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好的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3678发布日期:2023-04-19 20:4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性好的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田井下作业,具体为一种密封性好的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1、井下作业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保证油水井正常生产的技术手段,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根据油田调整、改造、完善、挖潜的需要,按照工艺设计要求,利用一套地面和井下设备及工具,对油、水井采取各种井下技术措施,达到提高注采量,改善油层渗流条件及油、水井技术状况,提高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的目的,这一系列井下施工工艺技术统称为井下作业,为了处理井漏这一油田开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一般会使用封堵结构卡在油井的堵漏位置以实现井漏封堵,进而达到增油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油井堵漏结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2、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14635665b的一种石油钻井堵漏装置,其包括套管、限位机构和封堵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多根用于插入油井井壁的插接杆,多根所述插接杆沿所述套管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套管上开设有用于所述插接杆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沿所述套管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插接杆沿所述滑移槽滑移;所述封堵机构用于油井封堵;设计的石油钻井堵漏装置,当油井井壁表面平整时,插接杆均匀插入油井井壁内,实现套管与油井井壁的固定;当油井井壁表面不平整时,插接杆可插入油井井壁的不平整位置,使得多根插接杆趋于均匀受力,提高插接杆与井壁的连接性能,进而提高了套管的固定效果;

3、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11927381b的一种用于油井封堵用液压膨胀式封隔器,其包括封隔器本体,所述封隔器本体的上部活动套接有上压筒,所述封隔器本体的下部固定套接有胶筒,所述封隔器本体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套接有连接管。该用于油井封堵用液压膨胀式封隔器,通过连接管和外筒之间利用卡板和弹簧一连接,便于将卡板卡在卡槽一的内腔里,通过连接轴的一侧设有圆板和弹簧片,便于将弹簧片卡在卡槽二的内腔里,同时也便于连接管和管道连接时,将连接管插入到外筒的内腔里且使得卡板位于卡槽一的内腔里,通过旋转连接管将弹簧片进入到卡槽二的内腔里,使得连接管和管道紧密连接,便于连接管快速的与管道连接。

4、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不便于进行定值泄气,若内外压差过大可能会对油井产生损坏并造成事故,且现有技术大多采用插接杆插入油井井壁的方式对堵漏结构进行固定,易对井壁造成损坏,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密封性好的封堵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的封堵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油井堵漏结构不便于进行定值泄气,若内外压差过大可能会对油井产生损坏并造成事故,且现有技术大多采用插接杆插入油井井壁的方式对堵漏结构进行固定,易对井壁造成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性好的封堵结构,包括:

3、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腔,且第一安装腔的上方设置有同样开设在管体内部的第二安装腔,并且第二安装腔的上方设置有同样开设在管体内部的第三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段,且打磨段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入段,所述管体的左端面下侧位置开设有注油孔,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泵;

4、进气管,其固定连接在管体的上端,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开关阀,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衔接槽,且环形衔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气囊,所述管体的左端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的上方设置有同样开设在管体左端的第二连接孔;

5、压差孔,其连接在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所述压差孔的左端面开设有连接槽,且压差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塞;

6、第二电机,其固定安装于第三安装腔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且安装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轮,所述衔接轮的外侧连接有衔接板,且衔接板靠近安装轴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安装轴竖直中心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该封堵结构垂直放入油井内部,若井壁不平整,则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打磨段旋转对井壁进行打磨,通过气泵对环形气囊进行充气,进而使环形气囊膨胀并与井壁紧密贴合,从而起到封堵的作用。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衔接块的竖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设置,且衔接块的左端与注油孔相连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衔接块对打磨段与伸入段起到支撑作用,同时,通过注油孔向管体内部注入润滑油,油液能够通过注油孔流向衔接块的外表面,并顺着衔接块外侧的倾斜面下流,充分润滑衔接块,进而减小管体与衔接块之间的转动摩擦。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衔接块和打磨段均与管体构成转动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打磨段旋转,能够使打磨段对井壁内不平整的岩壁进行打磨,进而使得油井井壁趋于平整,方便后续的安装。

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和环形气囊均通过气管结构与气泵相连接,且环形衔接槽和环形气囊均在管体的外表面从上至下等间距分布;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泵能够对环形气囊进行充放气,通过电动开关阀能够控制进气管的启闭。

1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环形气囊的上下两侧;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压差孔起到连接环形气囊上下两侧气腔的作用。

1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的下端低于连接槽的下端设置,且活塞通过压差孔与管体构成滑动连接;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塞受压在压差孔的内部向上滑动,能够使连接槽与打磨段连通,进而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孔、压差孔、连接槽和第二连接孔进行泄压。

1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轴和衔接轮均转动连接在管体的内部,且衔接轮与衔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衔接轮旋转能够起到带动衔接板移动的作用。

2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衔接板和连接架均滑动设置在管体的内部,且衔接板和连接架的单体均关于衔接轮的竖直中心线等角度分布于衔接轮外侧的不同高度位置;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衔接轮逆时针旋转时,衔接轮后侧的衔接板的单体向左移动,衔接轮左侧的衔接板的单体向前移动,衔接轮前侧的衔接板的单体向右移动,衔接轮右侧的衔接板的单体向后移动,进而使连接架带动支撑组件向远离管体竖直中心线一侧移动。

2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由压板和毛面板构成;

23、压板,其固定连接在连接架远离安装轴竖直中心线的一端;

24、毛面板,其固定连接在毛面板的外表面;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组件挤压井壁进而对管体进行支撑固定。

2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和毛面板的横截面均呈弧形设置,且压板和毛面板均关于管体的竖直中心线等角度分布;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毛面板起到增加支撑组件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密封性好的封堵结构,便于进行定值泄气以避免压差过大对油井产生损坏,且密封效果更佳,同时便于安装,解决了目前的油井堵漏结构在安装时易对井壁造成损坏的问题;

29、1、设有压差孔、活塞和弹簧,通过压差孔上下两侧的压力差推动活塞移动,当环形气囊上下两侧压差到达一定值时,弹簧收缩长度达到一定量,活塞的下端高于连接槽的下端,即可使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压差孔和连接槽相连通,进而进行泄压,方便避免压差过大对油井产生损坏;

30、2、设有环形气囊、气泵和环形衔接槽,通过气泵对环形气囊进行充气,由于环形衔接槽和环形气囊均在管体的外表面从上至下等间距分布,进而使环形气囊膨胀并与井壁紧密贴合,从而起到封堵油井的作用,密封效果更佳;

31、3、设有衔接轮、衔接板和支撑组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安装轴和衔接轮逆时针旋转,进而使连接架带动支撑组件向远离管体竖直中心线一侧移动,由于压板和毛面板的横截面均呈弧形设置,且压板和毛面板均关于管体的竖直中心线等角度分布,通过毛面板挤压井壁,进而对管体进行支撑固定,安装方便,解决了目前的油井堵漏结构易对井壁造成损坏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