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水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1139发布日期:2021-07-16 18:3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水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除尘降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水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2.伴随着矿井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粉尘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其中巷道钻孔工作面是产生粉尘最多的地点之一。钻孔钻进过程中产生的煤尘既能在完全没有瓦斯存在的情况下单独发生爆炸,也能使小规模的瓦斯爆炸转化为瓦斯与煤尘的混合爆炸,引起连续爆炸;同时,煤尘也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国内外因尘肺病引起的矿工致残和死亡人数十分惊人;另外,粉尘浓度过大会影响视觉,造成施工人员操作失误。特别是如果施工的煤层中二氧化碳或瓦斯含量较大,压力较高,极有可能造成喷孔,若不采用相应措施,可能造成窒息事故或瓦斯超限。
3.因此有效除尘,提高除尘效率,降低空风流中粉尘的浓度,对于矿井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场作业中,通常采再现场采用喷雾洒水灭尘或者是向岩层中直接注水的方式,但现有的风水联动喷雾装置由于雾化效果差,不能与钻机进行良好的配合,以有效降低钻孔工作面的粉尘,和避免co超标和温度过高引起的自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风水联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的风水联动喷雾装置由于雾化效果差,不能与钻机进行良好的配合,以有效降低钻孔工作面的粉尘,和避免co超标和温度过高引起的自燃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风水联动装置,包括供风管路、供水管路、控制阀门和三通接头,所述控制阀门包括阀腔a和阀腔b,所述阀腔a和所述发阀腔b均呈柱状且共轴,所述阀腔a与所述供风管路连通,所述阀腔b与所述供水管路连通;所述阀腔a和所述阀腔b之间设有中心通道,所述中心通道穿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阀腔b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盖板,所述阀腔a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使盖板压紧覆盖所述中心通道,所述中心通道连通有出风管路,所述盖板能够控制所述供风管路和所述出风管路之间的通闭;所述阀腔b连通有出水管路,且其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活塞行程的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所述出风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均与所述三通接头连接。
7.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供水管路和供风管路分别利用软管与巷道静压水管和压风管连通,当水从供水管路流动至阀腔b时,水压使得活塞沿阀腔a的方向移动,阀腔a和出水管路连通;同时,活塞通过连杆推动盖板与中心通道分离,供风管道的空风经阀腔a和中心通道流入出风管路;水和空风在三通接头处汇合,形成水雾,最后接管路或喷头喷出。而在供水管路的水中断后,复位弹簧推动盖板再次压紧覆盖中心通道,同时活塞移动至关闭出水管路。本实用新型在水压足够而使复位弹簧压缩时,水和风才能流经控制阀门,在三通接头汇合,而当供水停止或水压不足时,水和风均不能通过控制阀门,保证了风水联合
的雾化效果,避免出现“出水不出雾”的现象,压风利于打孔排渣,水利于降尘和降温,不但有效降低钻孔粉尘,又避免co超标和温度过高引起的自燃,并且可通过水压的改变,来控制出水管路入口处的开度,实现雾化的水、风配比控制。
8.优选地,所述阀腔a远离中心通道的一侧设有圆柱形的底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底座外周;所述阀腔a内滑动连接有一滑块,所述滑块靠近底座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接配合,所述滑块远离底座的一侧固接有中空连接柱,所述中空连接柱的自由端与所述盖板固接,所述中空连接柱的内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中空连接柱开设有通孔;所述盖板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阀腔a的横截面积。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始终沿阀腔a的轴向变形,避免其晃动,提高了复位弹簧的工作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10.优选地,所述阀腔a靠近所述中心通道的端部具有一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的直径递减至与所述中心通道的直径一致,所述盖板的边缘具有与所述变径段匹配的斜度。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盖板与中心通道压紧覆盖更加紧密、可靠。
12.优选地,所述活塞的外周开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活塞的密封效果,避免水和风串流。
14.优选地,所述三通接头、供水管路和供风管路的自由端均连接有插销式母接头。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通接头、供水管路和供风管路可方便快速地与其它管路的连接。
16.优选地,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除插销式母接头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风水联动装置的其它部件均位于壳体内。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风水联动装置封装为一整体,更有利于市场推广,以及对各部件的保护。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水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供风管路1、供水管路2、控制阀门3、三通接头4、阀腔a5、阀腔b6、中心通道7、连杆8、活塞9、密封圈10、盖板11、底座12、复位弹簧13、滑块14、中空连接柱15、出风管路16、出水管路17、插销式母接头18、壳体19。
22.实施例基本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水联动装置,包括供风管路1、供水管路2、控制阀门3和三通接头4,控制阀门3包括左右分布的阀腔a5和阀腔b6,阀腔a5和发阀腔b6均呈柱状且共轴,供风管路1与阀腔a5的左下侧连通,阀腔b6的右端与供水管路2连通;阀腔a5和阀腔b6之间设有一同轴的中心通道7,中心通道7穿设有连杆8,连杆8的直径小于中心通道7的直径,本实施例中,连杆8的直径为中心通道7直径的二分之一,连杆8的右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有活塞9,活塞9与阀腔b6滑动连接,活塞9的外周开设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
设置有密封圈10。连杆8的左端连接有盖板11,盖板11的横截面积小于阀腔a5的横截面积。
23.阀腔a5的左端贯通,且通过螺栓螺母密封连接有一底板,底板的右端一体连接有圆柱形的底座12,复位弹簧13的左端套设于底座12外周;阀腔a5内滑动连接有一滑块14,滑块14的左侧设有凹槽,凹槽与复位弹簧13的右端套接配合,滑块14的右侧固接有中空连接柱15,中空连接柱15的右端与盖板11固接,中空连接柱15的内腔与凹槽连通,中空连接柱15开设有竖向的通孔。阀腔a5的右端还具有一变径段,变径段的直径递减至与中心通道7的直径一致,盖板11的边缘具有与变径段匹配的斜度。中心通道7的上侧中部连通有出风管路16,阀腔b6的上侧连通有出水管路17,且阀腔b6和出水管路17的连接位置位于活塞9行程的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出风管路16和出水管路17均与三通接头4连接。
24.三通接头4、供水管路2和供风管路1的自由端均连接有插销式母接头18。
25.还包括壳体19,壳体19由上壳体19和下壳体19组成,且上壳体19和下壳体19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除插销式母接头18位于所述壳体19外,本风水联动装置的其它部件均位于壳体19内。
26.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供水管路2和供风管路1的插销式母接头18分别利用软管与巷道静压水管和压风管连通,当水从供水管路2流动至阀腔b6时,一定的水压使得活塞9沿阀腔a5的方向移动,阀腔a5和出水管路17连通;同时,活塞9通过连杆8推动盖板11与中心通道7分离,复位弹簧13压缩,供风管道的空风经阀腔a5和中心通道7流入出风管路16;水和空风在三通接头4处汇合,形成水雾,最后三通接头4上的插销式母接头18接管路或喷头喷出。而在供水管路2的水中断后,复位弹簧13复位,推动盖板11再次压紧覆盖中心通道7,同时活塞9移动至关闭出水管路17。
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