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8521发布日期:2023-03-31 17: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包括连接管(2)、以及固定在连接管(2)顶部的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管(2)相通的导管(8)、以及同心套设在导管(8)外侧的内筒体(5),所述内筒体(5)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部件(9)与第二旋转部件(10),所述第一旋转部件(9)与第二旋转部件(10)均转动设置在外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外壳体(1)上设置有驱使第一旋转部件(9)与第二旋转部件(10)同步转动且转向相反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部件(9)的底部设置有与导管(8)对应的弹性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9)包括第一圆盘(91),所述第一圆盘(91)与外壳体(1)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导管(8)的顶部与第一圆盘(91)之间留有一段距离,所述第一圆盘(91)的底面边缘固定连接有齿环(92),所述齿环(92)的内侧圆周面上设有环形齿面,所述第一圆盘(91)的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限位槽(911),所述第一圆盘(91)的底面且位于限位槽(911)与齿环(9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搅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件包括三对同心设置的第一刀片(93),且三对第一刀片(93)围绕导管(8)环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件(10)包括第二圆盘(101),所述第二圆盘(101)的底面固定有第三齿轮(103),所述第三齿轮(103)与外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盘(101)的顶面设置有第二搅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件包括三对同心设置的第二刀片(102),且三对第二刀片(102)围绕导管(8)环形设置,三对所述第二刀片(102)与三对第一刀片(93)内外交错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4),所述电机(4)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的顶面,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轴杆(42),所述轴杆(42)与外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轴杆(42)位于外壳体(1)内腔中所在段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1)与第二齿轮(4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41)与齿环(92)内侧的环形齿面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3)与第三齿轮(103)相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7)包括弹簧(71),所述弹簧(71)的顶端固定在限位槽(911)的内壁上,所述弹簧(7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球体(7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8)的顶端开设有凹槽(81),所述球体(72)在弹簧(71)的弹力抵压在凹槽(81)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5)的底部一侧连通有排通管(6),所述排通管(6)上设置有电磁阀(61),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一侧连通有出水管(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作业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钻井井口可调控压装置,包括连接管、以及固定在连接管顶部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管相通的导管、以及同心套设在导管外侧的内筒体;本实用新型中在当内筒体与导管与外围所形成的区域中的杂物积累一定量而需要清理时,可通过电机工作时驱使轴杆转动,由轴杆上第一齿轮与齿环内侧环形齿面的啮合,可驱使第一圆盘转动,由轴杆上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啮合,可驱使第二圆盘同步转动,通过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的旋转挤压下,可对液体中混合的矿渣、碎石块等杂物进行分切破碎,避免造成管路堵塞,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杂物进入阀内易造成管路堵塞与球体难以复位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运标 李永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运标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3/3/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