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

文档序号:27742846发布日期:2021-12-01 13:0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煤炭消费和生产大国,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大面积的地下采空区,特别是煤炭的“三下”开采形成采空区。煤矿采空区导致严重地层下陷和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任务艰巨。无论是开采还是充填都需要巷道支架,巷道支架是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关键设备,而利用巷道支架进行充填的采煤新工艺在我国仅仅是初期阶段。目前,常用的巷道支架结构和功能均较为单一,在采煤时不能同时充填,而在充填时又不能采煤,严重制约了开采进度,使开采效率大大受限。
3.授权公告号:cn201650325u,一种采空区袋式充填液压支架,包括成排支护在采煤工作面顶板的多个由顶梁、尾梁、底座、液压支撑立柱、四连杆机构、后滑道构成的液压支架,所述成排支护在采煤工作面顶板的多个液压支架的左端首个液压支架的尾梁右侧设有右侧活动隔板,右端首个液压支架的尾梁左侧设有左侧活动隔板,每个液压支架的尾梁上均设有活动挡板,与左右侧活动隔板一并围成∏字形的便于挂袋充填的框架。采用该支架支护工作面,不仅实现了对开采工作面采空区的高效充填,而且实现了高产高效机械化采煤,便于高水材料充填体成型;其结构简单,挂袋方便,操作安全,充填效果好。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问题:
4.(1)常用的巷道支架结构和功能均较为单一。
5.(2)在采煤时不能充填,而充填时又不能采煤,开采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常用的巷道支架结构和功能均较为单一和在采煤时不能充填,而充填时又不能采煤,开采效率低等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包括支撑板、钢制顶板和侧壁填充机构,所述支撑板下表面两端均设有紧固架,且所述支撑板与紧固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两端均设有侧壁填充机构,且所述支撑板与侧壁填充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钢制顶板,且所述支撑板与钢制顶板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侧壁填充机构包括支撑主板、固定件、填充部和填充管,所述支撑主板一侧设有固定件,且所述支撑主板与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上端内部设有填充部,所述固定件下端内部设有填充管,且所述固定件与填充管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填充部通过连接杆与支撑主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主板一侧内部设有侧孔,所述支撑主板另一侧内部设有填充凹槽,所述填充部内部设有半圆凹槽。
10.优选地,每个所述紧固架下端均设有曲线支架,且每个所述紧固架通过连接件与
曲线支架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曲线支架下端均设有底架,且每个所述曲线支架下端与底架一端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钢制顶板上端内部设有充填凹槽,所述充填凹槽内部设有充填材料输送管,且所述充填凹槽内部设有充填材料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充填材料输送管一端延伸至支撑板外部,且所述充填材料输送管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两侧均设有观察口,且所述支撑板与每个观察口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巷道支架结构和功丰富,在采煤时又能充填,充填时也能采煤,提高开采效率;该装置设有曲线支架和钢制顶板,可稳定紧固的贴合巷道,实现支撑作用;在钢制顶板内部设有充填凹槽和充填材料输送管,可实现随时填充,不影响采煤;在两侧还设有侧壁填充机构,侧壁填充机构可随时在两侧填充高水充填材料,有着支撑巷道和充填自由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对开采工作面采空区的高效充填,而且实现了采煤充填互不冲突,支撑防护能力好,还提高开采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的侧壁填充机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涉及到的附图标记有:
19.底架1、曲线支架2、紧固架3、连接件31、支撑板4、观察口41、钢制顶板5、充填凹槽6、充填材料输送管7、侧壁填充机构8、支撑主板81、侧孔811、填充凹槽812、连接杆813、固定件82、填充部83、半圆凹槽831、填充管84。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

4所示,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包括支撑板4、钢制顶板5和侧壁填充机构8,支撑板4下表面两端均设有紧固架3,且支撑板4与紧固架3固定连接,支撑板4两端均设有侧壁填充机构8,且支撑板4与侧壁填充机构8固定连接,支撑板4上端设有钢制顶板5,且支撑板4与钢制顶板5固定连接。
23.侧壁填充机构8包括支撑主板81、固定件82、填充部83和填充管84,支撑主板81一侧设有固定件82,且支撑主板81与固定件82固定连接,固定件82上端内部设有填充部83,固定件82下端内部设有填充管84,且固定件82与填充管84固定连接。
24.填充部83通过连接杆813与支撑主板81固定连接,支撑主板81一侧内部设有侧孔811,支撑主板81另一侧内部设有填充凹槽812,填充部83内部设有半圆凹槽831。
25.每个紧固架3下端均设有曲线支架2,且每个紧固架3通过连接件31与曲线支架2固定连接,每个曲线支架2下端均设有底架1,且每个曲线支架2下端与底架1一端固定连接。
26.实施例二
27.如图1

4所示,一种采空区高水充填材料充填用支架,包括支撑板4、钢制顶板5和侧壁填充机构8,支撑板4下表面两端均设有紧固架3,且支撑板4与紧固架3固定连接,支撑板4两端均设有侧壁填充机构8,且支撑板4与侧壁填充机构8固定连接,支撑板4上端设有钢制顶板5,且支撑板4与钢制顶板5固定连接。
28.侧壁填充机构8包括支撑主板81、固定件82、填充部83和填充管84,支撑主板81一侧设有固定件82,且支撑主板81与固定件82固定连接,固定件82上端内部设有填充部83,固定件82下端内部设有填充管84,且固定件82与填充管84固定连接。
29.填充部83通过连接杆813与支撑主板81固定连接,支撑主板81一侧内部设有侧孔811,支撑主板81另一侧内部设有填充凹槽812,填充部83内部设有半圆凹槽831。
30.每个紧固架3下端均设有曲线支架2,且每个紧固架3通过连接件31与曲线支架2固定连接,每个曲线支架2下端均设有底架1,且每个曲线支架2下端与底架1一端固定连接。
31.钢制顶板5上端内部设有充填凹槽6,充填凹槽6内部设有充填材料输送管7,且充填凹槽6内部设有充填材料输送管7固定连接,充填材料输送管7一端延伸至支撑板4外部,且充填材料输送管7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
32.支撑板4两侧均设有观察口41,且支撑板4与每个观察口41固定连接。
33.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充填凹槽6和充填材料输送管7有利于顶部的巷道填充,且不会影响开采;观察口41可观察充填材料输送管7的使用情况,保证填充安全。
3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