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0650发布日期:2022-04-09 09:3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隧道的开挖扰动会引起较大的围岩变形,若支护措施不到位,围岩变形可能超过其容许范围,严重时会引起隧道塌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有的支护装置结构固定,不能根据隧道的高度进行调节,适用范围较小,并且支护装置的稳固性较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支护装置的高度,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包括两组刹车滚轮,两组刹车滚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横向的固定板,两组固定板竖向贯穿连接有两组螺纹柱,两组螺纹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锥,两组螺纹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旋转钮,底板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底部设有竖向的第一转动杆,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固定块,两组第一固定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两组竖向的转动柱,两组转动柱的顶部设有两组竖向的螺纹杆,两组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固定块,两组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向的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护组件。
5.优选的,底板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块,两组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组横向的第二转动杆,两组第二转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锥形齿轮,两组第一锥形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底板的顶部中间和电机箱的底部与第一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两组第二转动杆的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套接有两组第三锥形齿轮,两组第三锥形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设有两组与第三锥形齿轮相匹配的第四锥形齿轮,两组第四锥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竖向的第二连接杆,两组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和两组第一固定块与两组转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螺纹杆的底端贯穿两组转动柱的顶部延伸至转动柱的内腔底部,且两组螺纹杆的表面与两组转动柱的内壁呈螺纹连接。
7.优选的,支护组件包括有拱形支护座,拱形支护座的内腔中间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的左右两侧设有两组倾斜状的第二加强筋,且两组第二加强筋呈倒八字型分布与拱形支护座的内腔壁固定连接,第一加强筋横向贯穿连接有第三加强筋,
且第三加强筋的左右两侧与两组第二加强筋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拱形支护座与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之间空隙设有混凝土层。
8.优选的,拱形支护座的顶部设有弧形的支护板,支护板与拱形支护座之间呈环形阵列均匀设有五组缓冲弹簧,五组缓冲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十组连接块,且十组连接块未与五组缓冲弹簧连接的一侧与支护板和拱形支护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由于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和第三锥形齿轮转动,由于第三锥形齿轮与第四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使第四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连接杆和转动柱转动,通过与螺纹杆相互配合,带动承载板和支护组件上下移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护组件的高度,使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1.2、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混凝土层相互配合,可以增加拱形支护座的整体强度,支护板与隧道顶部接触,通过支护板和拱形支护座之间的缓冲弹簧伸缩,可以有效的进行缓冲减震,提高了装置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护组件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刹车滚轮、2底板、21支撑块、22第二转动杆、23第一锥形齿轮、24第二锥形齿轮、25第一连接杆、26第三锥形齿轮、27第四锥形齿轮、28第二连接杆、3固定板、4螺纹柱、5固定锥、6旋转钮、7电机箱、8驱动电机、9第一转动杆、10第一固定块、11转动柱、12螺纹杆、13第二固定块、14承载板、15支护组件、151拱形支护座、152第一加强筋、153第二加强筋、154第三加强筋、155混凝土层、156支护板、157缓冲弹簧、158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1
18.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包括两组刹车滚轮1,两组刹车滚轮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底板2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横向的固定板3,两组固定板3竖向贯穿连接有两组螺纹柱4,两组螺纹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锥5,两组螺纹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旋转钮6,底板2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箱7,电机箱7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底部设有竖向的第一转动杆9,底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固定块10,两组第一固定块1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两组竖向的转动柱11,两组转动柱11的顶部设有两组竖向的螺纹杆12,两组螺纹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固定块13,两组第二固定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
横向的承载板14,承载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护组件15。
19.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2,底板2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块21,两组支撑块21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组横向的第二转动杆22,两组第二转动杆2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锥形齿轮23,两组第一锥形齿轮23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23相匹配的第二锥形齿轮24,第二锥形齿轮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一连接杆25,且第一连接杆25的顶端贯穿底板2的顶部中间和电机箱7的底部与第一转动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8带动第一转动杆9、第一连接杆25和第二锥形齿轮24转动,由于第二锥形齿轮24与第一锥形齿轮23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一锥形齿轮23带动第二转动杆22转动;
20.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2,两组第二转动杆22的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套接有两组第三锥形齿轮26,两组第三锥形齿轮26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设有两组与第三锥形齿轮26相匹配的第四锥形齿轮27,两组第四锥形齿轮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竖向的第二连接杆28,两组第二连接杆28的顶端贯穿底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和两组第一固定块10与两组转动柱1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螺纹杆12的底端贯穿两组转动柱11的顶部延伸至转动柱11的内腔底部,且两组螺纹杆12的表面与两组转动柱11的内壁呈螺纹连接,第二转动杆22带动第三锥形齿轮26转动,由于第三锥形齿轮26与第四锥形齿轮27之间啮合连接,使第四锥形齿轮27带动第二连接杆28和转动柱11转动,进而使螺纹杆12在转动柱11内伸缩;
21.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支护组件15包括有拱形支护座151,拱形支护座151的内腔中间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一加强筋152,第一加强筋152的左右两侧设有两组倾斜状的第二加强筋153,且两组第二加强筋153呈倒八字型分布与拱形支护座151的内腔壁固定连接,第一加强筋152横向贯穿连接有第三加强筋154,且第三加强筋154的左右两侧与两组第二加强筋15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拱形支护座151与第一加强筋152、第二加强筋153和第三加强筋154之间空隙设有混凝土层155,第一加强筋152、第二加强筋153、第三加强筋154和混凝土层155相互配合,可以增加拱形支护座151的整体强度;
22.实施例2
23.参照图3,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拱形支护座151的顶部设有弧形的支护板156,支护板156与拱形支护座151之间呈环形阵列均匀设有五组缓冲弹簧157,五组缓冲弹簧15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十组连接块158,且十组连接块158未与五组缓冲弹簧157连接的一侧与支护板156和拱形支护座15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护板156与隧道顶部接触,通过支护板156和拱形支护座151之间的缓冲弹簧157伸缩,可以有效的进行缓冲减震。
24.工作原理:通过刹车滚轮1将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转动旋转钮6,使螺纹柱4和固定锥5向下移动插进地面,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驱动电机8带动第一转动杆9、第一连接杆25和第二锥形齿轮24转动,由于第二锥形齿轮24与第一锥形齿轮23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一锥形齿轮23带动第二转动杆22转动和第三锥形齿轮26转动,由于第三锥形齿轮26与第四锥形齿轮27之间啮合连接,使第四锥形齿轮27带动第二连接杆28和转动柱11转动,通过与螺纹杆12相互配合,带动承载板14和支护组件15上下移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护组件15的高度,第一加强筋152、第二加强筋153、第三加强筋154和混凝土层155相互配合,可以增加拱形支护座151的整体强度,支护板156与隧道顶部接触,通过支护板156和拱形支护座151
之间的缓冲弹簧157伸缩,可以有效的进行缓冲减震。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