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水位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96210发布日期:2023-01-18 00:1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孔水位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钻孔水位测量仪。


背景技术:

2.钻孔水位测量仪是一种根据压力与水深成正比的静水压力的原理,运用水压敏感集成元器件做深井水位测量仪的传感器装置,主体包括传感器探头和线缆,当前现有的钻孔水位测量仪大多是完全由人工进行操作收放线缆的,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自动工作的钻孔水位测量仪。
3.其中,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2022538154.x的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该种新型的水位测量仪,包括固定杆,固定杆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底座中轴处,左侧固定杆一侧固定连接控制开关,两个固定杆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侧固定连接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电动机,为了提高便于调节功能,通过螺纹杆、螺纹滑块、固定杆以及转动盘之间的配合,固定把手通过转动盘带动与其固接的螺纹杆转动,在螺纹杆的作用下,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滑块在螺纹杆上左右移动,同时螺纹滑块带动底部与其固接的右侧固定杆左右移动,将固定杆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实现了便于调节的功能,体现了通用性和实用性效果;
4.其中,不足点如下:该新型虽然通过装置实现了收放线缆时的便于调节的功能,但是依旧有大量工作需要人工来进行,不够便捷的同时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该新型通过机械装置进行收放线揽,却没考虑到机械装置可能造成线缆缠绕时聚集在一起的问题,可能会造成线缆损坏,甚至导致装置整体不可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钻孔水位测量仪。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钻孔水位测量仪,包括支撑架、外壳、收线轮、探测线缆、支撑柱和车轮,支撑架上贯穿设置有孔洞结构,支撑架上方固定连接有外壳,支撑架上方位于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收线轮,收线轮一端为齿状结构,且收线轮一侧安装有配套的伺服电机,收线轮上连接有探测线缆,支撑架底部一体化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转动连接有车轮,外壳内部设置有可以将回收上来的探测线缆均匀卷收的卷收机构,支撑柱一侧设置有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支撑的固定机构,支撑架上设置有可以对回收的探测线缆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
7.其中,卷收机构包括滑槽、滑动框架、半齿轮、齿轮、变向轮a和变向轮b,外壳内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成对的滑槽,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架,滑动框架为椭圆形框架,且框架内侧的上下方有齿状结构,外壳内部的上方位于滑动框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半齿轮,外壳内壁下方位于收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滑动框架下方一侧转动连接有变向轮a,外壳内部上方位于滑槽的同一平面处转动连接有变向轮b,滑动框架齿状结构可以与半齿轮啮合,齿轮与收线轮一端的齿状结构啮合,且半齿轮和齿轮的转动轴通过一对由皮带连
接的转轮连接。
8.其中,固定机构包括液压杆、钉盘和保护壳,支撑柱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钉盘,液压杆下方位于钉盘的外部滑动连接有保护壳,保护壳底部有与钉盘对应的孔状结构。
9.其中,清理机构包括干燥腔、电热丝、风扇、缆线清洁器外壳、弹性橡胶片、拉扣和海绵,支撑架上方一侧固定连接有干燥腔,干燥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热丝,干燥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风扇,风扇自带驱动电机,支撑架底部固定安装有缆线清洁器外壳,缆线清洁器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环绕缆线清洁器外壳一周的弹性橡胶片,弹性橡胶片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扣,弹性橡胶片内部放置有海绵,同时缆线清洁器外壳为开口设置,开口处外部设置有凸起结构,拉扣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可与缆线清洁器外壳开口外部凸起啮合。
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卷收机构,通过卷收机构实现了线缆的自动收放,同时对回收的线缆进行自动位置调整,确保线缆卷收均匀,不会因为卷收造成损坏,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机构,确保了装置在各种情况下的正常使用,减少了环境因素对装置的影响,确保了装置的稳定性;
13.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清理机构对回收上来的线缆进行自动清洁,减少了杂物对线缆的影响,避免了过多水分可能对线缆造成的腐蚀,增加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简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行时正面结构示意简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简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缆线清洁器内部结构示意简图。
18.图中标记:1、支撑架;101、外壳;102、收线轮;103、探测线缆;104、滑槽;105、滑动框架;106、半齿轮;107、齿轮;108、变向轮a;109、变向轮b;2、支撑柱;201、车轮;202、液压杆;203、钉盘;204、保护壳;3、干燥腔;301、电热丝;302、风扇;303、缆线清洁器外壳;304、弹性橡胶片;305、拉扣;306、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中:
21.参照图1-4,一种钻孔水位测量仪,包括支撑架1、外壳101、收线轮102、探测线缆103、支撑柱2和车轮201,支撑架1上贯穿设置有孔洞结构,支撑架1上方固定连接有外壳101,支撑架1上方位于外壳1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收线轮102,收线轮102一端为齿状结构,且收线轮102一侧安装有配套的伺服电机,收线轮102上连接有探测线缆103,支撑架1底部
一体化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底部转动连接有车轮201,外壳101内部设置有可以将回收上来的探测线缆103均匀卷收的卷收机构,支撑柱2一侧设置有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支撑的固定机构,支撑架1上设置有可以对回收的探测线缆103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
22.进一步的,卷收机构包括滑槽104、滑动框架105、半齿轮106、齿轮107、变向轮a108和变向轮b109,外壳101内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成对的滑槽104,滑槽104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架105,滑动框架105为椭圆形框架,且框架内侧的上下方有齿状结构,外壳101内部的上方位于滑动框架10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半齿轮106,外壳101内壁下方位于收线轮1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107,滑动框架105下方一侧转动连接有变向轮a108,外壳101内部上方位于滑槽104的同一平面处转动连接有变向轮b109,同时滑动框架105齿状结构在内侧,滑动框架105齿状结构可以与半齿轮106啮合,齿轮107与收线轮102一端的齿状结构啮合,且半齿轮106和齿轮107的转动轴通过一对由皮带连接的转轮连接,当收线轮102被伺服电机驱动开始转动时,与其啮合的齿轮107同样会进行转动,同时齿轮107带动半齿轮106转动,半齿轮106转动时其齿状结构会与滑动框架105内侧的齿状结构间断性的啮合,当两者互相啮合时滑动框架105会在半齿轮106的作用下进行往复运动。
23.进一步的,固定机构包括液压杆202、钉盘203和保护壳204,支撑柱2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杆202,液压杆202底部固定连接有钉盘203,液压杆202下方位于钉盘203的外部滑动连接有保护壳204,保护壳204底部有与钉盘203对应的孔状结构。
24.进一步的,清理机构包括干燥腔3、电热丝301、风扇302、缆线清洁器外壳303、弹性橡胶片304、拉扣305和海绵306,支撑架1上方一侧固定连接有干燥腔3,干燥腔3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热丝301,干燥腔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风扇302,风扇302自带驱动电机,支撑架1底部固定安装有缆线清洁器外壳303,缆线清洁器外壳303内部固定连接有环绕缆线清洁器外壳303一周的弹性橡胶片304,弹性橡胶片304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扣305,弹性橡胶片304内部放置有海绵306,同时缆线清洁器外壳303为开口设置,开口处外部设置有凸起结构,拉扣305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可与缆线清洁器外壳303开口外部凸起啮合,通常情况下海绵306在自身弹性作用下与探测线缆103分离,当拉动拉扣305后,海绵306在弹性橡胶片304作用下会与探测线缆103紧密贴合。
25.进一步的,收线轮102一侧安装的伺服电机、探测线缆103、电热丝301、风扇302皆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26.工作原理:当打孔机器对地面打孔作业完成后,便可将本装置推至相应位置,到达指定位置后先通过伸长液压杆202使保护壳204着地,之后继续伸长液压杆202,使钉盘203从保护壳204内部伸出,对装置进行固定,装置固定完成后,启动收线轮102配套的伺服电机,将探测线缆103放出对水位进行测量,等待测量完成,通过伺服电机使收线轮102反转,对探测线缆103进行回收,同时,当收线轮102转动时,与其啮合的齿轮107同时进行转动,且齿轮107会带动半齿轮106转动,半齿轮106转动时其齿状结构会与滑动框架105内侧的齿状结构间断性的进行啮合,使滑动框架105进行往复运动,运动时滑动框架105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变向轮a108进行位置调整,达到使回收的探测线缆103均匀的缠绕在收线轮102上的效果,且同时,当探测线缆103开始回收时,可以拉动拉扣305并启动干燥腔3,拉扣305使海绵306与被回收的探测线缆103紧密贴合,当探测线缆103向上运动时海绵306会对探测线缆103进行清洁,同时干燥腔3中的风扇302会将被电热丝301加热的空气吹向探测线缆103,
进一步对其进行干燥。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