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

文档序号:36356563发布日期:2023-12-14 03:3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

本发明属于负碳高效充填开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1、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矸石、粉煤灰等大量固废堆积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我国煤矿多为地下开采,地下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当前,煤炭绿色开采与岩层变形控制研究也成为重中之重。因此亟需一种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不仅有效控制了地表沉陷,而且是一个负碳高效充填开采全新的技术路径,也是在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自身实现碳中和新路径。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实验室测试,获取充填材料的强度液态co2的稳定时间t1和胶结料硬化时间t2;其中,矸石、胶结料、液态co2三种材料的混合形成充填材料;

4、步骤2、依次求解长壁逐巷工作面支巷的宽度k、回采间距j,以及所需要的充填强度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2a、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并求解长壁逐巷工作面支巷宽度k、回采间距j;

6、步骤2b、工作面达到矿井地面控制要求时所需充填体强度φ;

7、步骤3、验证步骤1中的充填材料是否合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3a、基于步骤2a中的回采间距j、支巷宽度k,求解工作面推进一个循环的时间t3,若t3>液态co2的稳定时间t1,则步骤1中的充填材料的稳定时间合格;其中,求解t3的具体步骤包括:

9、步骤3a1、求解工作面推进一个循环,回采的支巷条数:

10、工作面推进长度为l,支巷的条数=l/k;

11、工作面推进一个循环,回采的支巷条数=l/(j+k)+1;

12、步骤3a2、求解回采一条支巷的时间t4:

13、t4=支巷长度c/日进尺;

14、步骤3a3、求解t3:

15、t3=t4*{l/(j+k)+1};

16、步骤3b、若步骤1中的充填材料的强度大于步骤2c中的所需充填体强度φ,则充填材料的强度合格;

17、步骤4、充填支巷:

18、在待充填支巷的上巷最高点布置注浆管与注液管,在下巷中设置充填挡墙,在地面将矸石、胶结料、混合制成浆液;

19、浆液通过注浆管注入待充填支巷,液态co2通过注液管同时注入待充填支巷。

20、优选地,在充填支巷之前,还包括设计充填方案的步骤,具体包括:

21、根据支巷长度c,设计对支巷为多次充填,之后设置每次充填后等待时间t5,使得t5>胶结料硬化时间t2,以防充填料浆对充填挡墙产生的侧向压力过大,使得充填挡墙失稳而产生跑浆。

22、优选地,一条支巷的充填次数为5。

23、优选地,步骤1中的充填材料根据具体工程条件所需强度进行配比。

24、优选地,步骤1中的矸石为散体矸石。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

26、1、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和实验的结合,确保充填材料强度、充填材料中液态co2的稳定时间均满足实际充填需求。

27、2、通过实验获取胶结料硬化时间t2,为每次充填后等待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了充填效率。

28、3、既可推进形成co2资源化利用、固废规模化处置等煤炭资源绿色化开采的协同技术途径,促进实现“碳炭置换”,助力加快能源资源领域“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形成一个负碳高效充填开采全新的技术路径,也是在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自身实现碳中和新路径,而且也可满足高要求的地表控制标准。

29、4、为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提供了参考,为基于长壁逐巷胶结充填的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提供理论借鉴。此设计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创新性强,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特征:

1.一种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充填支巷之前,还包括设计充填方案的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条支巷的充填次数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充填材料根据具体工程条件所需强度进行配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矸石为散体矸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长壁逐巷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方法,包括:步骤1、实验室测试,获取充填材料的强度、液态CO<subgt;2</subgt;的稳定时间t<subgt;1</subgt;和胶结料硬化时间t<subgt;2</subgt;;步骤2、依次求解长壁逐巷工作面支巷的宽度K、回采间距J,以及所需要的充填强度;步骤3、验证步骤1中的充填材料是否合格;步骤4、充填支巷。本发明不仅有效控制了地表沉陷,而且是一个负碳高效充填开采全新的技术路径。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雄,谢和平,周楠,李存宝,李百宜,杨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矿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