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6129发布日期:2022-06-07 20:5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勘探测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石油测井过程中,有部分项目涉及到放射源的使用,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事故,导致放射性源落入井内。则必须及时打捞出来,否则一方面放射性源失控会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会造成社会恐慌,均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3.石油测井使用的放射性源落入充满钻井泥浆的井内,一般在几百至几千米深的井底,打捞难度大。目前打捞措施有以下几种:一是在钻具前端加装捞篮工具下至井底,通过泥浆反循环将源泵入捞蓝,该方法不能实时确定源的状态,存在被沉砂埋入更深位置的风险。二是钻具前端加装强磁打捞器,需要钻具配合下至井底将落源吸附打捞出地面,因为不具备实时探测源位置的能力,必须下至井底并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盲捞,钻具压力控制精度低,容易在打捞过程中将放射性源外包的金属壳压变形或泄露,存在二次事故风险。故目前的落源打捞技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在打捞放射性源过程中实时监测放射性源的状态,如何保证强磁体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以及减少打捞装置与放射性源之间的磁力衰减。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直接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强磁打捞装置。打捞装置包括可扩展测井仪器堵头和可拆卸打捞模块。打捞模块包含强磁体和固定及保护金属模块。
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7.装置体积小巧,连接于仪器底端,对仪器在井内上提下放操作没有影响,灵活度同常规操作。
8.装置连接与测井仪器底端,不影响仪器上部电气连接、数据采集和信号传输,可以通过测井仪器实时监控周围放射性强度,能够判断打捞过程中放射源的状态。
9.测井仪器堵头主体具备防进水功能之外,还具备一个较薄的防磨间隙环,可以更好的防止强磁体在井内的磨损,有效保护强磁体。此外测井仪器堵头主体下部留有螺纹孔,可扩展连接其他类型的装置。
10.强磁体框架安装于仪器堵头下部,环形强磁体由金属框架固定并防护,框架底部为纯平结构,减少了落源和强磁体之间的间隙,使得吸附力更大,吸附后不容易脱落。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示意图;
12.图中,1. 强磁体框架,2. 环形强磁体,3. 强磁体框架拆卸环,4. 测井仪器堵头主体,5. 强磁体框架连接丝扣限位槽,6.防磨间隙环。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强磁框架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强磁体示意图;
15.图4是强磁体框架拆卸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7.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强磁体框架1,穿在框架圆柱上的环形强磁体2,穿在框架方柱体上的强磁体框架拆卸环3,测井仪器堵头主体4,强磁体框架连接丝扣限位槽5 ,防磨间隙环6。
18.优选地,强磁体框架1为一体式加工,底面圆形板为纯平板。
19.优选地,环形强磁体2与强磁体框架1上圆柱体完全契合。
20.优选地,强磁体框架拆卸环为非导磁金属材质,中心镂空的正方形孔与强磁体框架1一端的方柱形完全契合,便于整个模块拆卸。
21.优选地,所述强磁体框架1通过旋进丝扣与测井仪器堵头主体4连接后,在强磁体框架连接丝扣限位槽5处再安装一颗限位螺丝,防止强磁体框架1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22.优选地,测井仪器堵头主体4上具备防磨间隙环6,其外径大于环形强磁体及强磁体框架外径,用于减少环形强磁体及强磁体框架在井内移动时与井壁的摩擦,从而保证环形强磁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
23.测井仪器堵头主体4下端的丝扣槽,在拆卸强磁体框架后,还可以安装兼容别的应用模块。
24.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25.石油测井射源作业过程中出现落源事故后,将环形强磁体2安装于强磁体框架1上,再安装强磁体框架拆卸环3组成强磁打捞模块,此时利用六方扳手卡在强磁体框架拆卸环3上,将强磁体框架旋进于测井仪器堵头主体对应的丝扣槽内,最后将限位螺丝安装于强磁体框架连接丝扣限位槽5内,然后将测井仪器堵头主体4连接于可探测周围放射性的测井仪器底端。通过测井绞车操作,将测井仪器及打捞装置下放入井内,在将落入井内的放射性源吸附后,仪器数据会有相应显示,说明落源已经被成功打捞,通过绞车上提起出仪器,则可将落源成功打捞。该种方式可通过测井绞车精细控制仪器下压力,不会对放射性源造成损伤,也能实时实时监测放射性源打捞过程中放射性源与打捞装置之间的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强磁体框架(1),穿在强磁体框架圆柱上的环形强磁体(2),穿在框架方柱体上的强磁体框架拆卸环(3),测井仪器堵头主体(4),强磁体框架连接丝扣限位槽(5),防磨间隙环(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磁体框架(1)为一体式加工,底面圆形板为纯平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强磁体(2)与强磁体框架(1)上圆柱体完全契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磁体框架拆卸环(3)为非导磁金属材质,中心镂空的正方形孔与强磁体框架(1)一端的方柱形完全契合,便于强磁体框架(1)的拆卸与安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磁体框架(1)通过旋进丝扣与测井仪器堵头主体(4)连接后,在强磁体框架连接丝扣限位槽(5)处再安装一颗限位螺丝,防止强磁体框架(1)在使用过程中脱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测井仪器堵头主体(4)上具备防磨间隙环(6),其外径大于环形强磁体及强磁体框架外径,用于减少环形强磁体及强磁体框架在井内移动时与井壁的摩擦,从而保证环形强磁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于测井仪器底端的放射性源打捞装置,包括固定强磁体框架,穿在框架圆柱上的环形强磁体,穿在框架方柱体上的强磁体框架拆卸环,含有防磨间隙环的测井仪器堵头主体。将其组装好并连接于可探测周围放射性的测井仪器底端。通过测井绞车操作,将测井仪器及打捞装置下放入井内进行放射性源的打捞,该种方式可通过测井绞车精细控制仪器下压力,不会对放射性源造成损伤,也能实时实时监测放射性源打捞过程中放射性源与打捞装置之间的状态。置之间的状态。置之间的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鲁晋瑜 苗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苗贝
技术研发日:2022.01.03
技术公布日:2022/6/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