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洞库式数据中心的隧道洞口段防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0902发布日期:2022-11-05 07:3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洞库式数据中心的隧道洞口段防爆结构,属于隧道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作为用于存储信息化数据的特定功能性建筑物,数据中心在防护安全性方面有着相对严苛的要求,其中一方面即要求数据中心有一定的防爆能力,以保证其在战争期间也可以正常运转。为了满足数据中心在防爆性能上的需求,贵州地区提出并逐步推广一种置于山体的洞库式数据中心,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洞库式数据中心依靠外部山体作为防爆壳,整体防爆性能较为突出,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具体而言,洞库式数据中心的防爆能力直接取决于隧道的埋深,而隧道洞口段的埋深相对较浅,不足以保障结构的防爆性能。
3.为了改善洞库式数据中心隧道洞口段防爆能力不足的问题,有效保证洞库式数据中心的整体防爆性能,研究一种适用于洞库式数据中心的隧道洞口段防爆结构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洞库式数据中心的隧道洞口段防爆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适用于洞库式数据中心的隧道洞口段防爆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洞口外侧的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在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背部的隧道洞口段从下至上依次为明洞圬工回填结构、第一回填土层、防爆层、第二回填土层和填土护面层。
7.前述防爆层与钢筋混凝土洞门墙刚性连接,构成受力稳定的t型结构。
8.前述防爆层为钢筋混凝土防爆板。
9.前述钢筋混凝土防爆板为单层或多层设置,多层钢筋混凝土防爆板之间设有夹土或缓冲材料。
10.前述的钢筋混凝土防爆板的厚度为1.0~2.0m,混凝土采用c30或c35混凝土,并进行配筋设计。
11.前述钢筋混凝土防爆板在仰坡方向及边坡方向均相对第一回填土层顶面扩宽至少2m。
12.前述第一回填土层的回填高度超过明洞衬砌拱部不少于1.5m。
13.前述的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顶高出明洞衬砌顶不少于5m,且高出填土护面层顶面不少于0.5m。
14.前述第二回填土层和填土护面层相对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设置成倾斜向下的斜坡结构,并且在斜坡结构的坡脚处设有洞顶排水沟。
15.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洞库式数据中心的隧道洞口段防爆结构,其通过在隧道洞顶设置较厚的回填土层,进而在洞顶回填土层中部设置防爆层,所述防爆层为钢筋混凝土防爆板,通过洞顶回填土与钢筋混凝土防爆板的协同合作,在隧道洞顶形成一道抵抗爆破荷载的防爆缓冲结构,可避免爆破荷载直接破坏衬砌结构,进而提高隧道洞口段的防爆性能,其作为一种高防护的隧道洞口段结构,适用于诸如洞库式数据中心等对防爆性能有高规格要求的建设工程领域。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隧道洞顶设置较厚的回填土层,进而在洞顶回填土层中部设置一层钢筋混凝土防爆结构,通过洞顶回填土与钢筋混凝土防爆层的协同合作,在隧道洞顶形成一道抵抗爆破荷载的防爆缓冲结构,可避免爆破荷载直接破坏衬砌结构,进而提高隧道洞口段的防爆性能。通过将本实用新型运用到洞库式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可有效弥补常规洞库式数据中心隧道洞口段防爆性能不足的缺陷,大幅提升洞库式数据中心的整体防爆性能。
18.(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防爆层与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结构刚性连接,组成受力相对稳定的t型结构,埋置于回填土内部的钢筋混凝土防爆层可为洞门墙提高一定的锚拉力,进而可有效提高洞门墙的抗倾覆能力,结构稳定可靠,安全性能好。
19.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21.图1为隧道洞口段防爆结构纵断面图。
22.图2为隧道洞口段防爆结构墙背回填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洞库式数据中心的隧道洞口段防爆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洞口外侧的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2,在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2背部的隧道洞口段从下至上依次为明洞圬工回填结构4、第一回填土层5、防爆层1、第二回填土层6和填土护面层7。
25.所述防爆层1与钢筋混凝土洞门墙2刚性连接。具体地,所述防爆层1通过连接钢筋3与钢筋混凝土洞门墙2固连,构成受力相对稳定的t型结构,可为洞门墙提高一定的锚拉力,进而可有效提高洞门墙的抗倾覆能力。
26.所述防爆层1为钢筋混凝土防爆板。
27.所述钢筋混凝土防爆板为单层或多层设置,多层钢筋混凝土防爆板之间设有夹土
或缓冲材料。
28.所述钢筋混凝土防爆板的厚度控制在1.0~2.0m,混凝土采用c30或c35混凝土,并进行配筋设计。
29.所述的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2顶高出明洞衬砌顶不少于5m,以保证洞顶回填土层的厚度,且高出填土护面层(7)顶面不少于0.5m。
30.所述第二回填土层6和填土护面层7相对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2设置成倾斜向下的斜坡结构,并且在斜坡结构的坡脚处设有洞顶排水沟8。所述洞顶水沟8沟帮顶面与填土护面层7坡脚顶面平齐,作为洞顶雨水的排泄通道。
31.其具体施工流程为:
32.(1)在隧道明洞段开挖时,在仰坡和边坡预挖出钢筋混凝土防爆板的施工平台;
33.(2)进行隧道明洞段施工,待隧道明洞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明洞圬工回填结构4的施工,明洞圬工回填结构4可采用c15混凝土或浆砌片石材料;其后进行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2的施工,过程中预先设置与钢筋混凝土防爆板进行连接的连接钢筋3;
34.(3)其后按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方式进行第一回填土层5的施工,第一回填土层5作为防爆层1和明洞衬砌间的受力缓冲层,其回填高度应超过明洞衬砌拱部不少于1.5m,以确保受力缓冲效果;
35.(4)待第一回填土层5施工完成后,进行钢筋混凝土防爆板的施工,钢筋混凝土防爆板在仰坡方向及边坡方向均较第一回填土层5顶面扩大2m,浇筑钢筋混凝土防爆板时直接以隧道钢筋混凝土洞门墙2为前端模,以仰坡坡面为后端模,以左右侧边坡坡面为左右侧模板;
36.(5)钢筋混凝土防爆板施工完成且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第二回填土层6的填筑,其后施工填土护面层7;填土护面层7可以是隔水黏土层加植草的植被防护,也可以是浆砌片石或混凝土等结构防护。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保密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