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大落差采煤工作面泵站供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9823发布日期:2022-07-01 19:1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远距离大落差采煤工作面泵站供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远距离大落差采煤工作面泵站供液系统。


背景技术:

2.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高压供液是采煤工作面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现有的技术中一般采用固定泵站供液和移动泵站供液两种形式,固定泵站供液一般供液距离不超过1500m,移动泵站可以随控制台一并拉移,但是受打运能力和巷道条件制约较多,在巷道条件不利于设置移动泵站时,不得不采用固定泵站,固定泵站如果设置在工作面顺槽以里,就必不可少的需要扩刷硐室,以及后期在回采临近泵站位置时,需要挪移泵站,这样既增加了工作量又对高效回采产生了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远距离多进多出的泵站供液系统。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远距离大落差采煤工作面泵站供液系统,包括第一机头支架、第二中部支架、第三机尾支架、压力表、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机头支架位于第一巷道,所述第二中部支架位于采煤工作面中部,第一巷道位于采煤工作面的下方,所述第三机尾支架位于第二巷道,第二巷道位于第一巷道的上方;
5.所述第一机头支架的下端连通有第一进液管路,所述第一进液管路的外侧连通有第二进液管路,所述第一进液管路、第二进液管路的下端共同连通有乳化液泵站,所述乳化液泵站包括4台乳化泵,且4台乳化泵为并联联合布置,所述第二中部支架、第三机尾支架的下端分别与第二进液管路相连通,所述乳化液泵站包括第一回液管路、第二回液管路,所述第一回液管路远离乳化液泵站的一端与第一机头支架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液管路的上端通过两根第二连接管分别与第二中部支架、第三机尾支架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第一机头支架、第二中部支架、第三机尾支架的下端均连接有压力表,所述第一进液管路、第二进液管路的上端均通过压力表分别与第一机头支架、第二中部支架、第三机尾支架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液管路远离乳化液泵站的一端与第一回液管路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第一机头支架、第二中部支架、第三机尾支架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全阀,多个所述安全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液管路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相连通。
9.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液泵站包括6个水箱,且6个水箱为串联结构。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管路、第二进液管路、第一回液管路、第二回液管路、第二连接管均为直径51mm的管路。
11.优选的:所述乳化液泵站位于系统大巷的外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传统的单路进液管改
造为双路进液管,形成多路多头进液,有效的减少了压力损失,同时保证了供液流量的平稳,通过乳化液泵站将6个水箱串联,有效的保证了供液不断液,实现了回液的全部回收不浪费,并通过4台乳化泵,且4台乳化泵为并联联合布置,确保有充足的动力保证供液效果,同时通过添加压力表,有效的对压力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及时补液增压,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远距离大落差采煤工作面泵站供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远距离大落差采煤工作面泵站供液系统的系统优化布置图;
15.图中:1-第一机头支架;2-第二中部支架;3-第三机尾支架;4-压力表;5-第一进液管路;6-第二进液管路;7-乳化液泵站;8-第一回液管路;9-第二回液管路;10-第二连接管;11-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1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8.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远距离大落差采煤工作面泵站供液系统,包括第一机头支架1、第二中部支架2、第三机尾支架3、压力表4、第一进液管路5、第二进液管路6、乳化液泵站7、第一回液管路8、第二回液管路9、第二连接管10、安全阀11。
19.参阅图1,第一机头支架1位于第一巷道中,第二中部支架2位于第二巷道中,第一巷道高于第二巷道,第三机尾支架3位于第三巷道中,第三巷道低于第二巷道,第一巷道与第三巷道之间落差约为215m。
20.本实施例中,第一巷道为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巷道,第二巷道为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巷道。
21.参阅图1,第一机头支架1的下端连通有第一进液管路5,第一进液管路5的外侧连通有第二进液管路6,第一进液管路5、第二进液管路6的下端共同连通有乳化液泵站7,第一进液管路5与乳化液泵站7之间距离约为2710m。
22.参阅图1,第二中部支架2、第三机尾支架3的下端分别与第二进液管路6相连通。
23.本实施例中,第一机头支架1、第二中部支架2、第三机尾支架3的下端均连接有压力表4,第一进液管路5、第二进液管路6的上端均通过压力表4分别与第一机头支架1、第二中部支架2、第三机尾支架3相连通。
24.参阅图2,乳化液泵站7位于系统大巷的外口,使得整个运顺都在高压管路的覆盖范围之内,为后期巷道修护施工单体创造了有利条件,且有效的减少了大量卧底撕帮的巷
修工作量。
25.本实施例中,乳化液泵站7包括6个水箱,且6个水箱为串联结构,有效的保证了供液不断液,又能实现回液的全部回收不浪费
26.本实施例中,乳化液泵站7还包括4台乳化泵,且4台乳化泵为并联联合布置,确保有充足的动力保证供液效果。
27.参阅图1,第一回液管路8远离乳化液泵站7的一端与第一机头支架1相连通,第二回液管路9的上端通过两根第二连接管10分别与第二中部支架2、第三机尾支架3相连通。
28.本实施例中,第二回液管路9远离乳化液泵站7的一端与第一回液管路8相连通。
29.本实施例中,第一机头支架1、第二中部支架2、第三机尾支架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全阀11,多个安全阀11分别与第一回液管路8及两个第二连接管10的上端相连通,有效的对压力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及时补液增压,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0.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液管路5、第二进液管路6、第一回液管路8、第二回液管路9、第二连接管10均为直径51mm的管路,有效的减少了压力损失。
3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人员将乳化液泵站7布置在系统大巷的外口,并将4台乳化泵并联设置,同时将6个水箱串联设置,将第一进液管路5与第一机头支架1相连通,并新增一条第二进液管路6,使其与第一进液管路5相连通,同时通过连接管将第二进液管路6分别与第二中部支架2、第三机尾支架3相连通,再将第一回液管路8与第一机头支架1相连通,再通过新增一条第二回液管路9,使其与第一回液管路8相连通,同时通过在第二回液管路9的外侧连通两根第二连接管10,使其分别与第二中部支架2、第三机尾支架3相连通,形成多进多回供液系统,在减少压力损失的同时,既能保证机尾侧的供液压力,又能保证供液流量的平稳,为提高上限段回采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本技术多管供液压降小、流量稳定,保证了工作面推进的正常供压,同时为今后大落差长距离供液的实践打下基础,大大提高了实用性,易于推广。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