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机构及包括该钻孔机构的地质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6886发布日期:2021-10-16 10:3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钻孔机构及包括该钻孔机构的地质钻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孔机构及包括该钻孔机构的地质钻机。


背景技术:

2.在岩土工程中,通常对钻孔垂直精度要求较高。受地层结构、土质等因素的影响,钻孔易发生偏斜,这导致钻孔的垂直精度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3.又由于钻孔通常用于检测桩体长度、底端沉渣厚度,或者用于确保钻孔内安放的井管、仪器能达到设计位置,若钻孔的垂直精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那么桩体长度、底端沉渣厚度的检测结果无法确保正确,钻孔内安放的井管、仪器也无法达到设计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钻孔机构及包括该钻孔机构的地质钻机。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钻孔机构,包括钻杆以及安装在钻杆底端的钻头;
7.钻杆外壁上形成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共面设置,且分别设置在钻杆两侧;
8.钻孔机构还包括套设在钻杆上,并分别通过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与钻杆固定连接的重载结构。
9.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钻孔机构中,钻孔机构还包括套设在钻杆上并位于重载结构上方的扶正器。
10.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钻孔机构中,扶正器包括第一主体以及分别凸出形成于第一主体外壁上的多个第一凸起体;该多个第一凸起体均匀分布在第一主体的周面上;
11.第一主体上开设有第一轴孔,第一主体通过该第一轴孔套设在钻杆上;
12.每个第一凸起体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扶正器还包括多个伸缩块,伸缩块与安装槽一一对应;伸缩块通过弹簧可伸缩地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中。
13.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钻孔机构中,每个伸缩块通过多个弹簧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中。
14.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钻孔机构中,扶正器还包括形成于第一主体外壁上的第一安装凸块和第二安装凸块;第一安装凸块内部形成有与第一轴孔连通的第一容纳槽,第二安装凸块内部形成有与第一轴孔连通的第二容纳槽;
15.钻杆外壁上还形成有第三耳板和第四耳板;第三耳板和第四耳板共面设置,且分别设置在钻杆两侧;
16.第三耳板容纳于第一容纳槽中,并通过第一销钉与第一安装凸块固定连接;第四耳板容纳于第二容纳槽中,并通过第二销钉与第二安装凸块固定连接。
17.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钻孔机构中,重载结构包括第二主体、分别凸出形成于第二主体外壁上的多个第二凸起体以及分别凸出形成于第二主体外壁上的第三安装凸块和第四安装凸块;
18.第二主体轴向上开设有第二轴孔,第二主体通过该第二轴孔套设在钻杆上;第三安装凸块和第四安装凸块分别设置在第二主体两侧,第三安装凸块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轴孔连通的第三容纳槽,第四安装凸块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轴孔连通的第四容纳槽;
19.第一耳板容纳于第三容纳槽中,并通过第三销钉与第三安装凸块固定连接;第二耳板容纳于第四容纳槽中,并通过第四销钉与第四安装凸块固定连接。
2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地质钻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钻孔机构。
21.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机构及包括该钻孔机构的地质钻机通过采用重载结构,增加钻孔机构底部的重量,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在采用重载结构的基础上,在钻孔机构钻孔时,采用减压钻进方法,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钻杆变形弯曲而造成钻孔方向偏斜的情形。还通过采用扶正器,能够保持钻杆始终在中心旋转,也能够防止钻杆在钻孔加深时在钻孔内晃动而造成钻孔弯曲、偏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机构及包括该钻孔机构的地质钻机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地质钻机的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钻孔机构的a

a向的剖面示意图;
25.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钻孔机构的b

b向的剖面示意图;
26.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钻孔机构的c

c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如图1

图4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地质钻机的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钻孔机构的a

a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钻孔机构的b

b向的剖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钻孔机构的c

c向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地,钻孔机构包括钻杆100以及安装在钻杆100底端的钻头200;
29.钻杆100外壁上形成有第一耳板110和第二耳板120;第一耳板110和第二耳板120共面设置,且分别设置在钻杆100两侧;
30.钻孔机构还包括套设在钻杆100上,并分别通过第一耳板110和第二耳板120与钻杆100固定连接的重载结构300。
31.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方案,通过采用重载结构,增加钻孔机构底部的重量,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在采用重载结构的基础上,在钻孔机构钻孔时,采用减压钻进方法,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钻杆变形弯曲而造成钻孔方向偏斜的情形。
32.进一步地,钻孔机构还包括套设在钻杆100上并位于重载结构300上方的扶正器
400。通过采用扶正器,能够保持钻杆始终在中心旋转,也能够防止钻杆在钻孔加深时在钻孔内晃动而造成钻孔弯曲、偏斜的问题。
3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扶正器400包括第一主体410以及分别凸出形成于第一主体410外壁上的多个第一凸起体420;该多个第一凸起体420均匀分布在第一主体410的周面上;
34.第一主体410上开设有第一轴孔411,第一主体410通过该第一轴孔411套设在钻杆100上;
35.每个第一凸起体420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421,扶正器400还包括多个伸缩块430,伸缩块430与安装槽421一一对应;伸缩块430通过弹簧440可伸缩地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421中。
36.在这里,在扶正器伸入钻孔中的情况下,当底部钻头发生偏斜时,多个伸缩块的受力会发生变化,而不同取向的弹簧的压缩程度不同,在所有弹簧共同作用下,扶正器能够实现一定的纠偏保直效果。
37.在上述扶正器中,如图1所示,每个伸缩块430通过多个弹簧440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421中。
38.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扶正器400还包括形成于第一主体410外壁上的第一安装凸块460和第二安装凸块450;第一安装凸块460内部形成有与第一轴孔411连通的第一容纳槽461,第二安装凸块450内部形成有与第一轴孔411连通的第二容纳槽451;
39.钻杆100外壁上还形成有第三耳板130和第四耳板140;第三耳板130和第四耳板140共面设置,且分别设置在钻杆100两侧;
40.第三耳板130容纳于第一容纳槽461中,并通过第一销钉150与第一安装凸块460固定连接;第四耳板140容纳于第二容纳槽451中,并通过第二销钉160与第二安装凸块450固定连接。
41.在这里,通过第三耳板和第四耳板,能够实现对扶正器相对于钻杆的位置进行定位和固定。
4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凸块460和第二安装凸块450分别与多个第一凸起体420中的两个第一凸起体420直接连接并一体成型。
43.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重载结构300包括第二主体310、分别凸出形成于第二主体310外壁上的多个第二凸起体320以及分别凸出形成于第二主体310外壁上的第三安装凸块330和第四安装凸块340;
44.第二主体310轴向上开设有第二轴孔311,第二主体310通过该第二轴孔311套设在钻杆100上;第三安装凸块330和第四安装凸块340分别设置在第二主体310两侧,第三安装凸块330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轴孔311连通的第三容纳槽331,第四安装凸块340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轴孔311连通的第四容纳槽341;
45.第一耳板110容纳于第三容纳槽331中,并通过第三销钉350与第三安装凸块330固定连接;第二耳板120容纳于第四容纳槽341中,并通过第四销钉360与第四安装凸块340固定连接。
46.可以理解,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机构时,根据所选择的钻头和泵连接方式,钻孔冲洗方式可以实现全孔正循环、全孔反循环和孔底局部反循环。
4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地质钻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钻孔机构。
48.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