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1525发布日期:2022-03-09 12:4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灌注桩浇筑前,需要通过打桩机在地面上进行打孔,而为保证灌注桩浇筑质量,在打孔后,需要对钻孔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现有检测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肉眼观察方式,这种方式难以保证检测结构的准确性,从而导致灌注桩浇筑出现偏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2.技术方案
6.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前后侧依次设有上框体、电线盘与操作平台,所述电线盘外围缠绕有与上框体上侧连接的连接导线,所述操作平台外端通过导线固定有与电线盘右端插接的电性插头,所述上框体下侧设有下框体,所述下框体侧内壁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多个红外测距探头,所述下框体内腔底端固定有上端与连接导线外端连接的连接柱,所述红外测距探头末端固定有与连接导线连接的连接线,所述上框体上端转动安装有与连接柱螺纹连接的转动块。
7.优选地,所述底板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耳板,所述电线盘左右两端固定有与两个耳板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背向端面固定有转动把手,位于右侧所述转动把手端面开设有与连接导线电性连接的电性插槽,所述电性插头插接于电性插槽内。
8.优选地,所述底板上侧设有与连接导线匹配的导向套,所述底板上端面固定有与导向套固定连接的连接架。
9.优选地,所述上框体端面开设有限位孔,且所述下框体上端固定有与限位孔插接的限位杆。
10.优选地,所述上框体下端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下侧开设有与红外测距探头匹配的凹腔,所述空腔内插接有密封板,所述空腔与密封板之间固定有弹簧。
11.3.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线盘与连接导线,可以将上框体及红外测距探头下放至钻孔内,通过多个红外测距探头,可以对红外测距探头与钻孔内壁间距进行测量,并通过连接线及连接导线,将数据传输至操作平台内,进而可以得出钻孔内壁的平整度。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柱与转动块,可以将红外测距探头转动存放至下框体内腔中,并通过密封板,对其进行保护,避免红外测距探头因外物碰撞而损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外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测距探头展开时框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测距探头收纳时框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线盘外部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外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说明:1、上框体;2、连接导线;3、电线盘;4、操作平台;5、底板;6、连接架;7、导向套;9、耳板;10、限位杆;11、下框体;12、红外测距探头;13、连接柱;14、转动块;15、连接线;16、限位孔;17、空腔;18、凹腔;19、密封板;20、弹簧;21、转动轴;22、转动把手;23、电性插槽;24、电性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4.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包括底板5,底板5上端前后侧依次设有上框体1、电线盘3与操作平台4,电线盘3外围缠绕有与上框体1上侧连接的连接导线2,操作平台4外端通过导线固定有与电线盘3右端插接的电性插头24,上框体1下侧设有下框体11,下框体11侧内壁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多个红外测距探头12,下框体11内腔底端固定有上端与连接导线2外端连接的连接柱13,红外测距探头12末端固定有与连接导线2连接的连接线15,上框体1上端转动安装有与连接柱13螺纹连接的转动块14。
25.具体的,底板5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耳板9,电线盘3左右两端固定有与两个耳板9转动连接的转动轴21,两个转动轴21背向端面固定有转动把手22,位于右侧转动把手22端面开设有与连接导线2电性连接的电性插槽23,电性插头24插接于电性插槽23内;对电线盘3运动方向进行限制,且便于操作平台4与连接导线2之间的电性连接。
26.进一步的,底板5上侧设有与连接导线2匹配的导向套7,底板5上端面固定有与导向套7固定连接的连接架6;对连接导线2及上框体1运动方向进行限制。
27.再进一步的,上框体1端面开设有限位孔16,且下框体11上端固定有与限位孔16插接的限位杆10;对上框体1运动方向进行限制。
28.更进一步的,上框体1下端面开设有空腔17,空腔17下侧开设有与红外测距探头12匹配的凹腔18,空腔17内插接有密封板19,空腔17与密封板19之间固定有弹簧20;便于红外测距探头12的收纳,且可以对其进行保护。
29.工作原理:在展开红外测距探头12时,在上框体1上侧对转动块14进行转动,在限位孔16与限位杆10对上框体1运动方向的限制下,转动的转动块14通过其与连接柱13连接处的螺纹带动转动块14向上运动,进而带动上框体1向上运动,对上框体1与下框体11展开,在下框体11内,通过支架将红外测距探头12向外转动,逆向转动转动块14带动上框体1向下
运动,使得上框体1与下框体11贴合,并使得红外测距探头12插接进凹腔18内,推动密封板19在空腔17内向上运动;
30.在探测时,将装置移动至钻孔处,并使得底板5前端凹陷处于钻孔位置匹配,将电性插头24插接于电性插槽23内,将操作平台4与连接导线2连接,通过转动把手22在耳板9内对电线盘3进行转动,电线盘3松开其外围缠绕的转动把手22,进而通过导向套7,将红外测距探头12下放至钻孔内,红外测距探头12实时对钻孔内壁进行测距,并将得到的数据通过连接线15及连接导线2传输至操作平台4内,从而得出钻孔内壁的平整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包括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上端前后侧依次设有上框体(1)、电线盘(3)与操作平台(4),所述电线盘(3)外围缠绕有与上框体(1)上侧连接的连接导线(2),所述操作平台(4)外端通过导线固定有与电线盘(3)右端插接的电性插头(24),所述上框体(1)下侧设有下框体(11),所述下框体(11)侧内壁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多个红外测距探头(12),所述下框体(11)内腔底端固定有上端与连接导线(2)外端连接的连接柱(13),所述红外测距探头(12)末端固定有与连接导线(2)连接的连接线(15),所述上框体(1)上端转动安装有与连接柱(13)螺纹连接的转动块(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耳板(9),所述电线盘(3)左右两端固定有与两个耳板(9)转动连接的转动轴(21),两个所述转动轴(21)背向端面固定有转动把手(22),位于右侧所述转动把手(22)端面开设有与连接导线(2)电性连接的电性插槽(23),所述电性插头(24)插接于电性插槽(2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上侧设有与连接导线(2)匹配的导向套(7),所述底板(5)上端面固定有与导向套(7)固定连接的连接架(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1)端面开设有限位孔(16),且所述下框体(11)上端固定有与限位孔(16)插接的限位杆(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1)下端面开设有空腔(17),所述空腔(17)下侧开设有与红外测距探头(12)匹配的凹腔(18),所述空腔(17)内插接有密封板(19),所述空腔(17)与密封板(19)之间固定有弹簧(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属于建筑工程领域。一种改进型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探孔器,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端前后侧依次设有上框体、电线盘与操作平台,所述电线盘外围缠绕有与上框体上侧连接的连接导线,所述操作平台外端通过导线固定有与电线盘右端插接的电性插头,所述上框体下侧设有下框体,所述下框体侧内壁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多个红外测距探头,所述下框体内腔底端固定有上端与连接导线外端连接的连接柱,所述红外测距探头末端固定有与连接导线连接的连接线,所述上框体上端转动安装有与连接柱螺纹连接的转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测距探头,可以对钻孔内壁平整度进行检测。可以对钻孔内壁平整度进行检测。可以对钻孔内壁平整度进行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升 盛建星 宋增健 张超 姜斌 李鹏程 唐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送变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