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槽钻头以及开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3183发布日期:2023-03-22 11:0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槽钻头以及开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钻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开槽钻头以及开槽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开槽采用挖机进行施工,挖机开槽的施工速度非常快,但是遇到地下有钢筋混凝土或者岩石层时,常规挖机配合冲击锤的效率低且成本高,为了增加开槽效率,开槽施工往往采用潜孔钻头配合冲击器进行施工,潜孔冲击器配合钻头广泛用于水井、爆破孔和桩基孔作业,是通过采用高压气体驱使冲击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打击钻头尾部,继而通过钻头头部合金破碎岩石,实现凿岩成孔、在岩石层作业时,其钻进效率非常高,钻孔速度快。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潜孔钻头的工作面为圆形,在开槽施工中采用咬合桩方式,成型后槽有飞边,成型槽的内壁不平整需要进行后续处理,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4.因此,亟需一种开槽钻头以及开槽装置,能够与潜孔冲击器配合使用,施工效率高,且成型槽的表面质量好,无需进行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开槽钻头以及开槽装置,能够与潜孔冲击器配合使用,施工效率高,且成型槽的表面质量好,无需进行后续处理。
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开槽钻头,包括:
8.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内设有吹渣气道,所述吹渣气道沿所述钻头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
9.设置在所述钻头本体的后端的尾柄,所述尾柄用以与潜孔冲击器相连;
10.设置在所述钻头本体的前端的开槽工作面;
11.垂直于所述钻头本体的轴线方向的第一平面,所述开槽工作面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n边形,其中,n具体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且所述n边形的对边平行设置。
12.优选地,所述开槽工作面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13.优选地,所述开槽工作面,包括:
14.第一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吹渣气道连通的出气口;
15.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面的外侧的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二工作面具有朝所述尾柄的一端倾斜的第一角度。
16.优选地,还包括:
17.连接所述开槽工作面与所述钻头本体的侧面之间的第三工作面,所述第三工作面具有朝所述尾柄的一端倾斜的第二角度。
18.优选地,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
19.优选地,还包括:
20.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面上的第一合金齿;
21.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面上的第二合金齿;
22.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工作面上的第三合金齿。
23.优选地,还包括:
24.设置在所述开槽工作面上,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排渣槽,所述排渣槽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钻头本体的侧面。
25.优选地,所述出气口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出气口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面上。
26.优选地,所述钻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开槽工作面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开槽工作面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面上间隔设置有第四合金齿;
27.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28.一种开槽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开槽钻头。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槽钻头,首先由于设置有钻头本体,其中,钻头本体内设置有吹渣气道,吹渣气道沿钻头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钻头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尾柄,通过尾柄与潜孔冲击器相连,潜孔冲击器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吹渣气道排出进行吹渣,其次,还设置有开槽工作面以及第一平面,其中,第一工作面设置在钻头本体的前端,第一平面垂直于钻头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开槽工作面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n边形,其中,n具体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且所述n边形的对边平行设置,现有技术中的开槽工作面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在开槽施工中采用咬合桩方式,圆形钻头受成型面的限制,成型后槽有飞边,造成成型槽的内壁不平整需要进行后续处理,严重影响施工效率,通过潜孔冲击器内的活塞往复撞击开槽钻头,其开槽效率更高,开槽钻头中的开槽工作面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具体为n边形,其中,n具体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且所述n边形的对边平行设置,与圆形钻头相比,能够减少移动机位的时间,成型槽的内壁表面良好,无须进行后续处理。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槽钻头,能够与潜孔冲击器配合使用,施工效率高,且成型槽的表面质量好,无需进行后续处理。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开槽装置,包括上述的开槽钻头,同样也能够实现成型槽表面质量良好,施工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钻头施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槽钻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图2提供的开槽钻头施工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图2的剖视图;
35.图5为开槽工作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100、圆形钻头;200、飞边;1、钻头本体;2、吹渣气道;3、尾柄;4、第一工
作面;5、出气口;6、第二工作面;7、第三工作面;81、第一合金齿;82、第二合金齿;83、第三合金齿;9、排渣槽;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84、第四合金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39.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43.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开槽钻头,包括:钻头本体1,钻头本体1内设有吹渣气道2,吹渣气道2沿钻头本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设置在钻头本体1的后端的尾柄3,尾柄3用以与潜孔冲击器相连;设置在钻头本体1的前端的开槽工作面;垂直于钻头本体1的轴线方向的第一平面,开槽工作面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n边形,其中,n具体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且n边形的对边平行设置。
44.请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开槽工作面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在开槽施工中采用咬合桩方式,圆形钻头100受成型面的限制,成型后槽有飞边200,成型槽的内壁不平整需要进行后续处理,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槽钻头,首先由于设置有钻头本体1,其中,钻头本体1内设置有吹渣气道2,吹渣气道2沿钻头本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钻头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尾柄3,通过尾柄3与潜孔冲击器相连,潜孔冲击器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吹渣气道2排出进行吹渣,其次,还设置有开槽工作面以及第一平面,其中,第一工作面4设置在钻头本体1的前端,第一平面垂直于钻头本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开槽工作面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n边形,其中,n具体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且n边形的对边平行设置,通过潜孔冲击器内的活塞往复撞击开
槽钻头,其开槽效率更高,开槽钻头中的开槽工作面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具体为n边形,其中,n具体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且n边形的对边平行设置,与圆形钻头相比,能够减少移动机位的时间,成型槽的内壁表面良好,无须进行后续处理。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槽钻头,能够与潜孔冲击器配合使用,施工效率高,且成型槽的表面质量好,无需进行后续处理。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开槽装置,包括上述的开槽钻头,同样也能够实现成型槽表面质量良好,施工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46.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n边形包括但不仅仅限于平行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
47.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槽工作面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48.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槽工作面包括第一工作面4以及第二工作面6,其中,第一工作面4上设置有出气口5,出气口5与吹渣气道2连通,第二工作面6设置在第一工作面4的外侧,且第二工作面6具有朝尾柄3的一端倾斜设置的第一角度。具体地,一方面,第一工作面4首先与槽底进行接触进行开槽,第二工作面6朝尾柄3的一端倾斜设置,进一步提高开槽效率;另一方面,出气口5设置在第一工作面4上,吹渣通道内的压缩气体从出气口5排出吹动槽底破碎的岩层出渣,开槽效率更高。
49.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槽工作面还包括第三工作面7,其中,第三工作面7连接开槽工作面以及钻头本体1的侧面,第三工作面7具有朝尾柄3的方向倾斜的第二角度。能够更便于排渣且开槽效率更高。
50.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具体地,当潜孔冲击器的活塞作用在钻头上的压力一定时,开槽工作面与槽底之间的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大。通过使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开槽钻头在开槽时,第一工作面4首先与成型槽底面进行接触,其开槽的效果更加明显。
51.在上述结构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开槽钻头的工作效率,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槽钻头还包括第一合金齿81、第二合金齿82以及第三合金齿83,其中,第一合金齿81间隔设置在第一工作面4上,第二合金齿82间隔设置在第二工作面6上,第三合金齿83齿间隔设置在第三工作面7上,上述合金齿的硬度大于开槽钻头本体1的硬度,提高开槽效率的同时减小钻头本体1的磨损。
52.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槽钻头还包括排渣槽9,其中,排渣槽9设置在开槽工作面上,排渣槽9与出气口5连通,排渣槽9远离出气口5的一端延伸至钻头本体1的侧面,具体地,潜孔冲击器内的压缩空气经钻头本体1内的吹渣通道从出气口5排出,将成型槽槽底的残渣自排出槽吹送至钻头本体1侧面,最后,残渣自钻头本体1与成型槽之间的间隙内排出。
53.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气口5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出气口5间隔设置在第一工作面4上,更进一步地,排渣槽9与出气口5一一对应设置,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出气口5和排渣槽9,提高排渣的效率。
54.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钻头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侧面11以及第二侧面12,其中,第一侧面11沿开槽工作面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二侧面12沿开槽工作面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侧面12上设置有第四合金齿84,其中,第一
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设置。具体地,第一侧面11设置在钻头本体1的两侧,且第一侧面11沿开槽工作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二侧面12设置在钻头本体1的两侧,且第二侧面12沿开槽工作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开槽钻头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侧面11与岩层进行接触,为了防止岩层对钻头本体1造成磨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侧面12设置有第四合金齿84。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钻头本体1具体为长方形钻头,第二侧面12沿钻头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侧面11沿钻头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侧面12上间隔设置有合金齿。
5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开槽装置,包括上述的开槽钻头,开槽钻头的尾柄3与潜孔冲击器相连,施工效率高,且成型槽的表面质量好,无需进行后续处理。
5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