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层低速率运动条件下原油侧向分流定向评价的方法

文档序号:29984919发布日期:2022-05-11 13:0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层低速率运动条件下原油侧向分流定向评价的方法

1.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断层低速率运动条件下原油侧向分流定向评价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断层对我国油气成藏和分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东部地区绝大多数油藏受断裂控制,中、西部地区油藏大多也与断裂有密切关系。断层是含油气盆地内油气输导体系主要构成要素之一,作为油气纵向运移的重要通道。但是,油气注入断层后并不是始终沿着断裂带发生纵向运移,在一定条件下运移路径将发生“拐弯”,即发生侧向分流而进入断裂带周缘的多套储集层。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油气在断裂体系内的侧向分流过程十分复杂.相邻的多套储集层含油气情况可以差异很大,有些储集层含油而另外一些储集层则不含油。由于对油气沿断裂带运移过程中的侧向分流机理缺少深入认识,油气在断层内发生侧向分流的位置始终难于评价,这也成为油气勘探中遇到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而且,流体沿断裂带的运移机理及分流能力,是油气地质界一直以来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层低速率运动条件下原油侧向分流定向评价的方法。
4.本发明提供的断层低速率运动条件下原油侧向分流定向评价的方法,通过收集目标区的地层测井或岩心资料,获取油藏的渗透率和油藏规模的数据;根据数据获得多个油藏与渗透率的关系。
5.具体步骤如下:
6.s1、选取目标地层中的多口井(至少5口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技术分别获得各井位中上层和下层多个不同油藏的渗透率和油藏规模。
7.单个油藏渗透率计算公式如下:
[0008][0009]
式中,d表示单个油藏的渗透率值,md;d表示单个油藏分段测出的渗透率值,md,n表示单个油藏分段的段数。
[0010]
单个油藏规模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1]
m=l
1-l2ꢀꢀꢀꢀꢀꢀꢀꢀꢀꢀꢀꢀꢀꢀ
式(2)
[0012]
式中,m表示单个油藏在地层剖面图中的规模,m;l1表示油藏在地层剖面图中的起始值,m;l2表示油藏在地层剖面图中的终止值,m。
[0013]
作为一种优选,相邻较近的油藏可看作一个油藏,作为一个合并油藏。例如相邻油藏中间间隔了一层薄泥岩层或者水层,就可以合并为一个油藏。油藏之间泥岩层太厚或者间隔层数太多就不能合并。合并以后的合并油藏渗透率等于合并其中的各油藏渗透率数据的平均值。合并油藏的规模等合并其中的各油藏规模数据的平均值。
[0014]
s2、计算各井位中上层所有油藏的平均渗透率值h

和下层所有油藏的平均渗透率值h

;然后计算渗透率比值k,k=h

/h


[0015]
平均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6][0017]
式中,h表示平均渗透率,md;d表示单个油藏的渗透率值,md,n表示油藏数量。
[0018]
s3、计算各井位中上层所有油藏的平均油藏规模s

和下层所有油藏的平均油藏规模s

;然后计算油藏规模比值v,v=s

/s


[0019]
平均油藏规模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0][0021]
式中,s表示平均油藏规模,m;m表示单个油藏在地层剖面图中的规模,m;n表示油藏数量。
[0022]
s4、以渗透率比值k为横坐标,油藏规模比值v为纵坐标作图,投到散点图中,得到油藏规模与渗透率之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变化规律分析油藏地层中的渗透率的变化来预测原油的分流和油藏的分布。
[0023]
当下层油藏的渗透率h

是上层渗透率h

的2倍左右时,下层油藏的规模可达到上层油藏规模的1/2,说明当下层的渗透率是上层渗透率的2倍左右时,下部地层中就可能存在由于原油侧向分流而形成的油藏。当下层的渗透率h

是上层渗透率h

的8倍左右时,下方油藏的规模可达到与上方油藏一样的规模,说明当下部地层的渗透率是上部地层渗透率的8倍左右时,下部地层中有大概率存在由于原油侧向分流而形成的油气藏。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对地层渗透率的统计分析来预测原油以及油藏分布的新方法。通过收集目标区的地层测井或岩心资料,获取油气藏的渗透率和油气藏规模的数据;根据数据获得多个油藏与渗透率的关系。分析油藏地层中的渗透率的变化来预测原油的分流和油藏的分布。
[0026]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7]
图1、x1井的油藏剖面图。
[0028]
图2、x1井的油藏剖面图。
[0029]
图3、x1井的油藏剖面图。
[0030]
图4、x1井的油藏剖面图。
[0031]
图5、x1井的油藏剖面图。
[0032]
图6、x1井的油藏剖面图。
[0033]
图7、x1井的油藏剖面图。
[0034]
图8、x1井的油藏剖面图。
[0035]
图9、油藏规模与渗透率比值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7]
将本发明的断层低速率运动条件下原油侧向分流定向评价的方法应用于某一地层中,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0038]
(1)选取某一地层中的8口井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命名为x1、x2、x3、x4、x5、x6、x7、x8。
[0039]
(2)利用测井技术得到8口井的油藏剖面图,见图1-8。分别计算获得每口井中上层和下层多个不同油藏的渗透率和油藏规模。根据公式(1)获得每个油藏的渗透率值,然后根据公式(3)计算各井中上层所有油藏的平均渗透率值h

和下层所有油藏的平均渗透率值h

。根据公式(2)获得每个油藏的规模值,然后根据公式(4)计算各井位中上层所有油藏的平均油藏规模s

和下层所有油藏的平均油藏规模s

;计算结果见表1。
[0040]
表1、油藏渗透率与规模统计表
[0041][0042][0043]
(3)根据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下层油藏渗透率值渐渐的接近上层油藏渗透率值并反超时,下层油藏规模也渐渐的接近上层油藏规模并反超。这时再结合渗透率比值k,k=h

/h

和油藏规模比值v,v=s

/s

,将上下层油藏的渗透率和油藏规模相比得到一个比值如下表2:
[0044]
表2渗透率比值与油藏规模比值
[0045]
井名渗透率比值(k)油藏规模比值(v)x10.080.36x20.360.37x31.350.43x42.610.67x54.230.83x611.371.02x713.081.53x819.21.89
[0046]
(4)根据表2中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看出油气藏规模的变化与渗透率比值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表2中的数据按照以渗透率比值为横坐标,以油气藏规模比值为纵坐标,将数据投入到散点图并得到一条直线如图9所示。
[0047]
结合图9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油藏的规模比随着渗透比的增大而增大,经过进一步的计算得到了公式:根据该公式可以得到,当渗透比达到2左右时,油藏规模比达到0.5,即下层油藏的渗透率为上层油藏渗透率的2倍左右时,下层可形成的油藏可达到上层油藏的一半左右。当渗透比达到8左右时,油藏规模比达到1,即下层油藏的渗透率为上层油藏渗透率的8倍左右时,下层可形成与上层规模一样的油藏。
[004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