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封闭带压入模的混凝土旋转布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2376发布日期:2021-08-13 15:5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全封闭带压入模的混凝土旋转布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二衬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全封闭带压入模的混凝土旋转布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施工特别是高铁隧道标准的不断提高,对混凝土入模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全溜槽方式浇筑已经逐渐被自动布料系统所取代,cn201920759643.2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二衬的混凝土分配器,采用的溜槽灌注的方式,使得混凝土浇筑会出现集料下沉现象,就是隧道二衬中常见的混凝土离析,此情况将使混凝土强度大幅度下降,隧道在后期会出现龟裂、脱块,严重影响隧道二衬结构承载能力,使得施工质量大大下降,由于开放式的溜料方式,全部靠自身重力进行滑料入模,入料速度完全取决于溜槽的角度,当增加泵送流量时,溜槽中的混凝土将会溢出,不利于对施工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全封闭带压入模的混凝土旋转布料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入模泵管将混凝土进行浇筑,实现全封闭输送,减少混凝土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且完全去除了溜槽,避免混凝土离析情况的出现,通过两个旋转布料机构共同对混凝土进行输送,使得工人可同时进行双边布料,大大减少了换管时间,而且泵送效率大大提高,避免出现台车偏压,模板跑偏等情况,双边布料也使得传统的二衬浇筑时长从以往的12~16小时以上,缩短到8-10小时左右,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清洗机构方便工作人员对新型全封闭带压入模的混凝土旋转布料系统进行清洗。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全封闭带压入模的混凝土旋转布料系统,包括旋转布料机构,所述旋转布料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旋转布料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旋转布料机构的进料口与入料泵送管的出料口连接,两个入料泵送管的进料口与三通管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旋转布料机构上设有等距排列的出料口,所述旋转布料机构的排料口与废料管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旋转布料机构的出料口与入模泵管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入模泵管为密闭管路,所述旋转布料机构的排料口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清洗机构。

所述入模泵管由弯管和不同长度的直管组成。

所述入模泵管的型号为dn125。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清洗碗口,所述清洗碗口通过管口法兰与旋转布料机构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清洗碗口的进料口与球阀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球阀上设有两个进料口,两个进料口上分别连接有胶管,所述清洗碗口内设有清洗球。

两个胶管分别为高压气管和水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封闭带压入模的混凝土旋转布料系统,通过入模泵管将混凝土进行浇筑,实现全封闭输送,减少混凝土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且完全去除了溜槽,避免混凝土离析情况的出现,通过两个旋转布料机构共同对混凝土进行输送,使得工人可同时进行双边布料,大大减少了换管时间,而且泵送效率大大提高,避免出现台车偏压,模板跑偏等情况,双边布料也使得传统的二衬浇筑时长从以往的12~16小时以上,缩短到8-10小时左右,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清洗机构方便工作人员对新型全封闭带压入模的混凝土旋转布料系统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布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机构结构示意图;

1、清洗机构;101、清洗球;102、清洗碗口;103、管口法兰;104、球阀;105、胶管;2、旋转布料机构;3、入模泵管;4、三通管;5、废料管;6、入料泵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4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封闭带压入模的混凝土旋转布料系统,包括旋转布料机构2,所述旋转布料机构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旋转布料机构2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旋转布料机构2的进料口与入料泵送管6的出料口连接,两个入料泵送管6的进料口与三通管4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旋转布料机构2上设有等距排列的出料口,所述旋转布料机构2的排料口与废料管5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旋转布料机构2的出料口与入模泵管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入模泵管3为密闭管路,所述旋转布料机构2的排料口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清洗机构1。

旋转布料机构2和清洗机构1的输入端与控制柜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柜内设有无线传输模块、单片机和电源开关组,通过电源开关组为旋转布料机构2和清洗机构1供电,通过单片机控制旋转布料机构2进行工作,该单片机的型号为89c51,该单片机管脚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技术手册得知,属于公知常识,通过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无线手柄无线连接。

旋转布料机构2由支撑底盘、旋转机构、伸缩套管、支撑座和对位管路等组成,支撑底盘呈圆环状,其中心安装有回转支撑,入料泵管穿过回转支撑与上方的旋转机构相连接,伸缩管组件通过旋转支撑座与旋转机构连接,通过液压马达或电动驱动旋转机构,进而带动伸缩管路运动,当到达到指定位置后,由安装于伸缩管上的油缸推动伸缩内外套运动,直到与对位管路对紧后,使用专用泵管管夹将伸缩机构与对位管口锁紧密封,所述的伸缩外管与对位管口均安装泵管专用管口法兰,所述的旋转机构由90°耐磨弯管与回旋轴承组成,所述的伸缩套管由内套管与外套管组成,内套端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的旋转管路与回转支撑之间安装有支撑架,使得回转支撑旋转时,可带动旋转管路一起运动,所述的伸缩套管上下均安装有液压油缸或电动、气动推杆。

所述入模泵管3由弯管和不同长度的直管组成。

所述入模泵管3的型号为dn125。

所述清洗机构1包括清洗碗口102,所述清洗碗口102通过管口法兰103与旋转布料机构2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清洗碗口102的进料口与球阀104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球阀104上设有两个进料口,两个进料口上分别连接有胶管105,所述清洗碗口102内设有清洗球101。

两个胶管105分别为高压气管和水管。

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封闭带压入模的混凝土旋转布料系统,在使用的时候,通过三通管4为两个入料泵送管6进行输送混凝土,通过入料泵送管6为旋转布料机构2进行供料,通过旋转布料机构2对入模泵管3进行输送混凝土,需要清洗时,工作人员将清洗球101放入清洗碗口102内,清洗碗口102通过管口法兰103与旋转布料机构2的出料口连接,通过球阀104对两个胶管105进行切换,通过高压气路或水对旋转布料机构2进行清洗,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管路全部清洗完毕。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