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5347发布日期:2022-11-15 23:2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捞油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油田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油层能量不断下降,部分抽油机井因供液不足已无法连续生产,转而采用捞油工艺对油井进行定期捞油开采。捞油工艺由捞油绞车、捞油井口密封装置、捞油井口、捞油器和油罐等组成。其中,采用的捞油器不具备定量捞油功能,只能依靠操作者经验进行操作,不仅影响施工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
3.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捞油器的结构,使其具备自动定量捞油功能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包括上接头、中心管、胶筒组件、外套管、自动卸荷组件和下接头,上接头连接在中心管的上端,在中心管上设有背帽,背帽上方的中心管上设有上油孔,背帽下方的中心管上可滑动地连接胶筒组件,且在背帽下方的中心管上、至少距离背帽一个胶筒组件长度的位置,设有下油孔,中心管的下端连接外套管,在外套管内设置自动卸荷组件,自动卸荷组件上端活动封堵在中心管的下端口,且在外套管的上侧设有卸荷油孔,在外套管的下端,连接下接头。
6.优选的,所述胶筒组件包括胶筒护套和胶筒,胶筒护套滑动套接在所述中心管上,在胶筒护套的外表面,设有一圈卡接槽,胶筒卡接在卡接槽内,且胶筒部分凸出卡接槽,形成环形密封结构。
7.进一步优选,在所述背帽下方的所述中心管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动槽,在所述胶筒组件内侧壁设有滑动块,滑动块匹配在滑动槽中。
8.进一步优选,所述自动卸荷组件包括阀座、阀球、阀罩和弹簧,阀座连接在所述中心管下端口,阀球远离阀座的一端连接在阀罩上,阀罩远离阀球的一端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连接。
9.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外套管和所述下接头之间,设有定载调节环,定载调节环可移动地连接在下接头的上段。
10.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中心管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中心管下端与所述外套管上端螺纹连接,并通过第一销钉固定;外套管下端与所述下接头上端螺纹连接,并通过第二销钉固定。
11.进一步优选,在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配重杆连接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定量捞油机构,实现捞油器的定液柱捞油、超液柱自动卸荷,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大大提供了捞油作业施工效率;在两个螺纹连接处均采用销钉固定,确保钢丝绳承载扭转时螺纹连接部位的牢固连接,避免倒扣风险。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行状态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额定载荷上行状态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超载卸荷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包括上接头13、中心管1、胶筒组件、外套管10、自动卸荷组件和下接头12,上接头13连接在中心管1的上端,在中心管1上设有背帽2,背帽2上方的中心管1上设有上油孔101,背帽2下方的中心管1上可滑动地连接胶筒组件,且在背帽2下方的中心管1上、至少距离背帽2一个胶筒组件长度的位置,设有下油孔102,中心管1的下端连接外套管10,在外套管10内设置自动卸荷组件,自动卸荷组件上端活动封堵在中心管1的下端口,且在外套管10的上侧设有卸荷油孔1001,在外套管10的下端,连接下接头12。
21.参考图2和图3,施工时,将钢丝绳帽与本捞油器上接头13相连接,下入井内套管中,装好井口防喷管,下放捞油器,胶筒组件因受套管摩擦力作用而上移,从而把下油孔102露出来,遇液面后液体通过中心管1的下油孔102进入,从上油孔101到达胶筒组件上部。当达到预定沉没液柱高度后,上提捞油器,因液柱压力和套管摩擦阻力,胶筒组件下移,将中心管1的下油孔102封闭,捞油器上行,将捞油器以上井液抽至井口,排入回收罐,即完成一次捞油工作。
22.参考图4,若捞油器上行时,其上部液柱超载(超过钢丝绳的许用载荷),自动卸荷组件在压力作用下开启,油从中心管1下端与自动卸荷组件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外套管10上端,再从卸荷油孔1001自动卸荷,直至达到预定载荷,自动卸荷组件关闭。既可保证满负荷运行,又可避免过载,消除了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捞油作业施工效率。
23.作为胶筒组件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胶筒组件包括胶筒护套3和胶筒4,胶筒护套3滑动套接在所述中心管1上,在胶筒护套3的外表面,设有一圈卡接槽,胶筒4卡接在卡接槽内,且胶筒4部分凸出卡接槽,形成环形密封结构。通过环形密封结构与套管密封。
24.作为滑动连接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所述背帽2下方的所述中心管1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动槽,在所述胶筒组件内侧壁设有滑动块,滑动块匹配在滑动槽中。滑动槽可设置对称的两条。
25.作为自动卸荷组件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自动卸荷组件包括阀座6、阀球7、阀
罩8和弹簧9,阀座6连接在所述中心管1下端口,阀球7远离阀座6的一端连接在阀罩8上,阀罩8远离阀球7的一端与弹簧9的一端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接头12的上端连接。
26.自动卸荷时,在压力作用下,阀球7被压迫向下,离开阀座6,油从阀座6与阀球7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外套管10上端,并从卸荷油孔1001自动卸荷,直至达到额定载荷后,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阀球7向上,封堵住阀座6。
27.为了调节本捞油器的额定载荷,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外套管10和所述下接头12之间,设有定载调节环11,定载调节环11可移动地连接在下接头12的上段。
28.定载调节环11与下接头12的上端可为螺纹连接,在调整时,通过转动定载调节环11,移动到目标位置后,将外套管1连接在定载调节环11上部的下接头12上,此时调整了弹簧9的压缩程度,即对定载进行了调整。
29.为了连接稳定,作为改进,所述上接头13与所述中心管1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中心管1下端与所述外套管10上端螺纹连接,并通过第一销钉5固定;外套管10下端与所述下接头12上端螺纹连接,并通过第二销钉固定。确保钢丝绳承载扭转时螺纹连接部位的牢固连接,避免倒扣风险。
30.在遇到稠油井时,捞油器下接头12可挂接配重杆,作为改进,在所述下接头12的下端,设有配重杆连接槽。
3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3)、中心管(1)、胶筒组件、外套管(10)、自动卸荷组件和下接头(12),上接头(13)连接在中心管(1)的上端,在中心管(1)上设有背帽(2),背帽(2)上方的中心管(1)上设有上油孔(101),背帽(2)下方的中心管(1)上可滑动地连接胶筒组件,且在背帽(2)下方的中心管(1)上、至少距离背帽(2)一个胶筒组件长度的位置,设有下油孔(102),中心管(1)的下端连接外套管(10),在外套管(10)内设置自动卸荷组件,自动卸荷组件上端活动封堵在中心管(1)的下端口,且在外套管(10)的上侧设有卸荷油孔(1001),在外套管(10)的下端,连接下接头(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组件包括胶筒护套(3)和胶筒(4),胶筒护套(3)滑动套接在所述中心管(1)上,在胶筒护套(3)的外表面,设有一圈卡接槽,胶筒(4)卡接在卡接槽内,且胶筒(4)部分凸出卡接槽,形成环形密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帽(2)下方的所述中心管(1)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动槽,在所述胶筒组件内侧壁设有滑动块,滑动块匹配在滑动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卸荷组件包括阀座(6)、阀球(7)、阀罩(8)和弹簧(9),阀座(6)连接在所述中心管(1)下端口,阀球(7)远离阀座(6)的一端连接在阀罩(8)上,阀罩(8)远离阀球(7)的一端与弹簧(9)的一端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接头(12)的上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套管(10)和所述下接头(12)之间,设有定载调节环(11),定载调节环(11)可移动地连接在下接头(12)的上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13)与所述中心管(1)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中心管(1)下端与所述外套管(10)上端螺纹连接,并通过第一销钉(5)固定;外套管(10)下端与所述下接头(12)上端螺纹连接,并通过第二销钉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接头(12)的下端,设有配重杆连接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捞油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整体式过载保护定量套管捞油器,包括上接头、中心管、胶筒组件、外套管、自动卸荷组件和下接头,上接头连接在中心管的上端,在中心管上设有背帽,背帽上方的中心管上设有上油孔,背帽下方的中心管上可滑动地连接胶筒组件,且在背帽下方的中心管上、至少距离背帽一个胶筒组件长度的位置,设有下油孔,中心管的下端连接外套管,在外套管内设置自动卸荷组件,自动卸荷组件上端活动封堵在中心管的下端口,且在外套管的上侧设有卸荷油孔,在外套管的下端,连接下接头。本新型实现捞油器的定液柱捞油、超液柱自动卸荷,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同时大大提供了捞油作业施工效率;并且能避免倒扣风险。扣风险。扣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周方好 刘利 郑彩芳 周紫萌 周紫艳 孙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天源大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6
技术公布日:2022/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