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54270发布日期:2021-07-27 15: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对稠油区块中的目的层进行稠油组分分析以及通过乳化降粘体系的评价实验来确定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

s2、根据储层精细描述研究成果、井网井距条件以及储层相关参数,对所述目的层进行目的层段的划分并得到各所述目的层段的乳化半径;

s3、通过室内岩心降粘实验,优化所述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得到经优化的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以及乳化降粘体系的试验施工参数;试验施工参数包括乳化降粘体系的试验注入量和试验排量;

s4、根据所述乳化半径、不同储层的物性差异以及平面砂体的非均质情况,优化调整所述试验注入量,确定各所述目的层段的乳化降粘体系的实际注入量;

s5、根据油井及储层渗透率、地层吸收性以及乳化降粘体系的吸收性,优化调整所述试验排量,确定各所述目的层段的乳化降粘体系的实际排量;

s6、根据所述经优化的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经配置得到乳化降粘体系;

s7、根据所述实际排量、所述实际注入量以及预设的泵注程序,将不同量的所述乳化降粘体系注入相应的所述目的层段中,完成压裂加砂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通过稠油组分分析得到组分分析结果,并测定稠油的基本物性参数以及通过实验得出稠油粘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稠油的流变性;

s12、根据所述稠油的基本物性参数、所述组分分析结果、所述稠油粘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稠油的流变性,确定乳化降粘体系的初配比;

s13、对所述乳化降粘体系的初配比进行评价实验,得出评价结果;

s14、根据所述评价结果,确定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的所述评价试验包括:配伍性试验、降粘效果试验以及乳化率试验;所述配伍性试验、降粘效果试验以及乳化率试验同时进行;

所述配伍性试验包括:

s131a、从稠油区块中取得地层水,将所述地层水与按所述乳化降粘体系的初配比配成的初配比溶液,所述初配比溶液中的乳化降粘体系的含量为0.3%-0.4%;

s132a、置于50℃±1℃的恒温水浴中,静置1h-1.5h;

s133a、观察得出配伍性评价结果;

所述降粘效果试验包括:

s131b、在第一烧杯中将地层水与按所述乳化降粘体系的初配比配成浓度为0.3%-0.4%的水溶液,从稠油区块中取得油样;

s132b、在第二烧杯中将放置所述油样,并使得所述第二烧杯中温度保持在50℃±1℃,并维持1h-1.5h,并测得50℃±1℃时所述油样的粘度;

s133b、按水油比3:7的比例将所述水溶液加入所述油样中,在50℃±1℃的恒温下加热1h;

s134b、将搅拌器置于烧杯中心,并与烧杯侧面和底部均保持2-3毫米的距离,同时调节搅拌转速为200r/min-300r/min,设定搅拌时间为2min-3min;

s135b、在50℃±1℃的恒温下测得混合液体的粘度;

s136b、计算出降粘率,根据所述降粘率得出降粘效果评价;

所述乳化率试验为:

s131c、按所述乳化降粘体系的初配比与地层水配成浓度为0.3%-0.4%的水溶液;

s132c、将油样与水溶液以7:3的比例加入烧杯中;

s133c、在50℃±1℃恒温下加热15min,快速摇晃和振荡50-60次,观察混合液与水的乳化效果,得出乳化率评价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包括:表面活性剂、胶质催化剂、沥青渗透分解剂、防蜡分散剂以及防蜡分散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比为1.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根据储层精细描述研究成果及井网井距条件,划分目的层段;

s22、根据储层的相关参数、固井质量以及射孔位置并结合所述目的层段,得到各所述目的层段的乳化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半径在25m-35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建立一维管式模型,基于一维管式模型得出各施工参数对降粘效果的规律性认识;

s32、建立化学降粘的物理模型;

s33、基于所述化学降粘的物理模型对所述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进行性能评价,根据所述性能评价优化所述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得到经优化的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

s34、基于化学降粘的物理模型研究分析各施工参数对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并结合所述规律性认识,确定试验施工参数,所述试验施工参数包括乳化降粘体系的试验注入量和试验排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

s51、对所述目的层进行参数测定,获取目的层评价参数;

s52、根据目的层评价参数、地层吸收性以及乳化降粘体系的吸收性,优化调整所述试验排量,计算最大实际排量;

s53、结合到地面设备的承压能力和所述目的层段,确定各所述目的层段的乳化降粘体系的实际排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层评价参数包括:储层有效渗透率、孔隙度、储层地层压力、岩力学性质和储层就地应力的垂向分布及水平主应力方位;

所述试验排量为所述最大试验排量的75%-8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降粘体系是与前置液一起注入目的层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压裂工艺,其包括:通过稠油组分分析及评价实验来确定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根据储层精细描述研究成果、井网井距条件以及储层相关参数,得到乳化半径;优化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并得到乳化降粘体系的试验注入量和试验排量;优化试验注入量,确定实际注入量;优化试验排量,确定实际排量;按乳化降粘体系的配比得到乳化降粘体系;根据实际排量、实际注入量以及预设的泵注程序,将不同量的乳化降粘体系注入相应的目的层段。本发明在压裂液中加入乳化降粘体系并挤入油层来提高压裂增产效果,这样大幅度提高近井地带原油流动性和压裂液利用率,缩短了压裂后的见产时间,提高压裂增产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牟善波;贺勇;王成君;彭建超;韩秀玲;代礼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正通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7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