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滤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5174发布日期:2021-04-13 22:4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充填滤水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填滤水片。


背景技术:

2.充填采矿法是在矿房或矿块中,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向采空区送入充填材料,以进行地压管理、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移动,并在形成的充填体上或在其保护下进行矿块回采的采矿方法。目前充填采矿法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
3.充填挡墙是充填采矿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艺环节,其作用是在待充填采场空区底部入口的巷道中构筑密闭墙以封闭采空区,以防止空区充填料浆漏浆、跑浆等问题。为了满足输送要求,充填料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一般为饱和状态,充填料浆进入采场后,充填骨料颗粒间存在一定量的自由水,但这类水的存在,影响充填料浆固结后的充填体强度性能,凝结时间性能等。因此,这部分应尽可能快速的排出。现有做法是:安装滤水管,管道采用波纹管或普通塑料管作为滤水管,外敷滤布实现反滤,以达到快速滤水的目的,但是管道的直径小,滤水面积小,滤水影响半径小,要达到效果要布置的管道数量多。
4.尾砂充填挡墙的安全可靠性对井下工作人员、设备及正常生产是极其重要的安全保障。目前国内外充填挡墙的构筑主要包括砌碹挡墙和混凝土挡墙,这类挡墙的整体性好,密闭性好,强度高,被大量的矿山采用,但是正是这些优越性能,导致挡墙的滤水效果差,设计一般要求达到水坝的强度,砌筑的厚度大,要求的强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充填区滤水效果的充填滤水片。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充填滤水片,设于充填区中,包括滤水膜袋、网状格栅骨架、汇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网状格栅骨架和汇水管由上至下的置于滤水膜袋内,在汇水管管壁上均布有数个汇水孔,所述出水管固定在滤水膜袋底部,所述出水管的进口与滤水膜袋内部相连通布置,所述出水管的出口贯穿充填挡墙布置或与一贯穿充填挡墙的排水管相连接。
7.为加速充填料浆的脱水固化进程,位于充填区外侧的排水管上连接有负压排水装置。
8.为方便出水管的安装定位,在所述滤水膜袋上设有用于固定出水管的袖口。
9.为便于快速安拆,在所述排水管上设有与出水管快速连接的快速接头。
10.为便于快速安拆,在所述滤水膜袋顶部设有若干悬挂环,所述滤水膜袋通过悬挂环悬挂固定在充填区内并紧贴充填挡墙面向充填区的一侧布置,所述出水管贯穿充填挡墙布置。
11.为防止滤水膜袋漂浮,在所述滤水膜袋底部设有若干用于悬挂重物的防漂浮挂
环。
12.所述滤水膜袋由土工布缝制而成。
13.所述网状格栅骨架由不少于两层的数个线形筋条构成,同层内的线形筋条相互平行布置,不同层内的线形筋条相互交错布置形成交叉贯通的立体导水通道。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充填区内,通过在滤水膜袋内设置网状格栅骨架使滤水腔整体为多层面状结构,利用滤水膜袋的特性只透水不透固体骨料,利用网状格栅骨架和汇水管起到空间占位和撑形作用,使滤水可在滤水膜袋内的网状格栅骨架间和汇水管内外间流动,再通过出水管将滤水排至充填区外,从而在充填挡墙和充填区域间形成一个渗水泄压区,滤水势能消散,从而消减充填料浆的渗透势能,有效降低充填料浆对充填挡墙的作用力,提高充填挡墙的安全性,降低充填挡墙的结构设计强度,降低综合充填成本。
16.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滤水需要安设在充填挡墙、充填区顶板和充填区底板的任意位置处,从而组成平面或立体滤水系统,多个本实用新型间可通过排水管连接组网,缩短充填料浆滤水渗流路径,缩短充填区域内脱水固化进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

a处放大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b

b处放大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示出的标记及所对应的构件名称为:
22.1、滤水膜袋;11、袖口;12、悬挂环;13、防漂浮挂环;
23.2、网状格栅骨架;21、线形筋条;
24.3、汇水管;31、汇水孔;
25.4、出水管;
26.5、排水管;51、负压排水装置;52、快速接头;
27.6、充填挡墙;
28.7、充填区;
29.8、充填区顶板;81、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一
31.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这种充填滤水片,挂设在充填区7内,包括滤水膜袋1、网状格栅骨架2、汇水管3和出水管4,其中,
32.滤水膜袋1由土工布缝制而成,在滤水膜袋1底部面向充填挡墙6的一侧设有一袖口11;在滤水膜袋1顶部对称设有若干悬挂环12,滤水膜袋1通过悬挂环12悬挂于充填区顶板8的锚杆81上并紧贴充填挡墙6面向充填区7的一侧布置;在滤水膜袋1底部对称设有若干用于悬挂重物的防漂浮挂环13;
33.网状格栅骨架2由不少于两层的数个线形筋条21固接构成并置于滤水膜袋1内,网
状格栅骨架2中同层内的线形筋条21相互平行布置,网状格栅骨架2中不同层内的线形筋条21相互交错布置,形成交叉贯通的网状式的立体导水通道;
34.汇水管3置于滤水膜袋1内侧底部,在汇水管3管壁上均匀布置有数个汇水孔31;
35.出水管4紧密插装在袖口11中,出水管4一端与滤水膜袋1内部相连通、一端贯穿充填挡墙6与充填区7外侧相连通。
36.在实施例中,滤水膜袋1还可由其他透水不透固体骨料的柔性膜材缝制而成。
37.在本实施例中,挂设在充填区7内并紧贴充填挡墙6面向充填区7一侧布置的充填滤水片可有多个,各充填滤水片的出水管4可连至一根贯穿充填挡墙6布置的排水管5上引出充填区7。
38.实施例二
39.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置于充填区7内的充填滤水片至少有一个并均紧贴于充填区顶板8布置,充填滤水片包括滤水膜袋1、网状格栅骨架2、汇水管3、出水管4和排水管5,滤水膜袋1、网状格栅骨架2、汇水管3和出水管4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此处不再复赘;网状格栅骨架2高于出水管4布置,排水管5贯穿充填挡墙6布置,在充填区7外侧排水管5上设有负压排水装置51,在排水管5上设有与出水管4快速连接的快速接头52,滤水膜袋1内部通过出水管4及快速接头52与排水管5相连通。
40.在本实施例中,还可根据充填区7的尺寸,在充填区顶板8上沿充填区7长度方向贯通铺设一个本实用新型,其出水管4可直接贯穿充填挡墙6与充填区7外侧相连通布置。
41.本实用新型有效滤水面积大,材质轻,安装容易,成本低,并且能够兼顾滤水和排气。
42.实施例三
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水平铺设于充填区底板上,滤水膜袋1、网状格栅骨架2、汇水管3、出水管4和排水管5与实施例二中相同,此处不再复赘。
44.实施例四
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充填挡墙6面向充填区7的一侧由充填袋构成,滤水膜袋1缝合于充填袋上,组成泄水袋式充填挡墙。
46.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还可将本实用新型组合安装在充填挡墙6、充填区顶板8、充填区底板、充填区中部的任一处中,也可以在以上部位进行组合安装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