚杆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工作面两侧相对应地设有孔,折弯部穿过孔且固定于工作面两侧。

优选地,所述工作面两侧底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用来固定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用于捆绑工作面上的支撑设备。

优选地,所述锚杆采用工字钢。

优选地,所述伸缩油缸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摆梁两侧。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专门用于急倾斜巷道内液压支架的翻转辅助工装装置,液压支架先通过缓冲坡道被移动至底座的工作面上,工作面前方设有一摆梁,摆梁能沿着工作面进行摆动,当底座移动至急倾斜巷道口时,摆梁下摆,工作面上的液压支架能顺着摆梁下滑至急倾斜巷道内,且在运输与翻转液压支架期间均能安全稳定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位于巷道内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电机;3、伸缩油缸;4、摆梁;5、巷道地面;6、工作面;7、

液压支架;8、缓冲坡道;9、辊轮;10、固定块;11、急倾斜巷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一底座1,底座1上固定设有电机2、伸缩油缸3及摆梁4,底座1可以是推车形式或框架形式,底座1通过电机2可移动地行走于巷道地面5,实现方式可以通过底座1底部设有滚轮或导向槽,巷道地面5上铺设有与之相配的钢轨,底座1通过滚轮或导向槽与钢轨配合,使得底座1能往复移动于钢轨上,摆梁4铰接于底座1且通过伸缩油缸3实现摆动,摆梁4可以为支架,也可以为板状结构,本实施例中,伸缩油缸3有两个,分别位于摆梁4两侧,伸缩油缸3还起到了支撑摆梁4的作用。

底座1上设有一工作面6,工作面6上承载用于支撑急倾斜巷道11的液压支架7,摆梁4一端固定于工作面6上,另一端通过伸缩油缸3固定于工作面6上,使得工作面6、摆梁4及伸缩油缸3从侧面视图呈三角形设置。

如图2所示,当伸缩油缸3张开时,摆梁4与工作面6齐平,使得摆梁4表面与工作面6表面连成一体,液压支架7位于两者之上;当伸缩油缸3收缩时,摆梁4下摆,液压支架7由于重心不稳会沿着摆梁4下滑,由于摆梁4靠近急倾斜巷道11口,因此液压支架7会沿着摆梁4落至急倾斜巷道11内。

电机2与伸缩油缸3等驱动件的型号、尺寸及安装方式均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电机2用来驱动底座1沿着钢轨往复移动,伸缩油缸3通过伸缩来驱动摆梁4进行角度摆动调节,摆动角度为0至90度,起始工作状态时,摆梁4与工作面6齐平,当液压支架7放置于工作面6上时,液压支架7底部一部分位于工作面6上,大部分位于摆梁4上,当摆梁4下摆时,液压支架7受自身重力作用缓慢地沿着摆梁4表面下滑。

底座1后方铰接有一缓冲坡道8,缓冲坡道8为钢架形式,缓冲坡道8底部与钢轨直接接触,缓冲坡道8上表面靠近工作面6一侧形成下坡面,即下坡面尾部与工作面6齐平,缓冲坡道8能随底座1沿着钢轨移动,也能与底座1进行拆离,缓冲坡道8有利于液压支架7滑至底座1的工作面6上。

工作面6上表面设有条形凹槽,凹槽内设有可转动辊轮9,辊轮9数量为多个,均匀等距、相互平行地分布于工作面6表面,辊轮9大部分嵌合于凹槽内,辊轮9辊体高度高于凹槽,使得辊轮9只露出一部分辊体,液压支架7能在其上方顺利地滑动,辊轮9可通过电机等驱动件驱动而滚动,减少人工推移液压支架7的弊端,也就是说,摆梁4下摆后,液压支架7的重心仍在工作面上,且不会自动沿着摆梁4下滑,这是通过辊轮9的滚动,带动液压支架7沿着工作面6像摆梁4端靠近,最终使得液压支架7沿着摆梁4下滑至急倾斜巷道11内。

工作面6两侧设有多根钢制高强度锚杆,锚杆均匀且等距地分布于工作面6两侧且垂直于钢轨,锚杆一端固定于钢轨上,另一端固定于工作面6两侧,另外,锚杆一端设有折弯部,工作面6两侧相对应地设有孔,折弯部穿过孔且固定于工作面6两侧,其固定方式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如螺栓固定等,当底座1处于适合位置时用来固定底座1,防止液压支架7下滑时引起底座1不稳。

锚杆可采用工字钢,工字钢既强度大,又质轻,方便实用。

工作面6两侧底部设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用来固定钢丝绳,钢丝绳用于捆绑工作面6上的支撑设备,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0为圆环状突起,钢丝绳能穿过圆环并固定,在液压支架7运输与卸货过程用来加固底座1与工作面6。

实施例二,钢轨底部还设有一底板,钢轨固定于底板上,如焊接或通过连接件固定;底板宽度大于钢轨且铺设在巷道内部,底板材质为硬度大的金属,如钢,使得钢轨能平稳地固定于巷道内。其余同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