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3700发布日期:2021-10-09 17:5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隧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隧道包括隧道支护体系,而隧道支护体系主要包括超前支护、柔性支护和刚性支护。超前支护包括注浆的超前小导管,其用于打设在隧道处的围岩中以用于预加固围岩;柔性支护包括多个预制泡沫混凝土块,预制泡沫混凝土块采用螺栓连接拼装而成;刚性支护包括沿隧道环向布置的拱架,相邻两榀拱架之间填充有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多榀拱架之间通过纵向钢筋连接。
3.上述隧道支护体系能够满足正常工况下的隧道施工进程,但在复杂施工条件下,如外部动荷载较大的工况下,上述隧道支护体系不足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4.为在复杂施工条件下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现有的做法是在隧道内侧搭建支撑架体,然而现有的支撑架体通常采用的是脚手架,其立杆和横杆直接抵接在隧道内壁上,易对隧道的表面产生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支撑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在复杂施工条件下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现有的做法是在隧道内侧搭建支撑架体,然而现有的支撑架体通常采用的是脚手架,其立杆和横杆直接抵接在隧道内壁上,易对隧道的表面产生破坏的技术问题。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支撑装置,包括架体和支撑板组件;
7.所述支撑板组件具有板面,所述支撑板组件的板面能够围成环形并沿隧道的环向贴合在隧道的内壁上;
8.所述架体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组件的远离隧道的一侧,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组件。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内支撑板、外支撑板和连接件;
10.所述内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外支撑板的一侧,且所述内支撑板和所述外支撑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11.所述外支撑板和所述内支撑板均能够围成环形,所述外支撑板用于贴合在隧道的内壁上;
12.所述架体安装在所述内支撑板的远离所述外支撑板的一侧。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肋板,且所述连接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内支撑板围成的环形的环向,间隔连接在所述内支撑板和所述外支撑板之间。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内支撑板的两个侧边之间,以及连接在所述外支撑板的两个侧边之间,以使所述内支撑板和所述外支撑板均围成环形。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端板,所述内支撑板的其中一侧边
和所述外支撑板的其中一侧边均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端板的板面上,所述内支撑板的另一侧边和所述外支撑板的另一侧边均固定在另一个所述端板的板面上;
16.两个所述端板之间连接。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紧固件;
18.两个所述端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间隔连接在两个所述端板之间;
19.两个所述端板之间通过所述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架体和所述支撑板组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组件沿隧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安装在隧道的内壁上,多个所述架体一一对应安装在多个所述支撑板组件的远离隧道的一侧;
21.所述隧道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沿隧道的延伸方向依次与多个所述支撑板组件连接。
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架体包括多个门式框架,所述门式框架中部具有用于出入的通口;
23.多个所述门式框架沿隧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组件的远离隧道的一侧。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门式框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左侧支撑组件和右侧支撑组件;
25.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间隔设置,且所述左立柱的两端和所述右立柱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板组件连接;
26.所述上横梁垂直连接在所述左立柱的上部和所述右立柱的上部之间,所述下横梁垂直连接在所述左立柱的下部和所述右立柱的下部之间,所述上横梁、所述下横梁、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围成所述门式框架的通口;
27.所述左立柱的柱身和所述支撑板组件之间连接有所述左侧支撑组件,所述右立柱的柱身和所述支撑板组件之间连接有所述右侧支撑组件。
2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侧支撑组件包括横撑和/或斜撑,所述右侧支撑组件包括横撑和/或斜撑。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支撑装置包括架体和支撑板组件,支撑板组件具有板面,支撑板组件的板面能够围成环形并沿隧道的环向贴合在隧道的内壁上。架体安装在支撑板组件的远离隧道的一侧,用于对支撑板组件起支撑作用。在使用时,将支撑板组件的板面围成环形并沿隧道的环向贴合在隧道的内壁上,再将架体安装在支撑板组件的内侧,此时架体用于对支撑板组件进行支撑,从而可以支撑隧道,满足复杂施工条件下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要求。支撑板组件不仅可以将架体的支撑力传递给隧道内侧,还可以隔离架体和隧道内壁,防止架体对隧道的表面产生破坏。并且,支撑板组件的板面围成环形并沿隧道的环向贴合在隧道的内壁上,此时支撑板组件可以扩大架体和隧道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隧道可以得到更均匀、全面、稳定的支撑。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支撑装置利用支撑板组件,不仅可以隔离架体和隧道内壁,从而对隧道内壁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扩大架体和隧道内壁之间的接
触面积,从而使得架体可以更均匀、全面、稳定的支撑隧道。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和隧道支撑装置的剖面图;
33.图2为图1中的a

a剖视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36.图标:1

架体;10

门式框架;100

左立柱;101

右立柱;102

上横梁;103

下横梁;104

左侧支撑组件;105

右侧支撑组件;2

支撑板组件;20

内支撑板;21

外支撑板;22

连接件;3

隧道;4

连接组件;40

端板;41

第一固定件;42

第二固定件;43

紧固件;5

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0.实施例:
4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隧道支撑装置包括架体1和支撑板组件2,支撑板组件2具有板面,支撑板组件2的板面能够围成环形并沿隧道3的环向贴合在隧道3的内壁上。架体1安装在支撑板组件2的远离隧道3的一侧,用于对支撑板组件2起支撑作用。
42.在使用时,将支撑板组件2的板面围成环形并沿隧道3的环向贴合在隧道3的内壁上,再将架体1安装在支撑板组件2的内侧,此时架体1用于对支撑板组件2进行支撑,从而可以支撑隧道3,满足复杂施工条件下保证隧道3施工安全的要求。支撑板组件2不仅可以将架体1的支撑力传递给隧道3内侧,还可以隔离架体1和隧道3内壁,防止架体1对隧道3的表面产生破坏。
43.并且,支撑板组件2的板面围成环形并沿隧道3的环向贴合在隧道3的内壁上,此时支撑板组件2可以扩大架体1和隧道3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隧道3可以得到更均匀、全面、稳定的支撑。
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隧道支撑装置利用支撑板组件2,不仅可以隔离架体1和隧道3内壁,从而对隧道3内壁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扩大架体1和隧道3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架体1可以更均匀、全面、稳定的支撑隧道3。
4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隧道支撑装置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在复杂施工条件下保证隧道3施工安全,现有的做法是在隧道3内侧搭建支撑架体1,然而现有的支撑架体1通常采用的是脚手架,其立杆和横杆直接抵接在隧道3内壁上,易对隧道3的表面产生破坏的技术问题。
46.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板组件2包括内支撑板20、外支撑板21和连接件22。内支撑板20设置在外支撑板21的一侧,且内支撑板20和外支撑板21之间通过连接件22连接。外支撑板21和内支撑板20均能够围成环形,外支撑板21用于贴合在隧道3的内壁上。架体1安装在内支撑板20的远离外支撑板21的一侧。
47.支撑板组件2包括内支撑板20和外支撑板21时,支撑板组件2的用于与隧道3内壁贴合的板面为外支撑板21的背离内支撑板20的板面。包括内支撑板20和外支撑板21的支撑板组件2强度更高,能够与架体1配合更加稳定的支撑隧道3,因而本实施例优选支撑板组件2包括内支撑板20、外支撑板21和连接件22,内支撑板20设置在外支撑板21的一侧,且内支撑板20和外支撑板21之间通过连接件22连接。
48.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件22为肋板,且连接件22为多个,多个连接件22沿内支撑板20围成的环形的环向,间隔连接在内支撑板20和外支撑板21之间。
49.肋板用于进一步的增强支撑板组件2,以及,肋板可以使得内支撑板20和外支撑板21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可以进一步的分散架体1对隧道3的集中应力,使得架体1能够更均匀、稳定的支撑隧道3。
50.在本实施例中,内支撑板20、外支撑板21均可以为钢板,肋板可以采用型钢、槽钢或条形钢板,内支撑板20、外支撑板21和肋板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51.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隧道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连接在内支撑板20的两个侧边之间,以及连接在外支撑板21的两个侧边之间,以使内支撑板20和外支撑板21均围成环形。
52.连接组件4用于连接内支撑板20,使得内支撑板20形成为环形,以及,用于连接外支撑板21,使得外支撑板21形成为环形。
53.在实际应用中,外支撑板21和内支撑板20的尺寸均可以根据隧道3的环向长度设定,以使外支撑板21能够更好的贴合在隧道3的内壁上。
54.如图4所示,连接组件4包括两个端板40,内支撑板20的其中一侧边和外支撑板21的其中一侧边均固定在其中一个端板40的板面上,内支撑板20的另一侧边和外支撑板21的另一侧边均固定在另一个端板40的板面上。两个端板40之间连接。
55.其中,两个端板40用于提升内支撑板20和外支撑板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56.在本实施例中,端板40可以采用钢板,内支撑板20和端板40之间的连接方式、外支撑板21和端板40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可以采用焊接方式。
57.如图4所示,连接组件4还包括第一固定件41、第二固定件42和紧固件43,两个端板40间隔设置,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间隔连接在两个端板40之间。两个端板40之间通过紧固件43可拆卸连接,且紧固件43位于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之间。
58.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用于在两个端板40之间起到支撑作用,使得两个端板40之间具有间隔,从而使得连接在两个端板40之间的紧固件43更稳定,以及可以减小紧固件43受到的来自两个端板40的反向拉力,从而延长紧固件43的使用寿命。
59.进一步的,紧固件43可以为螺栓、销钉等紧固件43,本实施例优选紧固件43为螺栓,且紧固件43为多个。
60.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件41可以为u形板,该u形板可以采用钢板制成,第一固定件4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两个端板40之间。
61.其中,第二固定件42可以为混凝土块,第二固定件42可以通过在两个端板40之间浇筑混凝土,并待混凝土固化成型后实现。
62.在本实施例中,架体1和支撑板组件2均为多个,多个支撑板组件2沿隧道3的延伸方向间隔安装在隧道3的内壁上,多个架体1一一对应安装在多个支撑板组件2的远离隧道3的一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隧道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筋5,连接筋5沿隧道3的延伸方向依次与多个支撑板组件2连接。
63.多个支撑板组件2和多个架体1可以更加稳定支撑隧道3,有效保证隧道3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64.沿隧道3的延伸方向依次与多个支撑板组件2连接的连接筋5,可以起到连接多个支撑板组件2,提升隧道支撑装置整体的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65.连接筋5可以采用通长的型钢(如工字钢)、钢筋等制成。
66.如图2所示,架体1包括多个门式框架10,门式框架10中部具有用于出入的通口。多个门式框架10沿隧道3的延伸方向间隔安装在支撑板组件2的远离隧道3的一侧。
67.门式框架10的通口便于施工人员在隧道3中行走,防止阻碍隧道3施工的进行。
68.多个门式框架10则可以更稳定的支撑内支撑板20,进而可以稳定的支撑外支撑板21和隧道3。
69.如图1和图2所示,门式框架10包括左立柱100、右立柱101、上横梁102、下横梁103、左侧支撑组件104和右侧支撑组件105。左立柱100和右立柱101间隔设置,且左立柱100的两端和右立柱101的两端均与支撑板组件2连接。上横梁102垂直连接在左立柱100的上部和右立柱101的上部之间,下横梁103垂直连接在左立柱100的下部和右立柱101的下部之间,上横梁102、下横梁103、左立柱100和右立柱101围成门式框架10的通口。如图1所示,左立柱100的柱身和支撑板组件2之间连接有左侧支撑组件104,右立柱101的柱身和支撑板组件2之间连接有右侧支撑组件105。
70.左立柱100和右立柱101用于在隧道3顶部和底部支撑内支撑板20,而上横梁102和下横梁103用于支撑左立柱100和右立柱101,提升左立柱100和右立柱101的稳定性。
71.左侧支撑组件104和右侧支撑组件105用于对内支撑板20的两侧分别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与左立柱100和右立柱101相互配合,对内支撑板20进行较为全面的支撑。
72.其中,左立柱100、右立柱101、上横梁102和下横梁103均可以采用工字钢、槽钢等型钢制成。
73.进一步的,左侧支撑组件104可以包括横撑或斜撑,或者,同时包括横撑和斜撑。右侧支撑组件105也可以包括横撑或斜撑,或者,也可以同时包括横撑和斜撑。
7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左侧支撑组件104和右侧支撑组件105均包括相互平行
的两个横撑。进一步的,两个横撑均可以采用工字钢、槽钢等型钢制成。
75.在本实施例中,左立柱100、右立柱101、上横梁102、下横梁103、左侧支撑组件104和右侧支撑组件105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或者可拆卸连接方式,其中,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螺栓实现。
76.为进一步的提升该隧道支撑装置的结构强度,如图1所示,上横梁102和左立柱100之间、下横梁103分和左立柱100之间、上横梁102和右立柱101之间、下横梁103和右立柱101之间,均可以固定连接有三角形肋板。
77.此外,为提升该隧道支撑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和支撑效果,左立柱100顶部和内支撑板20之间可以连接有千斤顶等伸缩驱动装置,右立柱101顶部和内支撑板20之间也可以连接有千斤顶等伸缩驱动装置。
78.在实际应用中,架体1和内支撑板20之间可以通过抵接的方式连接。为提升架体1和内支撑板20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减少架体1对内支撑板20的磨损,左立柱100两端和内支撑板20之间均可以增设有橡胶垫片,右立柱101两端和内支撑板20之间也均可以增设有橡胶垫片。
7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