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集中供液硐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0813发布日期:2022-08-03 04:4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集中供液硐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液硐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集中供液硐室。


背景技术:

2.随着综采技术的不断提高,煤矿使用的综采设备逐步向大型化发展,传统的采用设备列车装载移动变压器、负荷中心、乳化液泵、喷雾泵等设备,布置在距离工作面较近的位置进行近距离供液。这种供液方式中设备列车拉移频繁、综采工作面人员安全出口狭小,进出设备材料不通畅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下集中供液硐室。
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井下集中供液硐室,包括硐室主体、供液系统与轨道;
6.硐室主体用于设置在巷道内,硐室主体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防火栅栏门和调节风门,硐室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防火栅栏门;
7.供液系统铺设在硐室主体内;供液系统包括集中供液设备和供液管路,集中供液设备包括通过供液管路依次相连通的高压反冲洗过滤站、乳化液泵站、乳化液配比装置、喷雾泵站、乳化液箱、净水箱、净化站和支架回液过滤站;
8.轨道铺设在硐室主体内,用于移动集中供液设备。
9.可选的,硐室主体用于设置在巷道的中部,第一防火栅栏门和调节风门设置在硐室主体靠近巷道口的一端。
10.可选的,轨道的导轨与硐室主体的底板平行,轨道的轨枕浇筑在硐室主体的底板中,轨枕为钢板,导轨与轨枕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导轨内侧设置角钢用来固定底板。
11.可选的,井下集中供液硐室还包括照明电缆钩、通信电缆钩、供液管路钩与动力电缆沟,照明电缆钩安装在硐室主体的顶部,通信电缆钩和供液管路钩都安装于硐室主体的顶部的一侧,动力电缆沟位于轨道内侧。
12.可选的,供液管路包括无缝钢管、高压软管与高压连接器;硐室主体外的供液管路采用无缝钢管连接,硐室主体内的供液管路采用高压软管结合高压连接器连接。
13.可选的,井下集中供液硐室还包括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在硐室主体内。
14.可选的,井下集中供液硐室还包括瓦斯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硐室主体内。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6.1、通过将供液系统铺设在硐室主体内;供液系统包括集中供液设备,集中供液设备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的高压反冲洗过滤站、乳化液泵站、乳化液配比装置、喷雾泵
站、乳化液箱、净水箱、支架回液过滤站,硐室内充分考虑设备安装位置、支护条件的情况,硐室内设备需具备智能集中供液功能,实现对工作面远距离集中恒压供液,保证支护设备工作阻力稳定,减少设备的频繁拉移,提高了生产效率。
17.2、本硐室位于稳定的岩层中,有利于硐室内集中供液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供液的洁净度得到很大提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井下集中供液硐室的断面图。
20.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井下集中供液硐室的剖面图。
21.图3为集中供液设备布置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井下集中供液硐室,设置在顶部为圆弧状的巷道8中,包括硐室主体1、供液系统2与轨道3;硐室主体1设置在巷道8内,硐室主体1的一端还依次设置有第一防火栅栏门4和调节风门5,硐室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防火栅栏门6;调节风门5用于给硐室主体1通风。供液系统2铺设在硐室主体1内;供液系统2包括集中供液设备7,集中供液设备7包括依次相连通的高压反冲洗过滤站12、乳化液泵站13、乳化液配比装置14、喷雾泵站15、乳化液箱16、净水箱17、净化站18和支架回液过滤站19;高压反冲洗过滤站12的型号为gl2500/40/25,乳化液泵站13的型号为gyz4,乳化液配比装置14的型号为brw550/40乳化液泵,喷雾泵站15的型号为gyz3;乳化液箱16的型号为frx550/70,净水箱17的型号为kpx516/70,净化站18的型号为zm-jsz-10,支架回液过滤站19的型号为zm-xwq-2000;集中供液设备7设置在硐室主体1旁,用于供液系统2与硐室主体1的智能互动。轨道3铺设在硐室主体1内。用于移动设备。
24.进一步地,硐室主体1用于设置在巷道8的中部,第一防火栅栏门6和调节风门5设置在硐室主体1靠近巷道口的一端。
25.进一步地,轨道3的导轨与硐室主体的底板平行,轨道3的轨枕可以采用钢板+圆钢的形式浇筑在硐室主体1的底板中,导轨与轨枕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导轨内侧可以设置角钢,保证轨道3内侧的稳定性。
26.进一步地,井下集中供液硐室还包括照明电缆钩9、通信电缆钩10、供液管路钩11和动力电缆沟,照明电缆钩9安装在硐室主体1的顶部,通信电缆钩10和供液管路钩11都安装于硐室主体1的顶部的一侧,动力电缆沟位于轨道内侧。
27.进一步地,管道包括无缝钢管、高压软管与高压连接器;硐室主体内的管路采用无缝钢管连接,硐室主体外采用高压软管结合高压连接器连接。例如,供液系统2的管路采用无缝钢管硬连接,以减少管路磨损。硐室主体1外可以采用高压软管结合高压连接器连接。
28.进一步地,井下集中供液硐室还包括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在硐室主体内,能够将数据传输至工作面顺槽集控中心与地面调度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具备智能分析功能。
29.进一步地,井下集中供液硐室还包括瓦斯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都安装在硐室主体1内。
30.进一步地,硐室主体1的龙骨可以按照巷道8环向布置,龙骨以及其他装饰材料具有阻燃、抗静电、耐腐蚀、耐磨、无毒等性能,材料不渗水。硐室主体1还可以设置集中供液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与环境监测系统。巷道8的底部材质可以为岩层,巷道8支护为防渗水设计。
31.进一步地,调节风门5可以为自动控制的风门,具有可调节风量的百叶窗。
32.进一步地,硐室主体1可以还设有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供液系统2智能化,包括:乳化液泵站智能控制、乳化液配比系统智能控制、高压反冲洗过滤站智能控制、回液过滤站智能控制、清水过滤站智能控制、就地闭锁、急停闭锁与一键紧急停泵。
33.本实施例的井下集中供液硐室通过将供液系统铺设在硐室主体内;供液系统包括集中供液设备,集中供液设备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的高压反冲洗过滤站、乳化液泵站、乳化液配比装置、喷雾泵站、乳化液箱、净水箱、支架回液过滤站,实现工作面远距离集中供液,减少设备的频繁拉移,提高了生产效率。
34.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至少两个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